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生王的因缘果报

恶生王的因缘果报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不患有业,惟患有心;有业无心,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无复顾忌。不知无心有二:如理思惟,用心之极,而自然入 于无心三昧者,真无心也;起心造业,又起心制心,强制令无,似得无心,心恰成有。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在印度的鬱禪延城,有一位国王名叫恶生王。一日清晨,当守城门的士兵打开城门时,发现城门外竟排著五百辆牛车,车上不仅载著满盛金粟的宝钵,而且每个钵上都有写著「赠予恶生王」的封印。士兵一看,赶紧将这件事稟报国王,请恶生王裁决是否该收下这些宝钵。

恶生王心想:「这些宝物虽然珍贵,但来得这麼突然,又没有署名,或许是不祥之物,如果我冒然接受,恐怕会為我的国家带来灾祸。」恶生王无法妄下决定,于是驱车前往求教迦栴延尊者。

国王将事情的原委告诉迦栴延尊者后,恭敬地请示:「尊者,这些钵不知是吉、是凶?我可以收下吗?」迦栴延尊者回答:「国王,这是您过去累劫以来修善植福的良善果报,您可以安心收下,不用担心。」国王不解地问:「我过去世到底做了什麼善业,可以在今生感召这样的福报呢?」尊者于是将恶生王过去生的因缘果报娓娓道来。

「在九十一劫前,仙人山中住著一位辟支佛。一天,他外出托钵时,因天雨路滑,不慎跌了一跤,摔破瓦钵,于是便走到制瓦师家化缘。制瓦师见到清净庄严的修行人,心生欢喜,立即找来五个钵,并且盛满水供养辟支佛。辟支佛收下后,将钵掷向空中,并且跃身至虚空,作空中行、空中卧等十八种神通变化。制瓦师一家人及在场买瓦的夫妇,见到如此殊胜的景象,个个欢喜不已!当时的制瓦师就是国王您,制瓦师的妻子就是当朝王妃尸婆具沙夫人,制瓦师的儿子也就是乔波罗太子,而在场买瓦的夫妇就是当今宰相富卢闚及其夫人。」

恶生王又问:「这些钵又是从何而来呢?」迦栴延尊者回答:「这些钵来自恆河的龙宫。过去有位罗摩王,他的舅舅是住在恆河旁修行的婆罗门,罗摩王每日都会派人以宝钵盛满食物供养舅舅。但在婆罗门的教法中,并不像出家眾那麼重视钵具,所以罗摩王的舅舅每次用完食物后,便随手将钵扔弃于恆河中。住在恆河底的盲龙,每次捡到钵,便会将它盛满金粟,收藏在自己的龙宫中。盲龙就这样不断地收集,最后累积竟达五百车之多。盲龙命终之后,并没有子嗣来继承这些宝钵,所以宝钵始终沉寂于河底的龙宫。帝释天知道您过去生布施钵的因缘,便将这些盛满金粟的宝钵赠予国王。」

恶生王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欢喜地收下五百车宝钵,并且将它们供养三宝,广修福德,命终之后,生生世世皆得超生善道。

你过去生中自己造的,自作自受。你今生修善,你来生一定得善果,得福报;你今生作恶,你来生一定得恶报,一定要受苦难,不是别人主宰的,自己主宰自己。这是我们对现前社会第一桩要做的工作,如何让人相信因缘果报,如何让人相信自作自受,然後他的观念就正,无论受什麽样的艰苦也不会怨天尤人。看到别人享福,自己知道那个福是他修的,我受罪,我明白我没修,不会羡慕别人,不会嫉妒别人,他的心是平静的。所以虽然贫贱,他能够安於贫贱,他知道自己怎麽修福,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自己如何改造自己的环境,自求多福,绝对不会再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是迷惑颠倒,不了解事实真相,才造这些罪业。所以我们学佛,佛门四众弟子对於因缘果报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要透彻,要常常拿这个劝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又飞进来了一个尘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又飞进来了一个尘埃

有一天,赵州从谂(读shen3)在佛堂前扫地,有僧人问赵州道:你是得道高僧了,怎么还扫地?赵州答道:尘埃是从外面飞来的。那僧人又问道:这里是清净圣地,怎么会有尘埃?赵州说道:瞧,又飞进来了一个尘埃。...

佛教名词:【施食】-施食是什么意思

佛教名词:【施食】-施食是什么意思

施食(佛教解释)施食是布施饮食的意思。现在佛教中流行的施食,一般是指布施给饿鬼道众生。施食又叫蒙山施食,此外还有特殊的施食方法叫烟供、药供、火供、水供。施食主要依据两本佛经,一本是《佛说施饿鬼甘露味...

放生护生 一只母兔认子的真实故事

放生护生 一只母兔认子的真实故事

  有的动物会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留下特殊的气味,它们是靠气味认亲的。(图片来源:网络)我老家在江苏,农村种庄稼,象棉花、麦子,花生什么都有。不知从哪年开始,野兔来到了我们村的地里,野兔可不懂规矩,有时...

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练习6 对身体的动作了了分明 一 正念观身

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练习6 对身体的动作了了分明 一 正念观身

练习6 对身体的动作了了分明 一 正念观身复次,诸比丘,比丘于进退之际,对其进退,施以圆满的觉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前瞻后顾、弯腰站起之际,对其所做之事,亦施以圆满觉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穿衣持钵之...

第三卷 第十章  四大都虚妄(下)

第三卷 第十章 四大都虚妄(下)

第三卷 第十章 四大都虚妄(下)《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全文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全文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全文文殊菩萨五字心咒语汉文:阿 喇 巴 佳 纳文殊菩萨五字心咒语梵文:अ र प च न不空三藏大师汉译音:阿 啰 跛 者 曩拉丁字母转写梵音:a ra pa ca na  发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