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缘起:茶禅一味,修行一生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属于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禅茶缘起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属于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禅茶作为一种传统而崭新的文化形式,以佛法高度的智慧作为指导;不仅超越信仰、超越文化、直指人心、回归本心,又具有简单、直接和高度的可操作性,对于解决现代社会普遍的心灵问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任何有心灵困惑与烦恼的人都可以来学习与实验,从而净化内心的烦恼、提升生命的内在品质、体悟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生命实相、安享生命中清凉、自在、安详的本来面目。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禅茶一味,修行一生。   

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禅茶与茶禅的概念   

禅茶狭义上是指寺院僧人自己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以及通过饮茶而福慧双修、明心见性的法门。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   

禅茶广义上包含两个内容即禅茶茶艺和禅茶产品,所以就可以定义为禅茶是采用严格的融于佛教教理的生产加工工艺,经过符合禅法的表演,从而启迪佛性、昭示佛理的佛门茶。这个就不仅仅限于寺院和僧人这个范围。   

茶禅是通过对茶的体认和感悟而进行禅修的一种法门,也是依照禅理佛法来演绎的一种茶道。茶是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是以茶净心之理、正清和雅之道。可见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缘,互为体用,互为能所。可以茶喻禅,以茶行禅,以茶悟禅,以茶参禅。   

禅茶茶艺   

禅茶茶艺是通过符合禅法的茶艺表演,从而启迪佛性、昭示佛理的茶艺。

  

禅茶文化的特点   

禅茶文化的基础是“苦、静、凡、放”;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茶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明心见性。   

禅茶修习的功用价值   

自饮——醒脑提神,美容护肤,延缓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抗癌,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抑制和抵抗病毒菌,降脂助消化,利尿解乏等。   

结缘——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   

修身——获得身心轻松,安稳的睡眠;调节高血压及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记忆力,在工作事业中更加敏慧等。   

调整心态,理清人生方向——通过禅茶修习可以掌握一套行之有效调整身心的方法;更好处理协调好家庭、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得家庭更加幸福、工作更加愉快、人生更加美满。   

获得敏锐的洞察力——通过重塑人生态度,培养企业家和管理者对复杂环境的敏锐洞察力,掌握一套引导企业持续成长的卓越领导之道。   

认知自我,开启智慧——把禅学智慧精髓与独特的禅茶修习之法相结合,通过身、息、食、眠、心与茶有机结合的系统修炼,引领学员充份认知自我,开启智慧之光,回归宁静、安祥、自在的心灵家园。   

拓展人脉——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修习者可以通过禅茶会的网络平台,拓展人脉,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管理者持续探讨、分享提升人生智慧与价值、提升企业管理与运作的实践经验。   

主客和谐——提高艺术修养、提升审美情趣,借泡茶、品茗的过程表现美感与主客和谐关系的艺术。   

社交活动艺术化——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从而使社会活动艺术化。   

从容、自信的走工作岗位——强调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为每位学员量身度尺,全方位打造、包装,让学员从容、自信的走上禅茶师、茶艺师的工作岗位;   

弘扬禅茶文化——-弘扬禅茶文化“正、清、和、雅”的精神,落实和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传承禅茶文化——习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的修养功夫,按“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读好书、品好茶”的禅茶要求修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诚法师:出去走一走 才知道有无定力

一诚法师:出去走一走 才知道有无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尘之中,恐怕就会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在名利、物质面前把握不住自己。很多时候,需要出去走一走...

太上感应篇图说119:劳扰众生

太上感应篇图说119:劳扰众生

经文:劳扰众生。【原文】为爱驰驱身堕涧,空将性命等闲抛。投胎马腹偿前业,受尽鞭笞孰与饶?不忍将人落险途,临崖几度费踟蹰。一朝解脱皮毛去,再转轮回作士夫。注:上三句皆为不惜物力者言,连类而观,则此众生...

佛教故事:我长得实在不好看

佛教故事:我长得实在不好看

我长得实在不好看20世纪60年代,美国DDB广告公司的伯恩巴克为德国福斯(VW)金龟车所做的一系列广告,一直被认为是广告界的创意经典之作,它的创意就是来自逆向思考。当时,福斯的金龟车登陆美国已经十年...

过午不食浅问

过午不食浅问

过午不食浅问 问:过午不食,是否有下列几项利益。1.容易消化,裨益健康?2.所谓‘饱暖思淫欲’。过午不食是否为了寡欲?3.修行人过午不食,是否也许一部分是为了‘节约光阴’的目的?4.饿鬼夜食。过午不...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不生气的气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不生气的气

不生气的气文/噶玛天津仁波切金代禅师是位养兰专家,一日出外游化,嘱咐弟子,寺中兰花照顾好。弟子奉命每日为兰花浇水,由于不善兰花特性,不见兰荣,却见兰枯。弟子们深感惶恐,只有等待师父回来时,向师父忏悔...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健康是最高的福报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健康是最高的福报

健康是最高的福报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足、端庄;在心理上,坚毅安详,充满智慧。并认为这些是可以通过修行获得的一种福报。健康是最高的福报,知足是最好的财富,最可信赖的人就是最好的亲友,涅槃是最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