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

「嫉妒」往往妨碍我们修行,对治这个嫉妒心,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之第五愿「随喜功德」,最为恰当。普贤菩萨讲述十大愿王时之当机众,皆是法身大士,即初地以上之菩萨,他们也会生起嫉妒心,看到别人做好事,比自己有优胜之处,心里就难过,想尽办法去障碍破坏,可见这个病不轻,菩萨也免不了。假如菩萨没有这个重病,我们也不会在普贤菩萨所发之十愿当中,看到「随喜功德」这一项目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他的堂弟提婆达多,看见佛陀受人敬重、拥护、爱戴及供养,妒忌佛陀之成就,心里很不舒服,要破坏佛陀之弘法度众生,甚至想尽办法去谋害佛陀。在印度佛教史里记载着,提婆达多为了夺取佛陀之地位,成为教团的领导者,曾破坏僧团,令僧团分裂为二。他有四次严重的害佛事件:有一次他放一只凶恶大象出来,想伤害佛,没有成功;再用重金聘来一位壮汉去谋杀佛陀,也没有成功;第三次在山上推下大石,想把佛陀压倒,这是众人皆知的「出佛身血」事件;最后一次,变本加厉,把十只指头涂满剧毒,准备去攻击佛陀,结果也伤害不到佛,反而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指擦伤了,剧毒入身,一命呜呼,堕入地狱,受了一大劫(在人间约十二多亿年)之苦!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知道座下徒弟嫉妒心重,传了衣钵给六祖惠能之后,便要他马上离开黄梅东禅寺,怕有人会伤害他。

普贤菩萨教导我们「随喜功德」,就是要把无始劫以来的嫉妒心,连根拔除掉。只要看到别人做善事、作善行时,我们便要马上从心底里生一欢喜心,随喜他人,乃至帮助他,使他的善事能完满达到。这样,他得多大功德,我们也得到同样大的功德。其实人家做好事,我们真能障碍他吗?是障碍不到的,只会障碍到自己。释迦牟尼佛有以下之比喻,愚蠢的人把口水吐往天上,口水能到达天空吗?不但达不到,掉下来时,还会打在自己面上;又如把弓箭射往虚空,所谓势力尽,箭还坠,可能掉到你的头顶上,甚至有生命危险;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街上遇到一个仇视佛教之外道,他走到佛陀背后,趁佛陀不在意时,抓起一大把泥沙,扔向佛陀头上,突然有一阵风,向外道这个方向吹过来,泥沙反而撒到他头面上,害人不成反害己。所以当我们嫉妒心生起之时,要把念头立刻转过来,提醒自己,成就他人即是成就自己,要明白这个道理,懂得用成人之美的心态去对待它,而不是用卑劣之手段,暗中去对抗它。这就是自利利他,大家都得到利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你也会遇到的12个生活小故事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你也会遇到的12个生活小故事

你也会遇到的12个生活小故事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诗曰:祗陀斋供说明先,不请贫儿众半千;佛令新僧神力往,北洲取食美如天。世尊示昔因缘事,五百厨头奉圣贤;日久咸生诸厌恶,发心忏悔福遭愆。释迦世尊在印度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每日都...

心直何必口快?佛教如是说

心直何必口快?佛教如是说

古人有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的是我们要管好自己这张嘴。佛教“十善业”中,与善恶相关的语言就有四种,恶语和柔和语,妄语和实语,绮语和质直语,两舌和调解语。又有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5】药师禅:被误解时能微微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能坦然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能开心一笑,这是一种豁达;窘迫的时能自嘲一笑,这是一种智慧;无奈的时能达观一笑,这是一...

索达吉堪布:如何断除自己的傲慢心?

索达吉堪布:如何断除自己的傲慢心?

索达吉堪布:如何断除自己的傲慢心? 问:如何断除自己的傲慢心?索达吉堪布答:有傲慢心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智慧出类拔萃、才华傲视群雄,但只要认真去观察,就会明白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在一段时期内,或者特定的...

情感挽回:教你怎么在分手一个月挽回前男友的

情感挽回:教你怎么在分手一个月挽回前男友的

很多女生和自己的男友分手以后每天都是以泪洗面,自己也不开始打扮了,也开始暴饮暴食了。甚至觉得全世界都黑暗了。这样的你如果是想要挽回自己的前男友绝对是大大的失败。不如看看你下面的方法,让自己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