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法师:在生活中善于用心就是修行

在生活中善于用心就是修行

如瑞法师

给大家讲个故事。佛在世的时候,印度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那个地方的人,生性比较好斗,所以人们都不敢去那里去弘法。那里,久久地都没有寺庙,没有出家人。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了解到这种情况,生起很大的悲心。他给佛请求,希望能让他去那里弘法。

佛说:那里的人,生性凶残好斗。你去了以后,恐怕会辱骂你,诋毁你,你怎么办?

富楼那说:那里的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完全可以用手用石头来打我、投我,而只不过是诋毁、辱骂而已。

佛说:如果他们用手打你,用石头投你,又怎么办?

尊者说:他们也是很有智慧的。他们完全可以用杖、刀伤害我,而只是用手、石头来打我、投我。

佛又说:他们要用刀、杖伤害你,又怎么办?

富楼那说:他们还是很有智慧,他们完全可以把我杀死的,而只是用刀杖来伤害我。

佛说:如果他们把你杀死呢?

尊者回答:佛教导我们说,我们在三有六道轮回里,头出头没,受贪嗔痴的驱使,造过很多的恶业,所以我们应该厌离这个色身。佛教我们,种种的厌离法,而现在,他们能够打死我,正好能成就我厌患色身的修法,所以我还是觉得他们很有智慧。

佛听完以后说:你可以去那里弘法了。因为你懂得了怎样保持正念,能柔和忍辱的去面对一切。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能体会到: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我们心里没有正念,才给自己带来种种的痛苦和烦恼。

我们平常所学,不管经律论三藏,乃至于一切的佛法,其实都是方便引导我们怎样开发内心的真知,让我们学会长养正念的。

就拿七觉支的修学来说。平常的生活当中,如果能够常常有意的提醒自己:我一定要培养我的觉性,保持当下的正念。当我们真正能够提起正念的时候,念觉支就生起来了;当不受杂念的侵扰,正念相续的时候,择法觉支便能生起;当策励自己,要保持正念现前,那我们已经在行精进觉支了;如果能够不断地要求自己,随之而来,欢喜就会充满,喜觉支、轻安觉支就生起来了。这样就能轻松愉快地去面一切。不管逆境也好顺境也好,能把握住的时候,就是定觉支的产生。这个时候,对于外面的五欲六尘就有抵挡的能力了,就能作到不被外境所转。而且遇到事情,心无偏颇,能从各个方面来考虑。这就是舍觉支的生起。

反之,如果不能用来所学的佛法指导自己的行为,正念没有提起,在遇事的时候,就会被事所转,完全跟着外境走。所以你只能接受顺境,别人要理解我,支持我,一点点逆反的事情都受不了。这样对我们的修学一点的好处都没有。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上课、学习,只能告诉、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需要我们自己来观察、训练自己,给自己一个提醒,知道哪一方面不足。

就我本人来说,我常常地反省自己,一天下来,都要做一个总结:

与人相处当中,如果但从自己的角度,不能全面地观察、了解、理解对方,即使是善意的指责也会起反作用。所以提醒自己,要给对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长养自己的一份慈悲,多一份的慈悲,就会开一份的智慧。因为你要去想办法,让对方欢喜。

所以告诫自己,当事情遇到了坎坷,解决不了的时候,应该检点自己:发心正不正确,有没有真正地生起慈悲心,所使用的方法善不善巧,人家能不能接受等等。所以很多的问题是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应该指责的永远是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我给自己的总结。

锻炼是从心开始的 。外面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去理解。当我们面对任何的人事,能换一个角度去想的时候,就能从内心里生起感恩一切的心。这样的话,你才能像富楼尊者去那个野蛮的民族弘法一样,感觉到对方是非常好的。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到别人在关怀着我,不管怎样对待我都是对我的成就的时候,那我们离成就就不远了。

希望大家能从内心里提起正念,不断地策励自己,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法喜。好,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看开: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

佛教故事:禅·看开: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有一句谚语说得好:20岁时的人,会顾虑旁人对自己的看法;40岁时的人,已经不理会别人对自己的想法;60岁时的人,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自己。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真正在意你...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透善恶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透善恶

看透善恶生活中,忽视了自己贪欲的恶性膨胀,从而让心灵城堡全面崩溃的人并不在少数。这种人经不起诸如金钱、名利、女色这样的诱饵的诱惑,铤而走险,贪图享受,最终坠入万丈深渊,毁了前程,毁了家庭,甚至毁了生...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二集)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二集)

太上感应篇  (第十二集)  1999/5/3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12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下面给我们说了六桩事,也就是...

西方之素食见解

西方之素食见解

人生之大问题,曰衣、食、住、行。单论食之一项,吾人自累世来,缺乏合理思想,习成肉食。迨知识渐进,习亦渐改。故素食戒杀,为进化程序中当有之事。吾前曾往德国,于著名之城市,亦遇见素食馆三、四处。某大学附...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皮筋里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皮筋里

皮筋里一天,我的一个学生来找我。他面容憔悴地诉说着他的不如意: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所大公司就职。他的搭挡糟糕透了:一项任务,其他各组早就完成了,自己也完成多时,可其搭档至多完成一半。因此,他常常因为...

净土法门法语:物质从哪来的?物质到底怎么回事情?

净土法门法语:物质从哪来的?物质到底怎么回事情?

森罗万象,我们所接触到的六根所缘的,眼缘的色尘,耳缘的声尘,鼻闻的香尘,舌尝的味尘,身体接触的触尘。起心动念第六识所缘的法尘、六根所缘的境界,六根是“能缘”,境界是“所缘”,“能”、“所”也是本来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