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获救报恩记

狐狸获救报恩记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位老人告诉我,在1976年以前,他是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经常一个人驻守在水库边的配电室里。因常常闲来无事,他喜欢上了垂钓,随着垂钓技术的不断提高,他钓的鱼常常吃不了,就存养在一口大缸里。这口大缸则放在简易搭建的厨房里。

1976年初夏的某个晚上,他还没睡,就听到厨房里有动静,他抄起家伙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只前来偷吃鱼的野狐不小心掉进了缸里,怎么也爬不上来了。想到前几次不明就里地鱼就少了,就想弄死这只讨厌而倒霉的狐狸。当他用强光手电照着狐狸正欲动手时,他看到狐狸的眼里满是惊恐,甚至还有眼泪,他的心又软了最终还是放了这只野狐。

后来,他的鱼就再没少过。他就感念狐狸这生灵通人性、有良心。更令他意想不到、感慨万端的是,大地震骤来时,这只野狐居然挽救了他的命。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熟睡中的他,被一种急促的抓挠声音和呱呱鸣叫吵醒,他听出来是那只狐狸,就起身下床打开房门那只野狐焦躁不安地仰脸望着他,并一次次地就地兜圈子,像一个有急事的满腹话语的哑巴。他就想,可能狐狸没找到猎物,饿急了,来求援了。可是,就在他想回屋里取吃的东西给它救济时,那只狐狸忽然咬住了他的凉鞋襻,狠命地往外拉。他忽然有一种什么预感。于是,随狐狸来到院子里。就在这时,举世皆惊的7.8级的大地震轰然降临,他居住的配电室瞬间即被震塌

直到现在,年迈的老人还念念不忘那只被他放生、又来救他的狐狸,感慨万端地说:地球就是个大家庭,大多数的生物、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动物们尽管不会言语,却也有着同样的思维、灵性和良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修行之道 远离两舌

修行之道 远离两舌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一节 妇女欲更求子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一节 妇女欲更求子

第二十一节 妇女欲更求子往昔世时,有妇女人,始有一子,更欲求子。问余妇女:谁有能使我重有子?有一老母语此妇言:我能使尔求子可得,当须祀天。问老母言:祀须何物?老母语言:杀汝之子,取血祀天,必得多子。...

海涛法师:有福德的罪人

海涛法师:有福德的罪人

有一次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当时聚集了一千两百五十位学生、一万多个菩萨和各天界的无数圣贤众神,人人听闻佛法都心生欢乐。说法到一半,佛陀忽然问阿难:「你有见过年迈长命,而且具有福相的白叟,却还有罪恶...

平静的喜悦-巫娜--听琴如修禅、飘逸悠然

平静的喜悦-巫娜--听琴如修禅、飘逸悠然

一个惬意的午后,静静聆听一首巫娜的《平静的喜悦》,学佛修行的我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耳畔是溪水的潺潺声,花香鸟语充盈着静美时光。心,穿梭于虚幻与现实之间,悠悠然然,皈依于宁静。巫娜的古琴曲,清雅淡...

往生的先决条件是“信愿+善根福德”

往生的先决条件是“信愿+善根福德”

【前言】: 有关往生条件或一心不乱的话题,自古以来不断有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因为这个一心不乱,让很多念佛人即使临终前不得安心。《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如果心中多了一个“一心...

三宝财物,十方来十方去

三宝财物,十方来十方去

布施的功德不会因为钱财多少而有大小高低,最重要的,还是菩萨道上绵长不绝的心力。就如透过供养与布施,持续滋长广种福田的善种子。许多人到寺院参加过活动,或用过寺院里的斋饭,或收到朋友赠送的佛教结缘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