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光法师:心经思想蠡测 五

心经思想蠡测~五

佛陀教示我们亲近善知识,于见闻中唤起善观的基因德性,透视了真理才能成佛。

有如家庭、社会、国家,都需慎重选出善于经营的人才来运营才能发达,大家才能善生安乐。选择的方法请参阅拙著《上帝的选举》,这种选择深观就是般若。

佛教是生活技术的“心地法门”,选择改造是一种反省,择善而后之的切身行为,不是理论再加理论,一种理论文学是不能实现理想的。

深观一切万物,是同一如来体性的显现物,深一层看,万物一气,天地同根,都是同胞兄弟姐妹,有如我们人的身体,都是众多的肢体关节组成,有某一机能缺陷就是全身有缺陷,有这种般若智才能发起本有的胎藏理体中本有的大悲,这大悲是如来德性,不发大悲不能成佛。

大悲是爱的扩大,如大地,如虚空,容纳万物而无碍,没有真正的大悲,无论如何雄辩饰词来论理、讲道德,都不是道德的实行家。

有人读了几本佛书就大谈道理,出口就是批评,写文章互为留难,以为自己是圣人,提高自我身价。他已找不到自己的心了,这那里是般若。

言教、身教是爱的显露,将小我即入大我的如来德性,而起如来大悲,就是爱的极致,是即身成佛之端的。看人不对不顺眼,是自私心的现形。将自私扩大为宇宙心,爱万物,爱众生,就是爱自己,如果世界上万物都灭亡了,自己也不能生存,排他思想是罪大恶极的基因德性,毁灭自己的行为。

令人欢喜是功德,令人讨厌是杀生,天道有好生之德,如果没有般若是无法与道合一的,所以般若不只是理论而是要躬身实践。

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翻译做“到彼岸”。就是到了真善美的生活境界,一切的迷情都开了,烦恼没有了。从自己实践体悟了真理,教给家中的眷属,再由眷属普及社会,如水面投入了石块,水波从小而大向四面扩散一样。

社会国家人人真善美了,就是净土世界,把恶浊的世界化为极乐世界是人人有责的,如果你的周围都是臭气熏天,即使你的家洒了香水,外来的臭气还是进来,有什么作用!如果自家邻居都是善良人群,那么你要外出都不必锁门,烦恼没了,安心了。

到彼岸就是大安心,无烦恼挂碍就是解脱心结,也就是到达理想的美好彼岸。凡夫是不明道理心理自私的人,迷于自私之利益劫夺他人的权利,被人排挤心理发生烦恼处处不如意,有困难事情无人帮忙,欢乐的心情没有了,就是苦海此岸,苦海与净土就在我们面前,在日日的生活中出现,不可隔岸观佛,是遥不可期的。

若指方立相,希求往生西方,那么西方人要往何方,净土是心境界,果有其国土,你自己要去,为何不让你的眷属先去,你再后去,这是不是自私?你懂得尊重出家师父,五体投地膜拜,那么出家人是何等尊贵,为什么你的子女要出家,你都誓死不肯?要他始终做牛做马去劳碌,是不是矛盾呢?这也是自私心的表露。

以前有一位台北来的大居士,来拜访我,问他来由,他说参过了很多法师,都叫他去山中坐禅,他坐了很多年,意欲见性成佛,我问:你成佛,你的妻子不能成佛留在苦海,你过得去吗?社会这样纷乱,你没有责任吗?他默然无语,停了一会,他问那么要怎样才能成佛?

我说:打破自私就是成佛,他沉思良久,起身然后五体投地顶礼三拜,说:师父非常感谢你的开示,使我茅塞顿开。

大多数的人都佛理讲得天花乱坠,其实未能付诸实践,自私不破,梦想神仙。开悟了也是人,凡夫也是人,都是共住在这凡圣同居土,一切唯心造,了悟而实践才能到彼岸的,到彼岸肉体不死成仙,也不是灵魂成了永远不变的什么东西,是心意识的净化,烦恼心变成菩提心而已。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喝果汁会得糖尿病吗?

喝果汁会得糖尿病吗?

近日,发表在美国《内科学文献》月刊上的一篇研究说,加糖果汁饮料容易导致人体增重,加大糖尿病发病风险。研究发现,每天饮用2份或2份以上加糖果汁饮料者与每月饮用不超过1份加糖果汁饮料者相比,前者患上2型...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口孽淫孽 断送前程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口孽淫孽 断送前程

口孽淫孽,断送前程有一位书生是浙江杭州的秀才,跟随蒋一亭先生学习申商和韩非子的刑名学,小有才气而放诞不羁。道光二十六年(西元一八四六年),蒋先生就任于上海咸云崖的观察幕。那位书生秋天考试后,在道署中...

向智尊者:正念的力量

向智尊者:正念的力量

\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非常短暂的思考过程,人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培养「念」的方法,是为展现心的潜力,注意力多强,「全然专注」即维持多久。「全然专注」因此成为四念处禅修的钥匙,以开启通往主...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高振农佛教文化,含义甚广,举凡翻译过来的经典和中国僧人自己撰写的佛学着述,佛教建筑,佛像雕塑,佛教绘画,佛教音乐,甚至佛教仪式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佛教文化。但是,我在这里...

从根本上灭火

从根本上灭火

从根本上灭火有一个人,正在家里煎熬砂糖,那时来了一个富人,他想趋奉那富翁,请富翁吃一杯糖浆,就舀了一些砂糖汁到小锅里,加了一些水,放到火上去煎熬。炉子里的火很猛烈,糖浆放上去不久就沸滚了,他又怕富翁...

韩焕忠博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论

韩焕忠博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论

韩焕忠博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论(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印顺法师的《修身之道》形成了对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系统看法。与传统儒家将三纲领视为由内向外的推展不同,印顺法师将三纲领视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