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弘法师:第一次闭关随笔 生命随笔

生命随笔

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不论我们如何的自以为是,爱恨情仇,互相咒骂打斗,终归是大海的寂静。当放下了“我”的狭隘观念时,当下即是无量时空的宇宙,无始无终,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美无丑……本来如是,清净不可思议!

时时处处保持感恩宽恕的心,让我们活的快乐安详!

为人应当互相慈悲、互相关怀、互相感恩、互相友爱、互相礼让,凡事为他人着想,不能做那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自私自利之人。

众生皆是我们无量劫来的母亲,当我们不懂得轮回的真相时,我们总是疯狂般地互相制造恶业!

圣人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佛陀、六祖因其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们即使面对想陷害、行刺他们的人,也是充满悲悯之心,这种伟岸的人格,虽历千古,还是让人敬仰无比!

我们为这个世界作出的最伟大贡献,就是活得解脱、安详,只有每一个人都活得解脱、安详,这个世界才能和谐美妙!实践戒定慧的修行,即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

我们之所以难以遇到善知识,有时是我们太过挑剔别人的毛病,而总是忽略别人的优点。比如遇到伟大的六祖慧能大师,我们也可能会认为他皮肤太黑、眼睛太大、个子太矮、没有文化……就是没有发现他的智慧、慈悲、道德有如佛陀一般伟大,实在值得我们五体投地、虔诚地、惭愧地、谦虚地、恭敬地向他学习。面对他的伟大,你还有什么理由骄傲、自以为是呢?有时我们不能谦虚,是因为缺少信心,害怕“有损”一点可怜的自尊。孔子因为谦虚而能弯腰向七岁小孩学习,人如果有孔子的谦虚,不成圣贤也是君子。傲慢往往是无知的另外一种表现,真正懂得修行的人应当学习常不轻菩萨的恭敬!

佛法僧是良田,我们在这上面种什么得什么,是善心还是恶念,应当清楚!

我们对别人的看法会导致我们行为上如何去对待别人;你如何去对待别人,也将会有相应的结果来到自己身上。

本来清净,妄歇即真!舍心外求,穷年不得解脱!

为救众生可舍生命,但不应作无谓的牺牲和浪费宝贵生命之事!

跟一只愚痴的苍蝇计较,乃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心若放逸,无恶不作;具足正念,清净解脱!

很多时候,我们生病是因为心里不清净,如果心里清净,那么由心灵引起的疾病就会康复。

法义现,正念分明、清净坦然;情爱生,妄想颠倒、生死轮回。

一切有为法(人事物)只是不断流变而了无实义的,但无明缺乏觉照的心却总是执著在假相的当下死去活来,实在可怜!

随缘任运少造业,来去如意自坦然!

三界无安,如旋火轮,才有贪嗔,生死流转。放却四大五蕴,了无挂碍出天然。

妄认四大和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生死轮转。

色身如芭蕉树中空无实,感觉感受想象如芭蕉树中空无实,一层一层因缘剖析,深入剖析,无常了不可得,幻化不实,迷即妄起贪嗔而受苦!

冷静、平静的心来自觉醒、平等的正知。

一切苦果皆由贪嗔的业习所引招!

一切罪苦的果报皆由恶业恶习所感招!

纵背得三藏十二部经,不如一念回光返照来得真切!

忘形绝待,超然生死,乃可自在无碍!

无执幻梦,弃绝名利,放下身执,忘却生死,斯可逍遥自在矣!

一落爱憎,纷然失心;才有是非,刀山剑树。

无住无得,涅槃清凉;慈悲喜舍,坦然安详。

真悟无我者必不悭于法、财,若悭而难绝,则明执我、我所强烈尔。然虽悟无我,若不实践看破放下,又如何了无习气呢?无住布施,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布施,一住相则苦在其中了!

觅心了不可得,千圣不传之秘诀!

石火电光之中,众生忙于蜗角之争,哪知一息不来,生死轮转不息矣!是非邪见中,尽是造业受报之因,苦矣哉!

一切有为之人事物本如梦幻泡影,是非得失,不实幻化,因妄执而自作障碍。

欲望是个无底洞,你永远填不满它,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有钱人、无钱人只要贪嗔痴不断,同样痛苦,只是痛苦的方式不同罢了!

担忧、莫名的恐惧、懦弱缺少勇气,也是嗔恨、排斥的表现,它们是一种无谓的烦恼,困扰心灵的解脱,让人不能安详和谐的生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几个小妙招教你已经分手了想要挽回前男友应该

几个小妙招教你已经分手了想要挽回前男友应该

很多人都说爱情其实是毒药,只要沾上一点,就很容易深陷其中,特别是女生,本身感情就比较脆弱,一旦陷入爱情之中,就很难自拔。而且很大一部分女生在和男生分手后选择挽回自己的前男友。但是怎么挽回才能成功,什...

家装风水中的几大禁忌 装修的时候一定要避开

家装风水中的几大禁忌 装修的时候一定要避开

现在的很多人可能对风水这一块是不怎么信的,尤其是不做生意的人,觉得风水跟自己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所以在平时的时候也不会去注意。但是,风水学既然是我们中国很多年的文化,那肯定就有它的重要性,就像现在的很...

禅宗小故事:敬钟如佛

禅宗小故事:敬钟如佛

敬钟如佛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有一天,奕尚禅师从...

净土法门法语:老祖宗积的德厚

净土法门法语:老祖宗积的德厚

1今天这个世界,社会***,灾难频繁,哪个地方最安全?中国最安全。凭什么?老祖宗积的德厚。中国老祖宗,我们上溯最少是一万三千年,世世代代老祖宗都积功累德。2所谓积功累德,就是随顺自然。随顺自然,生活...

圆慈法师:四无量心的修习

圆慈法师:四无量心的修习

慈的瑜伽行者,当观察恚的过患及忍辱的功德。如长部中说贤者!若为恚所战胜,为恚而夺取其心者,则杀害生物。初修慈的人,为了避免贪欲的生起,不应对异性修慈;为了避免起忿怒,则不应对仇敌修慈;为避免疲倦的生...

53魔考是真的吗?

53魔考是真的吗?

魔考是真的吗?  魔考的观念,不是出于佛教,而是出于一般被称为斋教的民间信仰。  佛教所说的魔,分为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和天魔。除了天魔之外,都是属于身心和环境的冲突与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要得天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