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常无我?

“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基础的。“无常”与“无我”指出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具体点说,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成”,是指事物的生成;“住”,是指事物会在一定时间里处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无大变化的状态;“坏”,是指在住期之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并且时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空”,是指事物已经毁灭,形体不存。

联系到人生现象上就是生、老、病、死。“无我”是指一切事物不仅形体不会永存,而且精神也会随之消灭,即不存在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

佛教“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思想基础的。世界只不过是五种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而成,那么各种事物当然也就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了。既然如此,一切事物自然不会永恒长存,不仅形体是这样,精神也是这样。

无常、无我的意义

“无常”与“无我”作为一种对世界的认知理论是与四圣谛的人生观点紧密相连的。既然世间的一切是无永恒主体的,那么它就不值得人们去追求。

然而,世俗之人由于无知,错把“无常”与“无我”的东西当成有常有我的东西来追求,这就必然陷入痛苦。所以要消除痛苦,就要消除人们的无知,认识到“无常”与“无我”的道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雪窦禅师:无求品自高

雪窦禅师:无求品自高

雪窦禅师:无求品自高 无欲则刚,无求品自高。如果我们的心灵能破除虚妄,那么这样真实的本心,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雪窦寺在浙江宁波四明山中,历代出高僧,都以雪窦为名,但禅宗公案中的雪窦禅师是指正脉的雪窦...

唐卡-莲花生大师

唐卡-莲花生大师

莲花生大师(藏密祖师,左手托嘎巴拉碗,左臂抱三叉戟,右手持金刚杵):莲花生大士(梵文Padmasambhava)或莲花生,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印度乌仗那国人,建立藏传佛教前弘期传承的重...

太上感应篇图说110:沽买虚誉

太上感应篇图说110:沽买虚誉

经文:沽买虚誉。【原文】亡而冒为有,虚则假为盈。巧诈欺同辈,关通攫功名。一朝奸毕露,鬼蜮现其形。所以玉蕴石,抱璞甘沉沦。注:自古有高世之德业者,皆名并天壤,岂有心求之,实大声自宏耳。如居官本不廉,要...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 念佛、念咒是众生唯一的出路,不然就在六道中转。 开始时就这样一句一句,念完一句接一句,这叫事持。《弥陀要解》里有两句话:“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 你先事上念,然后...

无言的大智

无言的大智

文/常 静惠能做了弘忍的接班人,神秀很不服气,一天,他对得意弟子志诚说:“你聪明足智,我派你到曹溪去听惠能讲法,看看他到底哪儿比我高明。不过你不要让惠能知道是我派你去的。” 志诚欣然受命,翻山越岭半...

蕅益大师: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十

蕅益大师: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文句卷第十】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己四、明行阴境三。初总示阴相。二别明发相。三结过劝示。庚初、中四。初结前想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