青年节特辑:青年赋予了“人间佛教”生命活力

    五台山的法师说“学佛要趁早”,等到有一天告别“年轻”的时候,就会越老越慈祥,越老越有力量。佛学家有两个与青年密切相关的判断:其一,佛教赞美青年;其二,大乘佛教是典型的人间佛教。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是,青年赋予了“大乘佛教”也就是“人间佛教”相续的生命力。

台湾印顺法师:佛教赞美青年

    台湾印顺法师主张以青年的心态看待佛教:“释迦成佛不过35岁,教团中的青年如阿难、弥勒等,并不在少数。大乘佛教的佛菩萨,都是相好庄严的少壮;象征大乘信智的文殊菩萨,骑着狮子,拿起宝剑,表现了强健刚毅的性格。《华严经》有善财童子,《般若经》有常啼菩萨,都是青年。”

    印顺法师在《杂华杂记·青年佛教》文章中说:“在佛灭一百年的时候,恒河两岸的佛教,毗舍离为中心的东方系,多是青年大众,后来成立了大众部。波利为中心的西方系,多是耆年上座,后来成立了上座部。这二部的分化,就是出家上座的声闻佛教与青年大众的菩萨佛教的前身。”大乘精神的推动者,是文殊师利,文殊菩萨所教化的,有福城的五百童子、童女,有“出家未久”的六千比丘。《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中,没有一个是衰老的。

    印顺法师说:佛教赞美青年,不单赞他的真诚纯洁,特别注重他的慈和,内心有无限光明的憧憬,能不惜一切为真理而追求。青年是率真的,笑得真,哭得真,里面没有虚伪。菩萨的为人为己,也永远是真诚的,也是柔和慈悲的。 

    印顺法师认为:大乘佛教是在青年大众中开展起来的,唯有青年不厌倦的精神,才与‘利他为先’的大乘精神相吻合,才敢有决心趣求究竟圆满的佛果,才能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荷担起弘法利生的责任。印顺法师说:菩萨都是容光焕发,雄伟而相好庄严的。童年的心中,一切是光明的,喜乐的;他什么都要,他要学习一切。除了病,他不知道疲倦,也没有满足,这一切,充分表现了菩萨精神,善财是一位模范人物。(2014/5/6)

池田大作:大乘佛法是典型的人间佛教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了一本高端学者论文集,书名叫《与池田大作对话文明重生》。书中《寻找池田哲学的原点》文章,说到其独特的见解:大乘佛教不把消灭欲望本身作为目的,认为把慈悲的实践贯彻下去的时候,自己的欲望就会自动地升华。即:不是切断欲望、消灭欲望,而是试图使“魔性的欲望”冥伏,并从它的枷锁中把各种欲望解放出来;对人也好,对社会和宇宙也好,必须把欲望引向创造生命的方向。池田大作不赞成切断欲望的那种尝试,因为即或想要抑制各种欲望,它的能量也会转回到自己的无意识中去,像精神分析学者指出的那样,常常会成为各种疾病的原因。

    池田指出:自古以来,围绕人性问题,人们曾反复进行过要么“人性善”要么“人性恶”这种简单而极端化的讨论。他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两者都不取,而只追求人类发展的可能性。他进行佛法实践时,以《法华经》的哲学内涵为基础,其根本精神就是抵抗宗教的“非人性化”和“脱离现实”的倾向,一再力求使人回到原点——人。他的核心理念是“智慧”和“慈悲”,让人彻底觉悟生命的意义,极力释放生命的能量,让爱和美的花朵绚丽地绽放。

    池田大作认为,对于欲望的态度和做法,是超越之或转化之,而不是企图抑制和切断。真正的佛法并非教人远离凡尘,不问世俗,也不是无视健康、安宁、成功、幸福等人生追求。大乘佛法劝行四摄六度、悲智双运、入世救世、自度度人,是典型的人间佛教。大乘佛教特别是《法华经》的哲学,并不提倡无我论,也不追求清除欲望,而是主张宇宙及一切其他生命与自我之间和谐、融合,这样才有人生之理想和幸福。为实现其目的,实践就是经由慈悲而产生的‘利他’。通过这一高尚理念,自然便可克制欲望。(2012/2/5)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老公出轨一年怎么挽回婚姻 专业人士教你这样做

老公出轨一年怎么挽回婚姻 专业人士教你这样做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在婚姻中,自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真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些可能只是小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问题确实能够动摇自己婚姻的根基,当婚姻出现了破裂该怎么办?一起来看...

佛莲居士:将亲人们统统交给南无阿弥陀佛

佛莲居士:将亲人们统统交给南无阿弥陀佛

外子是很难信受别人劝告的, 之前遇事我劝外子念佛,他是嗤之以鼻。我学佛念佛多年,他的态度要么不以为然,要么故设障碍。后来我就在心地上将他完全交给阿弥陀佛去调摄,自己除了念佛,还是念佛。而这一二年间,...

地藏菩萨感应录:妻读圣书父入梦,我拜菩萨业身直

地藏菩萨感应录:妻读圣书父入梦,我拜菩萨业身直

【河北邯郸】范志军2007-11-25我的妻子开始不信佛,但是也不强烈反对。我于2007年6月皈依后,几乎每天晚上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一部,并想尽办法劝导她也一起诵经。9月初,我从网上下载了一套和诵...

开门犹是闭门人

开门犹是闭门人

王阳明(1472—1529),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

辟谷减肥都吃什么,常见的食物 主要有这几种

辟谷减肥都吃什么,常见的食物 主要有这几种

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因为好吃的东西太多,所以很多人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每天都吃个不停,再加上很多的食物都是高热量的,平时又不注意锻炼,所以导致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减肥...

陈大惠:不孝顺父母的后果,警醒世人

陈大惠:不孝顺父母的后果,警醒世人

不孝顺父母师长,抵触顶撞父母师长,没有父母师长生助你,自己无法强大,所以要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欺辱——连你的孩子都会辱你,让你忧愁烦恼。大家如果不信,可以自己去观察一下—孝顺父母的人,他绝对不会被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