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之意不在茶

茶和禅的关系从来都是十分密切的。茶最早的时候就是作为一种能帮助人修心静思的饮品出现,以茶助禅,进而有了禅茶一味的说法。身为绿茶,径山茶的名气可能远远比不上龙井或者碧螺春,但要细说起茶叶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也许其他绿茶都难望其项背。都说禅茶一味,这径山茶就的的确确是因寺而生、与僧而来的茶叶。 

君子之交,身和同住,身业清净,一同品茶修行;口和无诤,不妄语、说诚语,一同谦和待人;意和同悦,持精进心、一同坦荡面对;戒和同修,百善戒为先,进入禅茶一味的境界;见和同解,破迷开悟,一同离苦得乐;利和同均,不厚此薄彼,同品禅茶甘露。

禅茶的和就是六和敬,六和敬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说话的语气,要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意和同悦

心是一切行为、语言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语言,进而形成什么样的世界。佛弟子端心正意,一心正念。以戒定慧三学调伏自心,以出离心解脱烦恼,以菩提心自利利他,以六度心和四无量心广度众生。日用平常保持精进心、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大慈大悲心、大智心、大愿心、平等心、同理心、光明心、自在心、空心、信心、柔软心、清净心、通达心。面对一切人事物时,于内心作意欣乐:广大意乐、长时意乐、欢喜意乐、荷恩意乐、大志意乐、纯善意乐。大家在一起品茶,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分享,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戒和同修 

戒是无上菩提本,百善戒为先。戒是定慧二学的根本,无戒则定慧彷佛盖在沙滩上的高楼,容易倒坍。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戒律乃是维持教团的柱石,目的都是在消极止恶和积极行善,只有遵守了禅茶的仪规才能更好的进入禅茶一味的境界。  

见和同解 

知见决定一个人或团体的走向与成败,佛教最重正知正见。但随着佛教二千五百余年的发展,不同宗派传承发展出各自的知见,佛弟子宜全盘了解,不应北传讥南传为小乘,南传否定北传为非佛说,密教斥显教为不究竟,应该互相包容。而作为禅茶文化的研究大家都应该抱着一个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目的。

 利和同均

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发生利害冲突,或养成营私肥己的恶习,不能使教财成为公产,致引起争权夺利的纠纷,会影响到教团的破产。不仅大家一起品尝禅茶甘露而且还要分享禅茶带给大家的法喜。

七茶文化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能弘法师:可以给没皈依佛门的人临终助念吗?能成功吗?

能弘法师:可以给没皈依佛门的人临终助念吗?能成功吗?

请问师父:如果不皈依佛门的人临终,其家属邀请助念团前去助念,可否应邀给予助念?能弘法师:这个不皈依佛门的人,他是什么情况?就是他在死前还不懂得皈依三宝(佛门应该是指三宝比较准确)。在临终以前不懂得皈...

缘分与纯净心灵对话

缘分与纯净心灵对话

大戴礼记云: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这是素食可提高智慧之说,见于我国最早之古代典籍。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七品利益存亡品中,世尊回答大辩长者: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七十四节 小姐施衣,罗汉乞服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七十四节 小姐施衣,罗汉乞服

第七十四节 小姐施衣,罗汉乞服某朝有一位宰相的千金小姐发心朝南海,在普陀山大做功德,广结众僧缘。因为她有的是金银钞票,既到了宝山,当然不能空手而回。她想:我之所以能够出生于宰相之门的原因,那就是前生...

索达吉堪布: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索达吉堪布: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索达吉堪布: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问:前些时候,我看到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读诵须知: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2、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人生预案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人生预案

人生预案互相消除我,忘记自己,消除对立的想法,一定是彼岸。你有分别,有得失,有爱憎,有输赢,区别自己与他人期间,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净土。消除自己和他人的分别,消除好坏的分别,消除爱憎的歧视,消除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