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显化之地藏菩萨传奇

在中国显化之地藏菩萨传奇

史迹上的地藏菩萨(即金地藏,又名金乔觉)的诞生地(公元696年)在现在南韩的汉城,即是古代的新罗王国。当时,他是一国的王子,生活得非常富奢;但生性淡泊的他却毫无一点高贵的感觉,只是一味地保持着静默和嗜读着书籍。他的相貌生来不大美秀,不过他仁慈的心却比任何人淳厚!这可从他小的时候就懂得同情犯罪坐牢的人这一点上见到。

唐高宗永徽年间,一天他读毕诸子百家的书籍,慨然兴叹说:“儒教六书、三清道术,唯独佛学的第一义谛最是殊胜!也最合我的心怀。”于是就立志剃发出家了,那时他正是24岁的年龄。

出家之后,他爱静,爱修习禅定。因而,他决计要外出探觅清幽的深山去栖修。没有多久,他准备好远途旅行的一艘帆船,携带着随身的行李和充足的口粮,并牵着随他出家的白犬善听,单独驾着舟楫,离开仁川港口,沿着大陆的边岸,随着满帆的顺风,向那滚滚的大海前进。一日帆船开进我国的长江,因受港口沙滩的阻止,他毅然弃船而就陆路行进。经过了不知多少的曲径和大道,终究被他在安徽青阳县境里找到秀奇的九华山。于是他就攀着峭壁,沿着山径爬上山探看,结果他发现了九华山中唯一平坦的盆地,他就选择在盆地旁边清脆溪声上的石岩栖住。

一天,他正端坐入禅的当儿,突然被一只毒螫咬伤了腿部,但他依然无动于衷地危坐如故。俄顷,由壁上飘下一位美丽妇人,裣衽再拜地馈药说:“适才小儿无知,渎犯尊颜;现在妾愿出新泉,以补过失。”言讫不见,不一会儿岩壁间潺潺地流出了新的泉水。经此之后,他也就免去了外出汲水之劳(这就是九华山有名的东岩龙女泉)。

他不只乐于修习精神和一而清朗的禅定,并且于讲经说法外喜欢摹写大乘的四大部经典,以作广弘布施,所用的文具由南陵的愈荡等弟子供养。至德初年(公元756年)的时候,山下的名士诸葛节率领了一班村老,共作登山的游乐,行至山中平阳的地区,只见萋萋芳草的上面,弥漫的白云冉冉上升,日色鲜明之下,溪涧的水声铿锵不绝。他们被美景好奇所使,竟然于不知不觉中往前探幽,不期然在石岩中发现一位孤然闭目的趺坐禅僧,旁边立着折了一足的古鼎,古鼎里只是装着少数的白米搅拌着白土粉。不久,禅僧出定了,随把米土煮熟了自食,食完又默默静坐。村老们见了非常感动地说:“师父!您这样的苦行,是我们邻居山下人的过失啊!”因而,没有几时,村老们就发心为他构建一座颇大的禅宇,并不断地供养着四时的米粮。

建中初年(公元780年)间,郡守张岩因为敬仰他崇高的道德和利生的事业,迁移旧的寺匾,上奏德宗皇帝正式敕建寺院,道场至此,方始臻于庄严。此时新罗国的佛教僧众闻风前来亲近的有数百人,渐渐僧多粥少,粮食无法维持。一天他在寺旁开发很多细粘如面的青白土粉,准备来补粮食的不足;但深受他德化的僧众却异口同声地请求说:“愿请法食来资养慧命,不以物食而延长生命。”显然他们已经不以生命为重了,这是何等的感动人呀!当时,佛教界中皆赞誉他们为“南方的枯槁众”!

贞元十年(公元795年)夏季,一日他于大殿中召集僧众诸师告别,诸师茫茫然不知他的所以。当时只见群山随着悲鸣,岩石随着陨堕,日月随着变色,而他却安祥地结跏趺坐示寂了。那一年正是他99岁的时候。

圆寂后,肉身安在石函中。经过三年的时间,徒众们开启石函,发觉肉身没有丝毫损坏,而且颜貌如生无异,于是举舁肉身迎入神光岭宝塔,一路上只闻骨节摇动犹如金锁撼鸣的声音,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可以证知为真正的地藏菩萨应世无疑。因此,千数百年来,佛教的信徒不辞数千里的遥远,而乐于发心前往朝拜者络绎不绝!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我们要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无量无边如母众生,为了要使这一切众生脱离三界轮回的苦海,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安乐佛果,我要听闻正法,并依之如法实修。在做任何实修之初,一定要发起如此广大的菩提心。

  一般而言,我们从无始以来到现在都是自私自利的。如想出离轮回证得解脱果位,我们一定要将此自私自利的坚固习性加以扭转、摧毁。通常只要我们有机会念一句“嗡嘛尼呗美吽”,或做些实修的时候,心里总是想到我能发财、得到快乐、离开三恶道或轮回。除了这些想法之外,想到要利益遍满虚空如父母有情的情形是少之又少!

 

  稍微做了一些闭关或善行,所希望的就是广大的名声,希望听到很多人称赞说:“你看,某某某是一做事非常棒的人,非常好的实修者!”大家心里想的都是这些。

  如果用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来做实修的话,无论是何种实修,这种修法都会变得没有力量。因此,我们要随时随地消灭一己自私自利的串习。如果纯然利他的菩提心能任运生起的话,那是极为殊胜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要在内心中任运生起菩提心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了解生起菩提心的要诀之后,不断地练习如法熏修,最后是一定可以生起菩提心的。

  在此世界中有各种动物譬如鸟类,牠们在经过训练后竟也能够说人类的语言。我们身而为人,能够讲说思维,且较一般动物聪颖,如果肯学习的话,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最主要的就是心里面不要经常想着“我”,为了个人算计,这样子的我执是最糟糕的。在我们经教的学习中有提到,三界轮回之中,最大的怨敌莫过于“我执”了!有了这个“我”的想法之后,接下来对名利、财富等等的欲求都会产生。

  如果如法来观察、观照的话,心里所存的这个“我”的影像,是从本以来根本不存在的。仔细想想--譬如说,生气的时候心里有“我”的概念;烦恼的时候心里有“我”的概念;生病的时候马上想到是“我”生病了;口干舌燥的时候,想到说是“我”的口舌干燥;“我”感到很清凉;“我”感到很痛苦,这一切过程之中都有“我”这个概念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善于观察的话,仔细想想,这个我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在头顶上?在头颅里面?还是在头发里面?在嘴巴里面?这个我是不是在头以上?是否是整个的头?是不是在手里面?或在肚子里面?这个膝盖,脚是我吗?这个五脏六肺是不是我?

  如果仔细观察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会发现这些都不是我。譬如说头如果是我的话,把头分割到最后,变成微细的元素。在其中无法找到所谓的“我”。如果身体的某一个部分是我的话,身体是由许多部分组成,那不就变成有很多个“我”?

  如果放轻松慢慢来想一想的话,所谓的“我”根本是不存在的。虽然它自性不存在,但是我们还是会执着有一个“我”的这种想法。世间上所有事物的本质都是空的,它们并没有实体的自存自性。

  因此,利他的菩提心在自己的内心中要恒常思维修习,终身依止。世俗之中的一切事物,其中包括钱财、名声、亲眷、朋友、权势、地位等,这一切都是执着于“我”与“我所”而产生出来的,执着这些东西的后果便是没有边际的轮回。

  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上等的行者会全神贯注在教法的实修上。如果无法做到这种程度的话,最起码对世俗之事,一定要减少贪恋和执着。凡人努力营求、累积钱财之后,对上没有供养佛法僧三宝,对下没有布施贫穷乞丐,中间对自己也没有好好地享乐。在往生时,一毛钱也带不走。

  然而,由于愚昩与烦恼,在累积财富的当中会造作许多恶业,这些恶业却如影随形般恒常跟着我们,且在因缘成熟时,会让我们亲尝苦果。因此,我们要了解世俗营求的过患,而舍世俗心勤修正法。

  在正行专注与无所缘取的阶段,也就是自己在做实修的时候,不要让各种妄念掌控我们的心。经常是嘴巴上念诵经文或咒语,但是心里头各种的妄想、念头像雪花般纷飞,心猿意马。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要经常以正念正知来观察自己的内心,好好的使它坚固、稳定下来。

审慎内省一己动机 对治我执根本大敌

  我们要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无量无边如母众生,为了要使这一切众生脱离三界轮回的苦海,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安乐佛果,我要听闻正法,并依之如法实修。在做任何实修之初,一定要发起如此广大的菩提心。  一般而...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4)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4)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4) 无量寿经24(大教缘起第三) 这一品别序,是无量寿经三度所有的瑞现,阿难看见世尊放光,以前从来没见过,所以他长跪合掌来问佛, 而白佛言 ,就是向佛来禀白,说:世尊今日...

如意炒三丝

如意炒三丝

做法:1,豆芽去掉根部洗净注意事项:(这个根部比较苦,我个人认为还有就是黄豆芽长到8.5厘米,绿豆芽长到12.2厘米就不要吃了,因为蛋白质脱水严重,没什么营养了)2,黄瓜切丝,胡萝卜...

出离心是逃避责任吗?事实正相反!

出离心是逃避责任吗?事实正相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素食者常被问到的问题

素食者常被问到的问题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吃素?答:听您这样讲,您已经暗示自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那既然您有副好心肠,又为何不愿给它们活下来的机会呢?也许平常大家曾做许多善行,但是一事归一事,并不代表我...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浮生梦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浮生梦

杭州西湖喜鹊寺的鸟窠禅师,本名道林,九岁出家,于陕西韬光禅师门下当侍者而悟道。后来独自到泰望山,在一棵枝叶非常茂盛,盘屈如盖的松树上栖止修行,好像小鸟在树上结巢一样,所以时人皆称他为鸟窠禅师。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