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真有病别想它,自然慢慢就没病了

1、佛法给我们讲,什么念头最好?没有念头最好。不论是善念、是恶念,都不好。善念感应的三善道,恶念感应的三恶道;有念感应的十法界,无念才能到佛道。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家园,那个家园里面的人没念头,那个家园里面人没有像我们这里这么多人的看法、想法,没有。他没有看法,也没有想法,心地清净,平等觉悟,觉而不迷。这是我们要学的。那要去办事怎么办?办事智慧现前,别人来问你的时候,你回答的是智慧,不是说我想想,我怎么解答你,不是,没有,为什么?自性回答你,回应你,不需要想的。一想就落在意识去了,就不是“清净、平等、觉”。

2、“轻安”,我们前面跟大家说的,就是没有压力,轻松愉快、身心健康,没问题。

特别是别想病,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想病,真有病,别想它。有病也别想病,自然就没病了。需不需要医疗?不需要。“境随心转”,你要懂得这句话,这是科学家证明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没有听说哪个阿罗汉生病,除非他是装的、示现,那教化众生,装成那个样子;没有菩萨生病的,这些人都做出榜样给我们看。

3、修禅有了小功夫,有小功夫,定中有境界,他能够受用到。如果要生欢喜心,要很向往这个境界,那你这个境界可能会失掉,为什么?你起烦恼了、你又起分别执着了,又想长“住”在这里了,这错了。一定知道那也是短暂的境界,你再向上提升,你不能“住”在那里,“住”在那里不但“住”不了,恐怕要堕落,这叫“定”。一切境界里头,善的、好的境界,都“不生见爱妄想”,保持心地清净。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所以都比不上念佛。

在念佛人心里念念不忘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外统统不睬不理、不去管他,干再多的好事,做了等于没做。过去做的坏事也不要再提、不去想它;未来的也不去想它,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是真正“大定”。这个“定”是阿弥陀佛加持的,是诸佛如来赞叹的,不可思议。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地藏王菩萨心咒

地藏王菩萨心咒

地藏王菩萨心咒地藏王菩萨心咒原文:嗡哈哈哈温珊摩帝梭哈地藏王菩萨心咒梵文:Om hahaha vismaye svāhā!地藏王菩萨心咒注音:嗡weng哈ha哈ha哈ha温weng珊shan摩mo帝...

名人励志故事:面对耻辱

名人励志故事:面对耻辱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中年时患小儿麻痹,这时他已经做了参议员,在政坛上炙手可热,遭此打击,差点心灰意冷,退隐乡园。开始时,他一点都不能动,必须坐在轮椅上,但他讨厌整天依赖别人把他从楼上抬上抬下,晚上就一...

常啼菩萨的求法的故事

常啼菩萨的求法的故事

常啼菩萨的求法的故事 煮云法师 著 〔般若会上佛无问自说〕 佛陀在般若会上,对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讲了一个“常啼菩萨求法的故事”。佛陀说:“你们欲求股若法门,应当学习萨陀波岑(华译常啼)菩萨勇敢的...

般泥洹经

般泥洹经

般泥洹经 般泥洹经上 不载译人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王舍鹞山。从大众比丘。比丘千二百五十。时摩竭王阿阇世。与越只不相得。众臣议言。越只自恃国富民众。地沃野丰多出珍宝。不首伏我。当往攻伐。国贤大...

简体注音|僧伽吒经结诵仪(莲唤恭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名词:律藏

佛教名词:律藏

律藏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是佛陀为调伏弟子烦恼,对治生活恶习所制定的教团规则;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针对弟子所犯的过失而定的规范,是随犯随制,属随缘制戒。律藏就是整理佛陀所制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