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广法师:观色如聚沫 禅七开示录(十一) 第五日 大堂开示
观色如聚沫
禅七开示录(十一)――第五日大堂开示
开示:性广法师
纪录整理:李素卿
时间:2006.07.27晚间
地点:佛教弘誓学院禅堂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晚安!
今天过得好吗?
我们今天又教了一个新的禅修功课,同学们可能会觉得疑惑,之前的都还不熟练,学习的状况也不是很理想,如果进度推得这么快,会不会追赶得既辛苦而又一事无成呢?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短短的七天时间,不要说是具足戒定慧三学,就单是三学的其中一项,时间都是不够的。以戒学为例,七天或许可以掌握它的基本要领,但若要深究细微,恐怕亦不能成办。再说从戒清净到心清净的「定学」,不要说四十业处(禅修所缘),纵然只是专修一个所缘,比如以「白遍处」为禅修所缘,要从欲界的散心,升至未到地定,进一步得到色界,乃至无色界的定境,一般根机的禅修者是不可能七天就修完的。至于要完成观慧的学程,亦是如此。所以,在这七天,我们能学些什么呢?又应该如何学习呢?如果单以一个禅修所缘,学到它的顶点,再学另外一个;依三学依次升进,在禅修中,先得根本定──四禅,再进修观慧。则七天,大多数的同学顶多就只知道一个安般念喽!
然而,要完整的掌握佛法精髓,必须透过整体,全面的学习。就像依图认路,摊开地图时,最好先确认东西南北的大方向,对粗略的轮廓有基本认识,之后再慢慢由粗至细的了解,则细节就会越来越清楚。再做一个比喻,就像照相时透过视窗调焦距一样,尚未调准焦距的影像虽然很模糊,但依然可以约略看到影像的大概,当焦距越调清楚,最后终于看清楚了整体形相。这样的学习,是兼顾全体与细节的方法。我们带领同学修行,不会只教孤立的、单一的禅修技巧,而会把整体佛法的精髓都融入其中,这样的学习原理,比较像透过相机的视窗看影像,而不是透过显微镜放大局部范围,以致有「见树不见林」的局限。
所以,禅修期间,我们会教几个重要的禅修功课,虽然大家只是浅尝即止,但却能藉此掌握全体佛法精髓,对戒定慧三学,重要的法义和禅修的所缘与技巧,有正确的认知;就像摊开地图,先让大家认清大目标,虽然每一个区块都很模糊,但是最重要的是能掌握整体的轮廓。
反之,如果因为学生实际的进度慢,在七天中就只教一个禅修所缘,则出禅堂以后,同学最了解的可能只是五盖,而不可能学习到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也不会知道定与慧的区别。果真如此,则出了禅堂后的修道生活怎么办呢?不是更迷惑,更辛苦吗!所以,虽然只是浅尝即止,在这七天中,我们安排了依次增上的禅观次第与内容,引领大家完整学习戒定慧三学。
再者,也请各位不要妄自菲薄,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有些同学会跑来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修得到!」我提醒:「现在你的念力与定力,已经比初入堂时进步多了。」你们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须知,培养一天的定力,就有一天的进步和受用,何况我们现在已经修行五天了。当初开始修安般念的时候,多数人是模糊一片的,可是现在很多同学会问我说:「师父,我回去可不可以修安般念,因为现在安般念好清楚喔!」其实,不是安般念的所缘清楚,四界的所缘不清楚,而是因为经过这几天的禅修,大家的定力已经进步了,才会觉得安般念清楚。你以为四界分别观比安般念不清楚吗?其实,你们用觉观四大的定力跟念住于安般念的定力是一样的,只是换一个禅修所缘而已。
为什么觉得安般念清楚?因为它比较单纯,就只是在人中部位感知鼻息的触觉。可是,许多人会有这样的经验:当要求同学把注意力放在人中的部位时,你们觉知全身有许多觉受在吸引你,干扰你对鼻息的专注,于是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被强烈觉受的部位所吸引。于是我说:「好!现在换成四界分别观,让你们把身体的觉受看个够。」但是,真的要你们只是观察四界,不注意安般念,你们又观不到身体的四界了。经过几次来回折腾,大部份同学就会死心踏地的修安般念了。不过这不是重点,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要你们明了定与慧的差别。
四界分别观的特色
讲解之前,先跟各位说明,你们现在所学的「四界分别观」的方法,是经过拆解而利于初学的方法。经典中对于四界修法的记载,不一定这样进行,它有时会教导直接观察地、水、火、风的四种特性。
接着,解说「四界分别观」禅修所缘的特色,以及教学的原因。「界」有「要素」之意,用以作分类范畴的称谓。「四界」,是地、水、火、风,这是物质的四种特性,因是一切物质共有的特性,故又称「四大」,「大」者,遍一切处之意。
第一、此一法门具有「普遍性」的特色。
「普遍」是指它是所有人类普遍都有的身心现象。无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无论是佛教的任何宗派,有谁能反对它,说他的身体没有「四界」的种种觉受、特性?无论有情、无情都有四界,它是遍一切而存在的,(有情与无情的区别,是在于情识功能的有无,而色身物质的四界是一样的。)分别、观察四界──「四界分别观」的禅修方法,超越所有文化、宗教、宗派、种族、性别;在座各位过去也许修学不同的法门,但是对于安般念、受念处与四界分别观这几个禅修所缘,不应该排斥,因为它并没有要我们改变崇拜或信仰的对象,而只是觉知、观察色身的鼻息、觉受与四界而已,不会让我们产生改变信仰对象与否的困扰与迷惑,这些禅修所缘的「普遍性」特质,也正是佛陀根本教法的殊胜之处。
从大家入堂到现在,我们所学习的安般念、受念处与四界分别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普遍性」。佛陀在《阿含经》中所教导的法门,大都具有普遍的特性。脑筋动得快的同学也许会问:「《阿含经》的『六念法门』中,不是有佛随念?」其实,「六念法门」中忆念三宝的法门,并不是徒然地祈求佛陀保佑、三宝护持,如果不了解三宝的内容,佛、法、僧所以值得尊敬之处,那就徒有对三宝的忆念,并不能增长正信。依经上说:「念佛」是忆念佛的十个德号。这些名号,从多方面表示了佛的功德。如「如来」,是正法──真理的体现者,如实的宣说者。「应供」(阿罗汉)是彻断一切烦恼,值得尊敬供养者。「等正觉」是正确而普遍的觉悟者。「忆念佛陀」,在念念正知中,如此的「顾名思义」,从忆念佛的名号而忆念佛的功德,乃至进一步礼敬、学习圣者的慈悲、智慧,和效法祂伟大的利生事行,见贤思齐,以迈向庄严的「成佛之道」。
第二、调理情绪的功能。
我们一但生起情绪,色身的觉受一定会伴随而起,因此,如果能够觉知身受种种四界的特性,当它们出现时就可以加以辨别,同时回溯到心念情绪的内容。而且,如果能够熟练地辨识全身的四界十二相,当觉知身体的四大失调时,也可以在不增长贪心、瞋心的前提下,透过四大的平衡来调整身体的不适。所以,不管你们以后会不会继续用「四界分别观」来禅修,都有必要了解色身的四大相。当然,进入观慧的学程,也就是观察究竟色法时,就非得修四界分别观不可。
禅修者必须先能分别色法,进而分别、辨识名法,才能完成照见名色为因缘所生法,无常、变异、无我的慧观之学,因此「四界分别观」是「身念处」的所缘之一,是进修受念处的基础。「受」包括苦受、乐受、不苦不乐(舍)受。一个长期禅修而有定力的人,身体的强烈苦受和乐受比较少,常出现的是中性的舍受,这时的身受常是轻微的。「受」是名法,我们是依身触而观受,当心念作意观察,意门作意寻思,与身根触知而俱转,才得知种种受的内容。
「四界分别观」属于四念处中的身念处,就修行的次第而言,「身」比「受」粗显,「受」比「心」粗显,「心」又比「法」粗显。从修行的依次升进而言,从粗显进观至微细,符合于初学到进阶的学程。请用自己的经验来印证,当我们在行止动作中,「受」比「身」(的姿式,乃至于鼻息)是不是比较不容易观得到?修行的进程是由粗而细,一步步升进的。以观无常为例,可以从观察身体姿势的变化来得知无常之理,我们从早上到现在,身体姿势发生了许多变化,初学者藉此观无常,虽然很粗显,但还就是依亲身体验,印证无常之法。当定力慢慢增强,无论是进而观察色法在细微变化,待依定力而起的甚深观慧力生起,再进一步观察心法、名法的瞬息、剎那变化。无论是初学还是久参,无论观粗显还是细微,都在无常、无我的正法观照中,不会偏离正道;只有远离因缘所生、即生即灭的真实法的如实观察,才会生起种种神我见、恒常见的偏执。
我人的心与身,精神与物质是相互交感的,心念生起种种,色身也会相应生起种种微细色聚,以数目而论,一个心念生起,有数万个色聚相应生起。以恶心所为例,当生起恶心念时,身体会相应产生几万个色聚,若恶心念持续增长,色聚增生的数目就会累积几百、几千万。修过四界分别观的人就会经验到恶心所生起的可怕,有些学员会跑来跟我说:「师父,真的不能生气,我才动一个念头,全身就遍满粗糙色!」所以他们不敢生气,不敢动恶念。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粗糙相和疾病都是恶心所造成的,因为有时候是食物和外在环境所致。色法及其四大相的生起与内容,除了心念,还有其它外在原因,不可将其完全归咎于心念所生,否则就是唯心论的谬误。当然,禅修者会重视的是心所生色,也就是善恶心念所增长的种种色。
在禅修时,四大的轻安相现,令人觉得欢喜;四大的粗糙相现,令人瞋恼厌恶。由此可见,若要觉察心念,调理情绪,除了观受以外,四大的粗糙相也是一个很好的指标。例如,平时与人互动,遇到暴燥易瞋之人,我们会说:「这个人正在火大!」没错,瞋念会引生火大增盛!各位都有生气的经验,生气时身体常觉热恼。不过,身热不一定是因为生气,只是生气容易引生火大增盛,请不要错误的反向推理。再者,有时候同学禅坐,坐得弯腰驼背,我们会说:「哇!这个人『消风』了!」这样说也对,因为此时「风大」的支撑相微弱了。如果是身体的宿疾所引起,就不能多所责怪,但有时候是因为禅修者心念的放逸、懈怠所引生的「消风」,这种因恶心念所起的色法反应,就应该以精进的善心念来对治。所以,我们常常提醒同学提起精进力,因为心念越精进,就会坐得越端正。四大的轻软相、支撑相透过禅定力的培育,会使人越坐越轻松;反之,越懈怠放逸,四大的粗糙相、萎靡相也会相应而起,乃至把你拖垮。
总之,情绪是心法,而心法生灭的速度比色法快,若要了解情绪的状态,觉察色法比觉察心念来得容易,而这也是我们特别推荐四界分别观的原因之二。
第三、四界分别观的观察,是趋向胜义的如实观察。
依色身的四界修观,破密集而观至究竟色,进而观察它的心色相资,名色依缘,缘生缘灭,剎那生灭,这是真正能够破我见,证涅槃的「真实作意」、「胜义观」,它与依于禅定而修的「胜解作意」或「假想观」的进路不同。
四界分别观的观慧方法,是先观察四大的十二相──十二个特性,等定力增强,再进一步观察微细的色聚,破密集。这时,终于以实修的体验,觉证一切诸法不过是心色相依的依缘生灭,即生即灭而已,其间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等,因我执我见而生起的种种假相。如四界分别观,只有取生灭的真实法来观察,才是如实的观察,正法的观察,也才能照见诸法实相──真实的相状。而依定力起修的「胜解作意」则是不同进路。它先取一个境相,如白骨或佛的形像,于心中久久忆念,等到定力加深,所取的影像因定力加深而出现,此时所取的影像在定心中了了分明地呈现,称为「定中影像相」。比如修「白遍」,即先取一定范围的白色作为专注的对象,当定力加深,此白色会在定心中清楚地显现,这时可以进一步作意令其扩大,当定心稳定而持续地增强,白色会依心力之所及,遍满而无不至,乃至定心中见到白色流光,遍满无际。这种修行的进路是禅定之路,纵然取佛相为所缘而于定中见佛,取光明为所缘而于定中现见光明遍照,仍然是定学的成就,仍然是「取相假想」的「假想观」。因为无论见光见佛,仍是心意自我构作的内容,与变异不居的真实世界无关,也与「如实正观世间集,不起无见、断见;如实正观世间灭,不起有见、常见」的正法观慧之学无关。如果一直停留在有定无慧的阶段而不改途易辙,有时会越修越执着,我见会越来越强固,因为他会错觉「心想事成」,我心遍满虚空界,恒时常时地存在,永远无变异。这种因为甚深定境所引生的强固执见,是不容易以理论来说服的,许多修持「假想观」的禅修者,我执我见如高山,牢固不可破,这不是没修行,正是远离正法的错误修行所产生的过失。
第四、藉此体会「闻思修」三慧依次进修的精神。
平常我们读经典,读到四大时,只是用背诵和想象的方式理解它,根本不知道它的特相、性质、现起和作用为何。因为没有亲身观察和印证,因此,虽然嘴巴念诵着「四大无常」,心里其实忍不住疑惑:「真的是这样吗?应该是恒常吧!怎么会是无常呢?」所以,为了避免不切实际地胡思乱想,我们希望透过实际的修持,让大家了解法义所陈述的各种修行特性和要领。比如说,在经论中说「禅定」的特性「心一境性」,即:选择一个所缘,无分别地(不分别自相,不分别共相)安住于所缘,久久练习,心就慢慢安静,专注于一境了。各位不妨回忆一下,在禅修的前几天,我们依安般念──鼻息为心念专注的所缘,不移动──不移开注意力,不分别──不去区分息的冷、热,长、短(自相),不着意识别它是无常、空、无我(共相),一心一意专注于息而没有分别拣择,如此渐渐地入于心一境,只觉知息,不再觉知其它,这就是「心一境」──定的特性。
再者,云何为慧?慧是观察,论典中的定义是「拣择为性」。什么是「拣择」呢?以四界分别观为例,主要的功课就是,选定一个欲观察的相,然后在众多特相中,把所要观察的那一个相辨识、观察出来;而且,除了它以外,其他任何的相,都不予理会。《阿含经》中记载佛陀教导佛弟子觉观诸界,他要我们在观察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时,就好像「屠夫杀牛剥皮」一样,当把牛切割肢解之后,将只见到许多肉块分别地摆开来,当只是看着一块块肢解分散开来的牛肉,我们将不再生起一只全牛的意想,。
这个例子虽然写实,但说起来有一点血腥,我们换经典中另一个豆子的比喻好了:
就好像一堆豆子,其中有红豆、花豆、绿豆、黑豆、黄豆,所谓的「禅定」,就是以这一堆豆子为所缘,清楚而完整地见到一堆豆子,而不去分别豆子的种类;所谓的「观慧」,就是清楚的看到不同种类、颜色的豆子,然后毫不错乱地把它们辨识、挑拣出来。在修四界分别观时,色身中的硬、粗、重、软、滑、轻(地大相),推动、支撑(风大相),流动、粘结(水大相),以及冷与热(火大相),就像豆堆里面不同颜色的豆子一样,我们透过移动观察的方法,将它们逐一地拣择、分别、辨识出来,达到清楚认知每一种特性的觉知与了解。
唯有透过这样的实际操作,我们所阅读的经文内容才能化为活灵活现的具体经验,而不再只是生冷、硬涩与抽象的文字概念而已。有些禅修者无法切实掌握四大的观察方法,比如说,有的同学会跑过来告诉我:「师父,什么是粘?是不是像年糕那么粘?」我要他留意不可以被文字的定义所障碍,也不要幻想,要实际地去觉知「粘」的觉受。听完提醒后,他立刻又问:「是不是像强力胶那么粘?」。真是杂缠不清,把我弄得啼笑皆非。由此可见,这位同学不是实际去观察、觉知、经验,而是将心思用在想象文句的意义。有些人为什么读不懂佛书,因为佛书的文字有时是在描述、表征一种境界,一种觉受或状态,这是经验与印证的对象,不是依文意想的对象,如果只是执溺于文字表面,当然会读不懂。可以用一个譬喻:要知道茶的滋味,是以味觉、嗅觉去品尝,而不是透过读一堆描述茶的滋味的文字去了解。
佛法不是拿来背诵的,而是亲身去观察、体证的,佛陀常常提醒弟子们要「如实知见」。在《阿含经》中,佛陀和弟子间的对答都很简短,但却饶富意味。例如:比丘来问佛说:「为什么会是『无我』呢?」佛陀回答道:「应如实正观!我问你,色是无常吗?」如果这位比丘不是用想的,而是用观的,他一定会以禅观中见色无常、变化的亲身经验回答佛陀说:「无常!」接着,佛陀再问道:「无常是苦否?」比丘回答道:「苦!」佛陀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则能从中见到我、我所吗?」比丘直截、明确地回答道:「否也!世尊!」这位比丘就这样在「如实观察」的正确方法下,被佛陀一路追问,随从粗显到细微地,一路逐一次第观察,终于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不光只是听闻与背诵,而是「自知自作证」的亲证境界,对于无常无我,缘生无自性的法性就能断疑生信,坚定不疑。在此,我们对于四大十二相的学习,如理作意,如实观察。首先是听闻,接着思惟每一个相的特质,接着就开始实修,以亲身经验来印证法的特性。学佛法不单是听闻,也不止于思维、理解,还要有实修的体证;此中,闻、思、修、证的次第与过程,样样重要,缺一不可。
观察四大的要领
修习四界分别观,有一些重点需要提醒各位:
首先,注意闻法的品质。同学在禅修的过程中,要能够当场听闻,清楚记忆,按照提示,切实修持。比如,我们下午首次学习「四界分别观」的课程,进行的方式是宣说四界十二相的名目与实际演练各个相的特质,当提示重要的操练步骤与要领之后,就要同学开始实修。如果你们当时能切实演练,就能体会这些简要提示的意义与效用。
比如,提示:「循序渐进,依次观察」。「次序」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从明显到细微,尽量把四大观察清楚。又比如,提示:「如果没有连香禅修,坐香结束后,下一支香继续用功时,必须从上支香未观完的相与部位接续观察。」你们有没有照着做呀?其实,如果定力够强,是不必如此的,但我们担心初学者定力弱,无法在一支坐香的时间里完成各部位所有相观察,如果每次都从头开始,一支香只观到硬的特相,只停留在腹部就下座的话,到最后如果「硬」到不能动,那可不妙?幸好你们现在定力不强,否则一天观下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的提示:「下支香从下一个部位,下一个相接续观察」的提示是很重要的,不要对教法内容的提示充耳不闻,自以为是地瞎蒙,这样对自己是有伤害的。
在初步的闻思修中,每一个阶段的内容都不可能说得很详细,而且若教得详细,学员也不一定懂,因为有些知见与法义,是要经过一次次反复的练习,长时间的蕴酿与体会,实际情境的堪验与印证之后,才能有全盘的认识与深切的掌握。关于一一禅修法门更详细的讲解,是安排在晚间大堂开示的时间进行,而在实修的时段里,我们的提示,对大家已经足够应用,只是看有没有确实遵行,不要胡思乱想。
第二,如实知见──观察真实法的相状。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增添自己的想象力。有一次禅修中的学员小参,我问:「你怎么观热?」学员回答说:「师父!我想到火山爆发的炎浆,炽红的,灼热的热气。」我回答:「真是万幸啊!幸好你的定力太差,否则身体真的会烧起来喔!你这是在做什么?是要你观察、觉知自己身体的热,不是去想象热,也不是观察想象中的热!」很可爱,很好笑,是吧!你们有些人就是这样,努力的想象:「热!热!热!像火炉中的火那么热!」然后,我再问:「你怎么观冷呢?」他回答说:「是不是像南极的冰山那么冷?」有时候想想,和禅修者相处,还真有趣!
言归正传,请注意:观察自己色身的实际状况──真实法,冷的程度多少,就观多少的冷;热的程度是多少,就观察实际的热度。心念作意专注于观察,火大的热相就愈明显,此中需注意的是,实观的「明显」与想象的「增盛」是不一样的,当然,初学者调心不易,总是实观与想象混杂着,只要注意不要像前面的例子一般,离开现实太远,夸张的想象就可以了。所以不是用思维去了解四大名言的概念,而是用身触的觉知去观察,不是乱想,也不是幻觉。
第三,于所有相,平等观察。即无论是轻软的相或粗糙的相,都要平等观察,不能因为它会引生苦受或乐受,就有所偏爱或偏废。有的同学听说轻软相比较好,就只观软、滑、轻,不观硬、粗、重,我会警告他:如果再继续这样观下去,到后来全身瘫软,走不动,这就麻烦了。总而言之,幸好大家的定力很差,否则不知修持的正确要领,乱想一气,胡修一通,错误心态与方法的「心想事成」,结果就麻烦了。用这种方式提醒,大家学得比较轻松而有趣,但重要的是领受其中蕴涵的修行重点,精准地掌握它。
从这里也可以体会,经典中提到的神变能力与境界并不是神话,也不是幻想,一个精通法相特性,娴熟其中的操作技巧,又善于调心入深定的修行者,都能够具备种种的神变力与通达力。如阿难尊者在世间的度化因缘已尽,将入涅槃时,恒河两岸聚集多***队与人众,争着想供养他的舍利,他很慈悲,就以神通力升到恒河上空,此时上身出水、下身出火,下身出水、上身出火,更以风奋迅三昧入涅槃,这时全身散成舍利,洒在恒河两岸,以满众生的愿。
在经典中佛陀与圣弟子所显现的神变境界,都不是骗人的神话,大家开始修学四大,虽然只是初学,就已经有少许的亲证经验,原来,透过心念的专注力,确实能够引起四大的增盛相。如果定力够强,又能精通四大的操作技巧,当刻意增强色身的温度时,的确会燃烧起来,西游记里提到孙悟空曾引发「三昧真火」,这个观念当然是脱胎于佛经,不要把它只当作吸引小孩的神话。所以,如果想在自己往生时省点柴火钱,现在就可以认真的修四大,以后死了自己烧,省却别人料理的麻烦!当然,前提是禅定力一定要够强。
还有一个典故,在《清净道论》中也曾记载:有一个夜叉想要试试某一僧团中出家人的定力有多深,打算当僧众托钵回来时,从空中拿一个大铁杵去敲他们的头。僧团中有人以他心通得知此事,大家就推派僧团中定力最强的长老走在最前面,在排队鱼贯回僧院的时候,那个夜叉果然在空中拿起大铁杵往第一个僧人头顶敲下。这时长老以定力增盛四大相,化为一座山去承挡夜叉的大槌,化解了危机,也慑服了夜叉。这些事迹看起来宛如神话,但它是真实的,虽然我们还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可以从四大相的原理,与实际的修行体验中,推衍出它的原理。
慢说神妙莫测的甚深神变境界,禅修的初学者有时也会体验到禅定的少许轻安境界,比如在静坐中,坐着坐着,或在经行中,走着走着,慢慢地的感觉到身体轻飘飘,乃至于好像要飞起来。这是因定力增强而有的四大轻安的增盛相,如果不知平衡,或不知操作,有些人因定力而升起,却因惊慌而摔下,这时若知道四大趋衡而平稳的修法,就不会有这些现象发生。若不知这些原理,有些人会惊惶失措,有些人会故弄虚玄,有些人会沉溺其中,都不得正道,也远离了佛法观慧之学的目的。
总而言之,初学者最重要的就是先知道四大的各个相状,然后透过禅观,依照次第,循序渐进的觉知与观察。在整个禅修的过程中,都要耐心依序作观,每一个部位都不能忽略,也不能专门拣择一些会生起乐受的相,比如轻软相,而刻意避开一些会引发苦受的相,比如粗糙相,而不加以观察。须知,不是轻软相是好的,粗糙相是不好的,因为没有地大的硬相,物质不能固定、成形!所以,应该依序观察:硬、粗、重相观完之后,接着观察软、滑、轻相,如此,让地界相趋于平衡;如是,火界的热和冷,风界的支撑和推动,水界的流动和粘结,亦复如是。当然,从对治而言,如果两两相对中的某一个特相过于增盛,可以多观察,着意于它相对特质的相来平衡它。例如:当水界的流动性质过强时,可以多注意粘相;当风界的推动力过强时,可以多注意支撑相。
第四,觉知四界十二相的实际程度,不要刻意以想象力增盛之。
有些同学会问:「到底要观到多热?冷要观到多冷?」对此,刚刚已经举过例子,首先,不要刻意想象温度的高低。其次,火界的热相观完之后,冷相要怎么观?答案很简单:当作意专注于冷时,会感觉体温降下,那个就是,不要怀疑!因为心怀犹豫,疑盖容易现起,五盖现定力会退失,反而越观越乱,越模糊。此外,有些同学怕自己观不好,会用力作意,以至于观到全身起鸡皮疙瘩,冷得发抖;这是不必要的。另外,也有些同学观察「推动」的时候,因为不知如何节制意念,量力而为,结果心力使用过度,差一点摔出坐位。这些都是初学者不会调心所致,我们就先从建立正确观念开始,就像学开车,初练踩油门,一下子轻,一下子重,也要等练习多次后才能熟练。只是禅修所得的能力与境界,一般人因无知而视为神秘或妄言,才会迷信神通,受人诳惑,或迷于不信,划地自限。
心念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为了确保禅修者的身心平衡,请大家轻松的观察就好。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任何一个部位都不能忽略,切记循序渐进的观察;在所选择的部位,轻轻移动观察,速度不要太快,否则十二相观不清楚;也不要太慢,否则易生昏沉,也阻碍了修行的兴趣。
第五,远离贪瞋痴,对所有觉受平等持心。对于容易引生苦受的相,觉知它,不以瞋心与之相应;对于易生乐受的相,觉知它,注意不要起贪心;不苦不乐的相,心念容易轻忽或不耐烦,留心不让昏沉厌倦,无兴趣的懈怠心生起。还有一种情况也要留意:比如有时我们依照顺序,在某个部位观察「轻」,观察不到,但其他部位却有明显的「轻相」显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时,绝不能跑到其他部位去观察「轻相」,第一个原因是,明显的相不能增强定力,应该观察轻微的相;第二个原因是,常常如此做,会导致四界的不平衡;第三个原因是,有时我们只是依稀仿佛觉得它清楚,等到真的移到那个部位去观察,它却消失了,这是因为念力不够,才会觉得一下子有,一下子没有。我们应该无论轻微还是明显,都平心等量齐观,藉此修练定力与耐烦心,这也是增长定力的正确方法,等到定力进步时,就可以轻易地在全身辨识出四界十二相。所以,对于模糊不清的部位,请大家一定要耐住性子,慢慢的观察,去觉知,不心存躐等与侥幸。
注意:粗糙明显的相不能培养定力。比如说,以感冒发烧的体温来观察火界的热,就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一般人的觉知力,也可以轻易判断现在正在发烧,这哪里需要在禅修中花时间观察。反而是微细的相,觉受模糊的部位,才值得多花一点时间和耐性去观察,这也才是增强定力的禅修所缘。
切记:在修行的道路上,「耐心」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善德。
第六,不要刻意追逐感官的享乐与色身的舒适。透过四大的平衡,可以调整身体失调的状况,但是我们不强调禅修可以治病,否则等到大家念力增强,平衡的诀窍抓住了,以后一碰到身体不舒服,老是要来这么两下子,让自己通体舒畅,完全不去观照、体会色身无常变化,苦空无我的正理。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和长养贪、瞋的习性,纵然能得甚深禅定,终究是漂离于佛陀教导的正道之外。所以,自始至终,都要以平稳专注的心,平等舍的心,循序渐进观察遍身的四大,不仅轻软细微的要观察,粗糙硬重的也要观察,观察后即放下,既不贪着,也不生瞋。
总而言之,能够依照以上要领修持四界分别观,正念、正定力就会慢慢的培养起来,不但四大自然平衡,而且色身也会因心念的净善而起轻安相,这是修四界分别观的附加值,但绝不是最终的目的。
用四界分别观化解修安般念产生的障碍
四界十二相是真实法,真实法是因缘生法,即生即灭,剎那生灭,以真实法为禅修所缘,在定境方面,最高能到达欲界的未到地定,不能升入色界、无色界定。因此,就禅定的层次而言,此次禅修所教导的所缘中,最高的是「安般念」,它可以到四禅。
「安般念」虽然有种种的优点,能达到的定境也很理想,但是根据我们和同学一起修行的经验,也发现有些人因为操作不当或个性使然,修安般念出现了障碍。例如:有些人会受贪欲和瞋恚的牵引,不自觉的想要控制呼吸,产生了气促或胸闷的现象;还有,在禅修中因为专注,自然会出现顶门的重触相,这在《瑜伽师地论》中有记载,这是因为定力加深而起的身受,原本是好事,可是安般念所缘的部位──人中的鼻息离顶门太近,致使有些人在触相生起时,会去缘虑、观察它,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虽然我们一再提醒不要理会,但是有些学员根本做不到,他们会不断地被吸引,转移注意点,如此久而久之,因意念而起的色聚不断地在顶门附近聚集,越积越多,会造成一专心就头痛、头重的现象。一、两次还没关系,时间一久,它就会挥之不去,好像无时无刻都戴着一个头箍,像孙悟空被念着紧箍咒一般的难受,非常不舒服。碰到这些状况而导致出现了修持安般念的障碍时,可以换禅修所缘来平衡四大,一般而言,受念处的效果不及四界分别观。
如前所述,四界十二相是实法,它不以定心做假想观来增盛所缘相,它的定力只在欲界,无法上色界禅,尽管如此,却是一个迈向解脱的禅修所缘:先学习分别色法,再辨识名法,最后彻见心色相资,名色互倚的无常无我法。佛弟子想要破除我见,知见因缘生灭,这个所缘是禅修的必经之路。有些人不修安般念,直接从四大入手,因此,禅修所缘虽然多,却不是每一种都需要修,而四界分别观则是必修的课程,因为它是进观色法、名法的基础。
当然,有些被十二相搅得糊涂的同学会问:「可不可以先修安般念,等到定力好一点,再来观四大?」当然可以!如果以安般念修到四禅,再来观察四大,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辛苦了,只是未必每个人都需要修安般念。不过,在禅修期间,大家要跟着课程走,反正大家的定力都很弱,不管修哪一个所缘,都一样不清楚,都还没有到欲界未到地定的定力,绝对不会有定力退失的问题,请不用担心。
浅谈修定的原理
接着要简略地说明修定的原理。
藉以修学禅定的所缘很多,在《清净道论》中就整理了四十个业处,因此,如果没有定力,则取任何一个所缘都要从头修起;反之,如果有定力,则从一个所缘换到另一个所缘,依然是以同等的定力来修持。我们可以用驾驶汽车为例:如果会开车,则同样级别的汽车,不管是哪一种款式、厂牌、颜色的汽车都会开,绝不可能只会开停在外面的那一辆红色的1600c.c.的Toyota汽车,换了一辆同款式的白色车就不会开了。果真是如此,那不是太奇怪了吗?所以,不用害怕更换禅修所缘,只有外行人才会说:「师父一叫我换成四界分别观,我的定力都退失了!」。
初换禅修所缘,会因根性不同与初时接触,而有稍微不顺畅的情形发生,但是不要多久时间,马上就可以上手了,绝不可能修某个所缘可以达到四禅,换了另一个所缘,却到不了初禅。同理,一个因念阿弥陀佛而得念佛三昧的人,绝不可能因为换念观世音菩萨,就无法得到三昧。曾经听过有人如此说:「我念阿弥陀佛已成习惯,每次改念观世音菩萨或其它圣号,都会不知不觉回到阿弥陀佛,我跟阿弥陀佛好有缘喔!」其实这不是他跟阿弥陀佛有缘,而是散乱或掉举盖现前,根本尚未成就三昧力!知道吗?就好像你们修安般念一段时间,现在换修四大,却常常不知不觉回到安般念,然后说自己跟安般念比较有缘一样,这是不了解修行的原理所致。若有这种情状,绝对可以断定他的定力尚未成就。因此,各位应该时刻检省:当修什么所缘,就应该能久久任持于斯而不散动忘失,而且,一定是只有这个,而没有其他,这才是修定。
在现阶段,当你们在禅堂外行动或用餐时,我时常提醒你们把注意力放在安般念上,有的同学会跑来告诉我:「师父!把注意放在鼻息,很难走路,很难吃饭耶!」这样的经验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只专注于安般念──得心一境,就无法做其他事情,只不过你们的定力太差,所以在修安般念时还走得了路,吃得下饭。当了解这个原理后,会不会觉得我在捉弄你们,让你们吃不了饭,走不了路?我绝无此意!之所以这样要求,用意是提醒各位:一个禅修者从初学开始逐渐培养定力时,不仅要任持自己的禅修所缘,也要时常忆念它,熟悉它。当然,心念一时只能缘虑一个所缘,你们之所以觉得一心可以二用,吃饭与观安般念可以同时发生,那是因为心念太粗,捕捉、观察不到讯息万变的心念内容,才会错觉它们可以「同时」运作,等你们定力更好,有能力观得更清楚仔细之后,就会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希望你们都可以亲自去觉观法的真实相状。
再以观佛像为例:取一尊佛像的形相做为禅修的所缘,当修定成就时,在定心中出现的应该要是这尊佛像的形相,它了了分明,犹如张眼目视,而且就是取相所观的那一尊。如果出现的是观世音菩萨,那就要留意了,绝不要以之充数:「阿弥陀佛没来,旁边的那一尊来也没关系。」修定的正确观念是:取什么相来观,在定心中就应出现什么相。不同的所缘,会呈现不同的禅相,安般念有安般念的禅相,四大有四大的禅相,观佛像有观佛像的禅相,在定中就应该出现它的影像相,就像亲眼所见一样清楚明晰,千万不可囫囵吞枣地,不管任何影像都照单全收。观这尊佛相,定中就现这尊相;观菩萨像,那尊菩萨的影像就在定心中出现;如果你取的相是袈裟折一痕,定中出现的相也要折一痕,否则便是幻相。
修到心一境的定成就,所缘境已了了分明,但这还不是观慧,必须转为观察所缘的自相与共相,见无常,知缘起,破我执,才是佛法的无漏慧证。倘若没有顺着观慧的路走,再深的定境都和解脱无关,甚至我执会更强固,这一点请大家留意。
我们生命中的名色业流,变化、生灭得非常迅速,眼、耳、鼻、舌、身、意触对色、声、香、味、触、法,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它们即生即灭,犹如瀑流。惟有在最深细的禅定中,才能见到一个心念对一个所缘,然后迅即灭去,另一对又即顷灭去。一般的凡夫心识,要在行住坐卧的见闻觉知见名色法的缘生缘灭,根本不可能。既然观察的是即生即灭的真实法,心念就不可能维持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不变异的相上,这也是为何观慧不能得心一境的原因。以名色的究竟法为所缘的观慧,因为所缘的特性,心念自然可能长期停留在一个不变的状态,要维持相的不变化、不生灭,须作假想观,这也就是修定不修慧,我执会越来越牢固不可破的主要原因。当然,定力也是依于因缘而有进有退,不可能永恒不变,只是定力较强者,将维持几万年的定力,错觉为「永远」,才产生了常见与伴随而起的我见。
结语
经典上为什么常说「自知自作证」呢?简而言之,因为如实正观,所以所照见的一切,就会与佛陀所说的法不谋而合,而从正观中所流露出来的话语,必然将正确无误!
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学与解说,相信你们已有能力区分什么是定?什么是慧?而对禅修的原理也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今后如果再碰到一些像似法的谬说,就可以清楚分辨,不再迷惑。
今天教导的是观慧的第一步,也是迈向正觉解脱的起始点,请各位掌握循序渐进不快不慢次第观察跨越概念平衡诸界不起疑盖念住所缘,以及遍身等观这几个修学「四界分别观」的要领。此外,名言(例如:轻,重)可以帮助我们忆念所要观察的法,当心中诵念时,立刻生起坚强的作意心,在观察的部位稍作停留,然后移动观察,所要观察的相状就会一个一个出现,当能够如此观察时,必须再次生起精进力,因为有时候所缘会变得模糊。倘若精进力够,择法的能力强,我们的心就会因诸相清晰而生喜悦。接着,欢喜心会令我们身心轻安,于是正念、正定力也会依次随之生起;之后,再对所观察的诸相保持平等舍的心境。以上,我们简单说明修「四界分别观」,依次生起七觉支的过程。
好啦!各位辛苦一天了!经过几天的禅修,大家的心情已渐趋于平静,所需的睡眠也会慢慢减少。但是如果睡不着觉,也不要起来静坐或做其他事情,因为初学者色身调整的速度还跟不上心念调整的速度,更何况白天已经撑了八支香,晚上一定要平躺下来,舒缓某些部位所积累的较粗糙浊重的色聚,让色身休息。现阶段倘若勉强加香用功,连晚上都不休息,到最后一定会累倒。以前我没经验时,这种事情都曾经做过,所以你们就不用重蹈覆辙了。
躺着睡不着,没关系,千万不要焦虑,也不用担心隔天会昏沉,只要躺在那里轻松地观察四大即可,心念不要太专注,太专注会更睡不着。禅修期间所安排的用功和休息时间对你们是适合的,自己没经验不要随意增减,好好地护念自己的身心,让修行细水长流,平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