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讲《金刚经》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下)

金刚经第11品下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下)白话文

三、深解经义解脱生死

拥有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璎珞,人的心也未必能知足常乐。《正法念处经.观天品》卷三十四:

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王贼及水火,不能拔法财。

受持四句偈的法益,像于正法田中播种,因缘合会时,必成长菩提华果。法财不畏水、火、恶王、盗贼、不肖子孙的掠夺,由此法财登法王宝座。法财之性德能渡众生至清净庄严、究竟常乐的佛国。因此,《金刚经》才会再三叮嘱,短短的四句偈胜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布施。财宝只能资长一时的色身端严,无法使我们获取内在的平静和面对无常的超然自如。

有四个婆罗门,他们精进修行,各具有五种神通,但是对死亡仍然感到怖畏恐惧。他们相互讨论着,如果有一天索命的小鬼来到时,就各显神通,让小鬼找不到。

第一位婆罗门用飞行术,也逃脱不了死神的追赶。

第二位婆罗门潜藏海中,也难逃拘魂的链锁。

第三位婆罗门隐入须弥山里,还是躲避不住索命的刀斧。

第四位婆罗门遁进土坑地层,仍旧抵挡不了业风的崩裂。

佛陀观见四位婆罗门,各自想尽办法要逃脱死亡,却无法如愿。佛陀以此事告诫诸位比丘:

「空中或海中,深山或地底,这些处所都无法避免无常的来到。想要真正不死,应该思惟四法。什么是四法?

一切诸行无常,不起贪恋,如是修行。

一切有为皆苦,厌苦欣乐,如是思惟。

一切诸法无我,不住我相,如是受持。

熄灭三毒火焰,涅槃为安,不依神通,如是证得

信受奉持经教圣谛,乃至四句偈等,都是解脱烦恼的入手处。

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向佛陀请法。因为身躯肥胖的缘故,全身汗水淋漓,气喘如牛的向佛陀顶礼问讯。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大王的身体太肥胖了。”

波斯匿王羞惭地回答:「佛陀!我真的是太胖了,才走几步路就气喘如牛,我也常为肥胖感到羞愧和苦恼。”

佛陀说:「人应该常常忆念,饮食应该知量,身体才能健壮,不但不受肥胖之苦,而且肠胃容易消化,得到养生延寿之利。”

波斯匿王听完后,欢喜地返回王宫,叫一位郁多罗的少年,在每次进餐时,就大声念诵佛陀的偈言。每当波斯匿王想要大快朵颐时,郁多罗就开口念诵:夫人常当自忆念,若得饮食应知量,身体轻便受苦少,正得消化护命长。波斯匿王因为佛陀这首偈言,从此节制饮食,恢复健硕的身材,行动轻便敏捷,不再受肥胖之苦。

一首偈言可以使人远离口腹之欲,护命延寿,也可以止息众生三毒的造作,解除身心揹负的重担,得到寂灭的轻安与喜乐。

四、无为福德究竟常乐

《金刚经》一再强调无为福德的胜妙,为什么呢?前文我们也提到要行财施,只要你有能力都可以做到,一般的众生也欢喜接受施与。财物的布施,就像我们面对一群哭闹不停的孩童,用糖果或玩具的给予,暂时安抚他们的哭闹,这种「欲钩牵”只有短暂的功效,无法让孩子永远不哭不闹。反观法布施就不同,是用种种方法,调理孩子的情绪,教育他们不是用哭闹就能解决问题。就像一句俗谚:「你应当教孩子点石成金的方法,而不是送他们黄金。”

每个人都期望过着平安吉祥的生活,周围的人事都能和极乐世界一样,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没有冤仇瞋怒的逼害,但是现实的生活中,往往适得其反。阿弥陀佛用四十八愿建设他的极乐净土;释迦牟佛更以五浊恶世,做为他万德庄严的净土世界。净土在哪里?如何得生彼国?在《阿弥陀经》说,要得生彼国,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什么是善根福德?

一、五戒十善是善根福德。

二、四圣谛八正道是善根福德。

三、三十七菩提分是善根福德。

四、四摄六度是善根福德。

修诸善业都是培植善根福德因缘,由此入解脱门径。一个无忧无惧的生活,当然须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外在的祈求,不如返观自求,用念佛停止人我的争执用忍辱赢得自在,用持戒远离恐怖,用慈悲广结善缘。「从心开始”,改革我们的内在,如禅门的诗偈:「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斐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赐封为翰林。裴休不希望儿子因为少年得志,造成心高气傲,因此把他送到寺院里修行参学,并且要他从行单(苦工)上的火头和水头做起。

这位翰林学士,每天挑水砍柴,工作十分劳累辛苦。看到寺里的老和尚每天就是闭目静坐,心中愤愤不平。但碍于父命难违,只得强制忍耐。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按捺不住的开口道:「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得怎能消?”

老和尚听了,微微一笑,也念了两句诗回答他:「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这一炷心香,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与无为福德相应,不仅能消万劫粮,更胜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珍宝的布施。因为无为福德之性,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一、转烦恼为菩提。

二、止啼哭得安乐。

三、导迷津至彼岸。

四、渡有情登佛境。

从舍财宝破悭贪,继而开拓无为的财宝,一分善根福德因缘都不可或缺;四句偈等,都应全力依法而行。含藏自性的宝矿珠玉,远胜恒河沙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香港惊现残忍一幕 鱼翅禁售刻不容缓

香港惊现残忍一幕 鱼翅禁售刻不容缓

摄影记者亚历克斯.霍弗尔德近日在香港拍摄到了一组令人心碎的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下了香港某厂房屋顶上晒满了鲨鱼鱼翅的可怕场景,这进一步说明了为了获取鲨鱼鱼翅而被捕杀的鲨鱼数量依然不小。为了让鲨鱼种群免于...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圣凯法师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总结人生幸福有三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很简单吧!只有三条,可是真的能做到吗...

肌肉酸痛?吃维E吧

肌肉酸痛?吃维E吧

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比普通人更需要补充维生素。这是因为充足的维生素供应不仅能提高运动效果、预防运动性疾病,还能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恢复和休息。在进行运动时,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加速了代谢过程,各种酶的活动增加...

星云法师:为在家信众祈愿文

星云法师:为在家信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您曾说过:「佛法难闻,善心难发,国中难生,人身难得。」身为佛子,我们感到多么荣幸!今天我要为在家信众向您祈愿:希望信众都能依照您的教诲,深信因果,奉持五戒,孝顺父母,教养儿女,兄友弟...

新年祈福,是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许和祝愿。在这个过程中,惜福和培福显得尤为重要。惜福,就是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福气和幸福,不浪费、不挥霍,保持感恩之心。培福,则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去创造更多的福报和幸福。

佛菩萨教导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善良和慈悲的心,对待他人要宽容、要仁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正能量和好运,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去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当我们珍惜福气、培植福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我们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和亲人,他们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我们也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佛菩萨的教导,珍惜福气、培植福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总之,新年祈福最重要的是惜福、培福。我们应该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去做,保持善良和慈悲之心,多做善事,帮助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新年祈福,这一点一定要知道!

新年祈福,是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许和祝愿。在这个过程中,惜福和培福显得尤为重要。惜福,就是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福气和幸福,不浪费、不挥霍,保持感恩之心。培福,则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去创造更多的福...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修行学道,怎能不恭敬于法?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修行学道,怎能不恭敬于法?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有一次,天帝释提桓因欲前往游戏园,令驾车人摩得梨准备一部用千匹马拉的大车。摩得梨接到命令,很快地备好马车来到宫外,并向天帝禀报:庄严的千马大车已准备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