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以上就是中国禅宗历史上最有名的公案。至今仍有许多争论。下面我们看看王骧陆大居士的评语:

五祖云:汝等终日只求福田,福何可救?昔读此文,不觉通体汗下。求福田与了生死,二事相对,正在生死关头,一进一出,失足成千古恨矣。令作一偈者,盖已预知必有争端,不几明说后来衣钵之争矣,可痛心也。身是菩提树四句,的是未见性人语,的是死用功人语,诸仁当知其病已偏重在尘埃上,以为破尽无明自然成佛,不知弃本就末,颠倒错乱,越拂拭幻尘越多,越无办法,何也?彼认无明为镜面实有尘垢,不知为镜中幻影也。即便不认有尘垢,尚执有一幻镜也,既不识本性,亦未见幻心也,充其量,免堕恶道而已,终不能了生死也,故在门外。

六祖四句偈,亦未见性,以见而未彻也。菩提不可方物,而无物不可方。权作明镜,假名为树,抑又何妨。其病在本无一物,偏于空矣,后人学之,不觉误入断见,不知当就究竟说,根本不能污染,何惧尘埃之可惹。惟对治神秀之执有,使无前偈反成语病。或当时记者未明祖意,文不合旨,亦未可知。至于菩提作树,以喻性也,明镜作台,以喻心也,心固不有,性则非无,原是非空非有,何得偏言本无一物耶。

下句何处惹尘埃,更显著实,尤乖性体,故未见性,盖偏空也。言本来无一物,落于断灭见矣,尘埃原非实体,而今宛在,奈幻有何。前偈执有,后偈偏空,菩提不著二边,不立中道,于无实无虚中,既不取涅槃,亦不立生死,尘埃不尘埃,都无所计。若彻悟本来,即知尘埃亦不离自性菩提,惹与不惹,只在觉与不觉耳。此偈以对治神秀之偏有,故如此云云,揆六祖意,未必如是。后云第一莫著空,可知其本来矣,故不足为六祖累也。我人就文论义,应知所择。余前曾作一偈曰:菩提假名树,明镜权作台。本来不污染,说惹亦尘埃。

行者当知尘埃用表无明,无明非有实体,世人每执为有,必欲去之务尽,因此用功愈深,离题愈远。

今知无明与菩提不二,体同用异而已。

五祖三更为说《金刚经》,断非依文解义者,必就彼四句偈之病而更正之,说到应无所住二句,始悟体用一如,不以偏空为究竟,遂大悟矣。可见菩提本无树四句,乃悟后语,非彻悟后语也。

何期二字,神妙不可言。昔世尊睹明星而叹曰:奇哉奇哉,即是此意。

启祖五句,即是亲证实相者,以本不生灭,故曰具足,以本自清净,无动摇,虽生万法,生即不生,毕竟不污染,故曰清净本体,其义既圆,其见斯彻。此段最关紧要,为后世天下人证明眼目,毋再犹豫,神通妙用,莫大于斯矣。

是以不生灭中,不动摇中,能生万法,体用一如,斯名具足。虽生万法,于本体毕竟丝毫无碍,故曰无动摇,而菩提清净之本相斯显,此段妙在本来二字,六祖至此真彻透本来矣。

至于神秀四句偈,五祖尚令门人炷香礼敬,何也?重法故也。要知做到如此,已不容易,况真见性乎。此事本惊天动地,任何世间大事业,不能比拟其万一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伎儿作乐喻(五十二)

百喻经-伎儿作乐喻(五十二)

伎儿作乐喻原文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王语之言:「汝向作乐,空乐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世间果报亦复如是。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无常败灭,不得久住,如彼空乐。译文...

如何挽回一个人

如何挽回一个人

分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回忆,也许你很爱他,可是他并不爱你了,在追究原因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好好的分析下这个人是否值得你去挽回,因为如果他不爱你了,即使挽留回来也没有任何意义,迟早还是会再次分手...

星云大师:探病之道

星云大师:探病之道

探病之道佛世时,有长老比丘与新学比丘二人,经常代表僧团前往探视病患。慢慢地,大家发现凡是长老比丘探望过的病人,都很快地恢复健康,而且心情愉悦;但是新学比丘探望过的病人,则心情沮丧,病情未见起色。原来...

日常的佛心行禅:陶罐里开出的花

日常的佛心行禅:陶罐里开出的花

陶罐里开出的花宽容是人生中最醇的佳酿,但它比最烈的酒更易醉人。正因有了它,生活才能令人更加陶醉。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个乡下人,大年初一一开门,就发现有人在大门口放了一个装着骨灰的陶罐。这事儿干得够缺德...

病时发愿捐款,恢复健康后反悔,有什么不好果报?

病时发愿捐款,恢复健康后反悔,有什么不好果报?

病时发愿捐款,恢复健康后反悔,有什么不好果报? 问:我曾在病苦最深重的时期向佛菩萨发愿捐一大笔款项做善事,之后我的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可现在我心里有些反悔,不想捐这么多钱,只想拿出少部分的捐款,请问我...

无锡南禅寺素食馆推出现代海派素斋

无锡南禅寺素食馆推出现代海派素斋

南禅寺地处无锡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誉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11月26日正式开业的南禅寺素食馆以传统的佛教寺院菜系为基础,再融合现代烹饪中的炒、溜、炸、烹、爆、烘、扒、焖等海派菜肴的制作技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