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一定要清楚,一句阿弥陀佛用它干什么?

1、

“有为法”是六道众生,小乘圣者所见的;“无为法”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后所见的,“有为”、“无为”都不见了。所以佛告诉我们,心不能住世间法,也不能住出世间法。《金刚经》上说得很明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舍”就是放下。“法”是什么?“法”是佛法。佛所说的一切法,都不能放在心上,为什么?佛所说的一切法,是佛的善巧方便,诱导我们悟入真实,可别错会意思了,以为佛说的真有,那就错了。

2、

大乘教里佛常讲,“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妙有”是对没开悟的人说的,“真空”为什么说“不空”?它能现,虽然能现,它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所以你要真正见到,“有为法”、“无为法”是一不是二,这就对了。不能说“有为法”有,“无为法”无;也不能说“有为法”无,“无为法”有,不可以,那你完全错会了意思,你没有见到真相。真相是不能思议的境界,也就是我们讲无法想象的境界,“唯证方知”。你要不证,言语讲不清楚,言语里头极其善巧是佛经,佛经要怎样才真实体会到?“离一切相,见一切法”,就这个道理。

3、

“无为法”你明白了、你清楚了,“有为”有生灭,阿赖耶的现象;“无为”,自性。但是自性能生、能现,阿赖耶只能变,把自性所生、所现的把它转变。自性所现的相是实报土,实报土有身相、有境界相,但是这些相没有生灭,“无为”,佛称它作“一真法界”,又叫它做“实报庄严土”。

“实报”就是“实相”。为什么说“实相”?对十法界来说,十法界的相是生灭的,“实报土”的相没有生灭的现象。它有,为什么会有?无中生有。自性无,自性没有相,常寂光,常寂光会现相,现极乐世界,现华藏世界,现一切诸佛“实报土”。什么人住在那里?法身菩萨,破无明见法身的菩萨,他们住在那里。无明没有破,没有见法身,这个相在他面前他也不认识,他也没有觉察,像我们现在一样,我们必须知道。佛说的一切刹土都在一念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话说得一点都不错。

心为什么会想?一念不觉。到法身菩萨,这“一念不觉”也没有了,真的入常寂光了,这是什么样的地位?“妙觉”位,“等觉”还做不到。“等觉”必须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我们常讲的“习气”,最后的习气,那一点点的习气断掉了,确实没习气了,归于常寂光了。常寂光才是究竟圆满,五眼圆明。

4、

“三因佛性”里头“了因佛性”,“了”是明了、所了。了了能不能说?同一个阶层的人他懂,不同阶层的人,他听了很难理解。所以佛为我们说法,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向上提升,提到最后,最后是真相。真相,确确实实像《心经》上所说的“无智亦无得”,这就是学佛为什么要放下。

不但所得的要放下,连能智也放下,为什么?智也不是真的,智是自性觉,自性本来就觉,是我们因为有智,佛说了一个智,我们就被这个智迷了。佛现在给我们讲真话,“无智亦无得”,“得”是得失。你在这世间,头一个得到的身,第二个得到的是智,身假的,智也不是真的。

《般若经》讲得透彻,“不见有为,不见无为”,这见到什么?见到真相了。“有为”,十法界,包括六道。“无为”,包括实报土,包括极乐世界。

5、

我们到极乐世界是干什么?不是成佛,是修行,因为我们在这个世间,在六道、在十法界,“有为”跟“无为”只是一个概念,实际上不得受用。到极乐世界,那是阿弥陀佛办的学校,我们去上学,阿弥陀佛是指导老师,他帮助我们放下。他帮助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看,一句阿弥陀佛,用它干什么?用它放下万缘。你就念这句阿弥陀佛,其他的都放下,容易,不念这句阿弥陀佛,统统放下难,很难。

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来代替,这个也是假的。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放下,就见到真的了,我们是换一个环境好修行,是这么个道理;而且把修行证果的时间大幅度的缩短了,本来是无量劫才能成就的,现在一生就把这个事情做到了,这是无比的殊胜。你不了解,不知道净土、不认识它;了解之后,你晓得它太殊胜了,那怎么能不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密宗里为什么要皈依上师三宝?

达真堪布:密宗里为什么要皈依上师三宝?

达真堪布:密宗里为什么要皈依上师三宝? 问:密宗里为什幺要皈依上师三宝?答:显教里也特别强调善知识。有一次阿难曾经跟佛说:“我才知道善知识的重要,修行的大部分成就都要靠善知识。”佛说:“不是大部分,...

家居阳台布局有什么禁忌 这5大禁忌不要犯 不然破财

家居阳台布局有什么禁忌 这5大禁忌不要犯 不然破财

阳台是家中重要的通风跟采光通口,在家居风水中地位重要,不单会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并且也会对财运,事业运有影响。因此将家居阳台风水布局好有助于运势,当然想要布局好阳台风水,那么就不能触犯家居阳台...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四节 种熬胡麻子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四节 种熬胡麻子

第二十四节 种熬胡麻子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译文把芝麻炒熟来种有一个人,吃了生芝麻,觉得不好吃。后来把它炒熟了,吃起来很...

素食者5大要点

素食者5大要点

减肥素食必不是盲目的吃素来塑身,我们都要知道素食者5大要点。1、素食过量也会胖不是说素食就可以敞开肚子随便吃,有些健康食物如果你过量摄入。也是会长胖的,例如瓜子、酸奶、杏仁等等。减肥和吃素其实没太大...

佛陀教你不生气:把心放回心窝里

佛陀教你不生气:把心放回心窝里

把心放回心窝里给自己的心增添价值,本来就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烦躁、愁苦、惊动、惧怕这些都是统统要扔弃的。活到老,学到老。不停地学习,就是给自己心增添价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这修身养性,可不是...

“难得糊涂”中蕴含哪些禅意?

“难得糊涂”中蕴含哪些禅意?

郑板桥书画作品据传,“难得糊涂”有多个版本流传。有一种是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县令时,看到“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