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住吗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住吗

现在许多人喜欢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和尚的这句话,往往被他们拿来当挡箭牌。一度成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铁证”。实际上世人仅知有前两句,却不知济公还有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从而以讹传讹,误导了无量迷茫众生。

其实,济公的高深境界,绝非凡夫俗子所能想象。比如,沈员外派家仆给济公送两只熟鸽子和一壶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悄悄偷喝了几口酒,以为能瞒天过海,神仙也难知。结果济公指了出来,仆人不承认,于是济公到阶前吐出两只鸽子,其中一只少一个翅膀……这种特别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尘莫及,故不可乱学表面行为。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关于这方面也有诸多教言,劝诫后学者。

万万不可随学,以免自欺欺人。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其实也是有来历的:明末的破山禅师,于战乱年间,在夔东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阳营中度日。因为李立阳嗜杀成性,为了救度一方生灵,禅师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杀业。李立阳见禅师严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对他说:“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杀人了。”禅师马上与李立阳订约,不惜大开酒肉之戒,使许多人得以活下来,一时传为美谈。

此外,明朝还有另一位和尚,也是为了救逃到寺庙里的难民,在山贼面前吃肉喝酒。当时,山贼说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释放那些人。于是他气定神闲地端起酒杯,说:“我以酒代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肉说:“我以肉作菜,请!”吃后面不改色,而且坦然自若。山贼见了为之一惊,鉴于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可见,为了饶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汉地有些大德的传记中也有,但这不是普遍的行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并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这些高深之举。藏传佛教对戒律的重视程度,来藏地求法的人应该知道,在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许做超凡的行为。若是极个别人做了的话,也许他确实有这种境界,也许没有。

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则,明明什么境界都没有,却装模作样、无恶不作,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行禅师:一举一动都是仪式

一行禅师:一举一动都是仪式

文/一行禅师让我们想象一下:有一座高墙,站在墙的顶端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却没有什么工具可以让人爬上墙顶,只有一条从顶端往墙壁两边垂下来得细线。聪明的人会在细线的一段,邦一条较粗的绳子,然后走到墙...

今生所受的一切苦厄,都是因果所致

今生所受的一切苦厄,都是因果所致

从前佛住世的时候,波斯匿王向释迦族求婚,释迦族便将一个婢女嫁过去,婚后生了一位太子,就是后來的琉璃王。琉璃王幼年时在释迦族遭到了侮辱,骂他是卑贱的人,琉璃王大怒,当下就发了一个恶愿说:「我将來做王,...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欣赏使人美丽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欣赏使人美丽

欣赏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告诉她要好好注意这孩子。继母好奇地走近...

达真堪布:功德存在法界银行,利润特别大

达真堪布:功德存在法界银行,利润特别大

达真堪布:功德存在法界银行,利润特别大 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要立即回向。若是没有回向,就像一个很好的东西没有善加使用而白白浪费了。 做功德首先有发心,中间有正行,最后有回向。发心就像头一样...

宣化上人:诵持〈楞严咒〉,生生世世不生恶处

宣化上人:诵持〈楞严咒〉,生生世世不生恶处

诵持〈楞严咒〉,  生生世世不生恶处。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从第一劫...

一切都是心在起感化

一切都是心在起感化

一名有洁癖的县官雇请一厨师。一天,两工资以什么为净争辩起来。厨师认为以水为净,不论什么器械用水洗就干净了。县官却不合意,但一时又没有更好的来由辩驳他。再有一天,厨师将埋在地上的大酱缸的盖打开,让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