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师: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

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

释昭慧

谢谢Spring的回应,我本是在睡前想收信一下,怕延误了重要公事的处理,但妳的论述十分精彩,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妳的观察是细腻的,而且确实洞见“善的骄傲”或其他烦恼的杂质,会循“利他”方式而无所不在地渗入。

我早年对这些现象,曾采用隔岸观火的批判态度,最后我谦逊地发现我的批判,是只见东隅而不见桑榆的,而且没照顾到众多面向的广大因缘,甚至可能已伤了某些人的善心,这样的反省与忏悔,让我改变了行为模式。

不是变得乡愿了,而是打自内心变得柔软了,打自内心接纳了那些吞吐日月的浩大江河;同时也接纳了一项事实,即:长江大河会挟带杂质滚鼓而下,但它的功效决非像我这样的涓涓细流所能企及,这就是缘起世间的杂染相与清净相。

只是,民主的问题要用更民主的方式来解决。同样的,善念的杂质也要以更纯净的善念来洗刷它。一些生命层次较浅的人,倘若不被连哄带骗地抛入到善的洪流,让他们在几近催眠状态下加入行善者的行列,于这过程中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那也是一种自利),那么在三业肆意不善或放逸无所事事的身心状态下,会更自误而误他的。

说到深处,“自利”或“利他”都还是“我相”与“人相”未除的隔碍。当我们洞观缘起法相的脉络密接,会使得“饶益”而非“匮乏”的状态,是同体相关而不能截然分隔自他的。

不思议解脱的利他,不等于不管好自己的身与心;身与心不健康的人,不可能带来他人的喜乐,反倒会成为他人的包袱,因此,让自己的身与心健康是我们的责任。让自己的身与心健康,转换成佛学名词就是“自利”,不思议解脱也不能脱离这个基础。其不同只是:不为自利而自利,却可为了更大的负载而充实自己。

至于这样做,是否依然在恋着另一种形式的我?其自我检验的简易法则就是:无论是再伟大的功德(含善因与善果),我是否能随时将这些功德“放下”?是否会有类似“吃吗啡上瘾”的感觉,而对这些功德恋恋不舍?在别人做同样(乃至更好)的功德时,是否能打自内心对他们自在随喜并充满感恩?

身形不可能甩开影子,简而言之:活着不可能摆脱身与心的五蕴,因此“我见”与“我爱”是如影随形的,也因此华严经中的不思议解脱境界,不是没有修习过程的。

要让人不滑回到自我中心的顽强惯性,那是要具足正见、善巧与精进力的。倘若没有正见、善巧与精进力,加入修习的过程,那种惯性会以各种面目,来掩饰“我见”与“我爱”的。倘若没有走过这样一条自我训练之路,那么除非利根上器,(那也是宿世正见、善巧与精进力的因缘使然),否则很难不沦于“行善的傲慢”。

这也就是为什么马丁路德,看到了赎罪券背后隐藏的功德论陷阱,要从教会的功德论中摆脱,而强调“因信称义”,与“上帝白白的恩典”。但言语都会有表达的极限,这类“白白的”概念也依然是有其陷阱的。

佛法的深度与广度,经常是在深刻的诘问之中,可以更清晰呈现的,这样分享也让我深为法喜,岁末子夜竟在没有预期的情况下,写了一封深探法义的回函,这真是好的开始!

顺祝

新年快乐 六时吉祥

昭慧 合十 2009/12/31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

达真堪布: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

达真堪布: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 问:对众生生不起欢喜心怎么办?达真堪布答:我们见到每一个众生都应该这样想:这是我宿世的父母,是未来的佛,这是我修行的助缘,成就的根本。因为我们无论修忍辱还是修布施...

家中摆放什么招财植物 招财植物一览

家中摆放什么招财植物 招财植物一览

大家无论是在租房还是在入住新房的时候,都会喜欢在家里摆放上一些绿色植物,因为这些绿植会能够给家里带来清新的空气,并且还能够很好的调节家里的气氛。其实绿植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招财。那么,家中摆放什么招...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二十、活佛死后医病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二十、活佛死后医病

二十、活佛死后医病这又是一件近乎神奇的事,世上那有一个人死后还能起作用?从来不曾听说当医生的死后,还能够替活人医病,这话,叫谁相信?然而,却偏有此事,岂不是神奇吗?人们开口闭口都是讲理,一切要合理,...

星云法师:消愁解闷

星云法师:消愁解闷

南唐后主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的愁闷,最为伤身!但是,举世滔滔,社会大众,那个又不都是经常陷身在忧愁苦闷之中呢? 当愁闷的魔鬼降临到一个人的心里的时候,就好像魑魅魍魉,...

吃素关系着未来投资

吃素关系着未来投资

按《世界资源真相和我们想像中的不一样》作者资源问题研究会的深入调研,当前世界饲养家禽、家畜的生态资源是严峻的,饲养用谷物已占谷物总量的20%,及每只动物一生平均消耗5吨水。人类饲养的牲畜碳水化合物的...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施财放生扭转灾运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施财放生扭转灾运

施财放生扭转灾运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爷,林老爷在街上经营着益源号杂货店及布庄,平素交易公平,童叟无欺,心地仁爱,慈善为怀,对于公益事业不遗余力。有一天当地渔民捕获一只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