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用功夫——亦行亦坐

  用功夫,有时在静中比较轻易响应,但在动中却不轻易响应,有时在闲时能响应,忙起来就不响应。禅堂里的这种修行形式――亦行亦坐,就是为了锻炼我们在动静闲忙之中,都能够用得上功。行香有时也叫跑香。行就是慢慢走,跑则是加快办法快走。不管是行是跑,都要求我们身动心不动。脚步在移动,但念头不能有闪失。能够做到这一点,等于行亦禅。坐在那里,身体端直不动,心里镇静如水,不起妄念,明明白白,这就是坐亦禅。永嘉大师《证道歌》中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禅堂顶用功夫,就是要经由过程集中练习专修,以便达到这一点。能够在行坐语默傍边,体会到心态的安祥灵明,那时功夫就轻易响应了。留意,祖师讲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与教下所讲的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意思是一样的,不过前者更充满生活意义和实践意义。

  无论是在动中,照样在静中,用功的道理是一样的,即都离不开止和观,或者说寂和照。寂就是止,照就是观;寂和止属定,照和观属慧。寂照和止观,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对治狼藉和昏沉,两者不能绝然分开。一般说来,教下谈止观谈得多,如晒台宗就以谈止观而成为自己的特色,而宗门里谈寂照则谈得比较多。止观的意义异常广泛,但在用功过程中,都各有对治。在修行中,我们碰到的最大障碍,生怕就是昏沉、狼藉,或者说掉举。坐久了想睡觉,这就是昏沉;刚上坐不久,轻易打妄想,想七想八的,这就是掉举。昏沉和掉举上来了,该若何对治呢?那就是修习止和观。止用来对治掉举,观用来对治昏沉。宗门下则讲寂照。妄想纷飞的时刻,你要让心念寂然不动,从而让它止息下来;昏沉欲睡的时刻,你要努力提起觉照的功夫,让身心灵动起来。在全部修行过程中,一般这两者是要兼顾的,交互应用,甚至同时应用,这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要做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轻易,非功夫闇练弗成,所以刚开始用功时,一般往往是单用,或单用寂,或单用照,等到功夫到了一定的火候,寂照便可同时。换句话来说,妄想多了,可先着重于止,昏沉来了,可先着重于观,等到身心都轻安清白的时刻,那时用功夫就比较轻易响应。

  禅堂用功夫,讲究亦行亦坐,动静相济,除了上述为了锻炼我们在动静中都不失寂照、不失止观这一目的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我们久坐成劳。因为坐久了,气血往往不能自由地活动,轻易积滞,对身体晦气。坐了一段时间,起来逛逛,跑跑,一方面可以消除疲惫,活动气血,另一方面又可以振奋精神,不致于落入寂聊、昏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打坐的效果。这一点,我信任人人经由过程这几天的用功,一定会有所体验的。看来古来的祖师设立这些禅堂规矩,都不是多余的,都是为了方便接引我们这些后学,真是一片婆心啊。

  禅堂里这种且坐且行的规矩,不单是中国有,实际上,早在佛陀时代,它已是一种很普遍的修行方法。佛经上讲,比丘修行的主要方法就是经行、禅思和读诵,所谓饭食经行,林中宴坐等于这个意思。到了禅堂里,这种经行、宴坐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成长,个中坐香制便把禅堂用功进行了量化:一天上几回殿,坐几回香,一枝香行多长时间,坐多长时间,等等,都有了规定。量化对修行来说,是一种包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的习惯重,轻易懈怠,若没有量的要求,单凭自觉,往往在时间上和质量上都无法包管。所以祖师们慈悲,斟酌到我们学人的根性及身心遭遇能力,制订了一些很中道的方法,我们后人只要按这些要求去做,日久天长,功夫自自然然会有成熟的一天,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在禅堂里打坐,就应当按禅堂里的规矩去做,行香时就行香,上坐时就上坐,不要认为行香没有意思就不去行,然后等到快打散香了才进去。人人都要好好地去体会这些规矩中的法意,行也好,坐也好,一视同仁。要知道寺院里没有一件事是多余的,样样都很重要。行香的时刻,每一步都要走得踏扎实实的,要和大地扣得异常地紧。前年,有位越南和尚,到我们柏林寺来呆了一个晚上,他是一位大禅师,专门提倡一种行禅。在行禅时,他走得特别慢,合营自己的呼吸和心态,体会当下那种步步生莲的安祥和喜悦。应该说这是他的一种创造,异常有意思。我们也可以好好地体会一下这种修行的方便。这也是为了赞助我们在动静闲忙中功夫打成一片。所以,我们切切不要把一个修行的整体凭自己的好恶割裂开来,只要个中的一半,而不要另一半,这样对功夫的长养没有好处。愿望人人要树立一个整体的观念、重视在行香过程中演习止观、寂照,这样你才会明白禅堂里没有一件工作是多余的。愿望各位好好提起话头,参!

  ――净慧长老冬月二十四日禅七开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看出生日期配婚 看你和对方是否可以恩爱到老 携手一生

看出生日期配婚 看你和对方是否可以恩爱到老 携手一生

在命理学说里,两个人如果经过了许多挫折,后面能够走入婚姻的殿堂,这是一件值得喜庆的大事。在地方风俗上,生辰八字配婚是很流行的,大家都喜欢挑个喜庆的日子来庆祝新人喜结连理,今天就跟着师傅的脚步一起去看...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四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四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四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各位观众,目前我们这个世界动汤不安,到处充满了危机,可以说不只是外在的环境,正在急速的恶化,而内在的人心,更是加速度的在染污之中。如果我们细...

第七十、和+心破错误的恶业报应论

第七十、和+心破错误的恶业报应论

第七十和+心]破错误的恶业报应论有一次,佛陀来到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与随从的弟子们一同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园精舍中。这天午后,尼拘律园来了一位外道尼干子的门徒,名叫[和+心]破的释迦族人,在精舍内闲游,...

圣空法师:有幸遇到佛法就不要迷信

圣空法师:有幸遇到佛法就不要迷信

现在的人到寺院,烧烧香、拜拜佛,保佑我发财,保佑我开智慧,你说佛怎么这么倒霉啊?佛就是干这个的?愚痴到了极处了!我们现在做到的话,当下就是了。烧香,烧这么一个又大又粗的香,我不说嘛!干脆!你烧人民币...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4.母牛的布施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4.母牛的布施

14.母牛的布施有一次,佛陀请阿难到摩耶利家向他要一点新鲜的牛乳,那时摩耶利与他五百多名弟子正要进宫面见国王,一出门就遇见阿难。摩耶利问:「阿难尊者这么早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阿难回答说:「佛陀身...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只履西归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只履西归

只履西归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五乳峰山洞中面壁九年,取得正果后把法衣、法器和四卷《椤伽经》传给他的弟子慧可以,之后就离开少林寺,开始他回归西天天竺的行程。一天,达摩走到千圣寺,夜宿禅堂,当夜身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