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真有病别想它,自然慢慢就没病了

1、佛法给我们讲,什么念头最好?没有念头最好。不论是善念、是恶念,都不好。善念感应的三善道,恶念感应的三恶道;有念感应的十法界,无念才能到佛道。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家园,那个家园里面的人没念头,那个家园里面人没有像我们这里这么多人的看法、想法,没有。他没有看法,也没有想法,心地清净,平等觉悟,觉而不迷。这是我们要学的。那要去办事怎么办?办事智慧现前,别人来问你的时候,你回答的是智慧,不是说我想想,我怎么解答你,不是,没有,为什么?自性回答你,回应你,不需要想的。一想就落在意识去了,就不是“清净、平等、觉”。

2、“轻安”,我们前面跟大家说的,就是没有压力,轻松愉快、身心健康,没问题。

特别是别想病,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想病,真有病,别想它。有病也别想病,自然就没病了。需不需要医疗?不需要。“境随心转”,你要懂得这句话,这是科学家证明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没有听说哪个阿罗汉生病,除非他是装的、示现,那教化众生,装成那个样子;没有菩萨生病的,这些人都做出榜样给我们看。

3、修禅有了小功夫,有小功夫,定中有境界,他能够受用到。如果要生欢喜心,要很向往这个境界,那你这个境界可能会失掉,为什么?你起烦恼了、你又起分别执着了,又想长“住”在这里了,这错了。一定知道那也是短暂的境界,你再向上提升,你不能“住”在那里,“住”在那里不但“住”不了,恐怕要堕落,这叫“定”。一切境界里头,善的、好的境界,都“不生见爱妄想”,保持心地清净。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所以都比不上念佛。

在念佛人心里念念不忘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外统统不睬不理、不去管他,干再多的好事,做了等于没做。过去做的坏事也不要再提、不去想它;未来的也不去想它,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是真正“大定”。这个“定”是阿弥陀佛加持的,是诸佛如来赞叹的,不可思议。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僧富法师破腹取心救小儿

僧富法师破腹取心救小儿

僧富法师,高阳人,他的父亲曾做过蓝田县令,不幸早逝,清官家如洗。是以,僧富出身既孤且贫,但他笃学无厌,采薪燃火照着读书。 僧富二十岁,已读尽经史,善于回嘴,容貌亦俊美,习凿齿引为同志。后听道安法师...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创业家到企业家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创业家到企业家

创业家到企业家陈五福是谁?陈五福是一个符号,更是一张名片。他的名字总是跟创业连在一起:华人创业、橡子园、孵化器,都是他的关键词。开始关注陈五福,并不是因为他在美国的创业神话,以及蜚声世界的橡子园孵化...

六祖公案 | 神秀书偈 五祖擦偈(三)

六祖公案 | 神秀书偈 五祖擦偈(三)

六祖慧能 简介六祖慧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武德年间遭贬官,徙居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九,慧能就出生在新州。慧能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成人后...

今年求职的你想要事业顺心如意 这些求职吉祥物不妨试一下

今年求职的你想要事业顺心如意 这些求职吉祥物不妨试一下

虽然疫情使得很多人丢了饭碗,但是也催生出了很多的自由创业者,而今年也有很多人在找工作。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和企业对于就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找工作的难找,招人的也难招,该怎么办呢?今年求职的你想要事业顺...

乐想经

乐想经

乐想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有沙门婆罗门。于地有地想。乐于地计于地为我。彼言地是我。我说彼未知水火风。天神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净有净想...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落荒而逃的魔鬼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落荒而逃的魔鬼

1.落荒而逃的魔鬼从前,在舍卫城郊外有一个非常荒凉偏僻的地方,那里住着一个魔鬼。这个魔鬼善于变化自己的形体,经常在这一带作祟,祸害不少人。曾经有一个远来的商人,带着不少香料,准备到舍卫国做生意。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