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他本来是好人,一时迷惑

1 《金刚经》上讲“我相、我见”,这是一切恶业的大根大本,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自私自利。你们想想看,哪个人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就不是人,真的不是人,他是佛菩萨,他是菩萨,他不是人。

2 有自私自利的,就是人,六道里头的人;没有自私自利的,他就是菩萨。我们要转凡成圣,就是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过来,念念利益一切众生,不要想自己利益,念念利益一切众生,你就转凡成圣。

3 凡圣,实在讲是一念之差。凡夫看到别人都不好,只有自己好;菩萨看到一切众生个个都好,没有一个不好。看到恶鬼也好,看到毒蛇猛兽也好,看到地狱众生也好,他统统都好,那是菩萨。我们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满意,这是凡夫。

4 菩萨看到一切众生都好,为什么都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凡夫不知道佛性,凡夫着重外表,那是“相”,那个相好、相不好,他着相,他起分别执着。

5 佛菩萨不着相,他看你的佛性;佛性是平等的,佛性是圆满的,一切众生的佛性跟诸佛如来的佛性是一不是二,所以佛菩萨的心平等。众生的心不平,不平是因为着相才不平,见性就平等了。

6 由此可知,佛家的修学,不论是哪个宗派,最终极的目标都是明心见性。我们要想自己修行早一天达到明心见性,首先要学会不讥他过,要学会看到人人都可爱,看到人人都是好人。

7 人为什么会造恶?迷惑,迷惑他就会造恶。他本来是好人,一时迷惑,就像喝醉酒,发酒疯,过一会就好了,酒醒后就好了。你要从这上去想,你就不会去责怪他。

8 他本来是好人,清醒过来就好了,这一生不能清醒,来生也许会清醒,你用这个态度看天下造作恶业的恶人,你就不会怪他,你自然就会原谅他。在我们现前的社会,这一个观念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也可以消除世间的劫难。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觉性的故事:大象的故事

佛教故事:觉性的故事:大象的故事

大象的故事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勇无比。但是岁月不饶人,年纪一大,却是开始衰弱不堪。一天它走到池塘边喝水时,不幸陷在泥中,脱困不得。旁边的人们,费了一番力气,也同样是奈何...

净土法门法语:心行不正就是六道

净土法门法语:心行不正就是六道

心要正,行就正。心是体,行是起用。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的行为,行为无量无边,总不出身、口、意这三业。心行不正就是六道,心行正了就超越世间,这个正的标准在这个地方;至少小乘...

佛教因果故事:明朝赵永贞戒淫行善,终后福无穷

佛教因果故事:明朝赵永贞戒淫行善,终后福无穷

赵永贞,明朝正德时代的人。少年时曾有一善相之人,见了他的面相,对他说:你很有善根,二十三岁时,如果去应乡试,必可中解元。假如能更勉励修善,后来的前程,实在无可限量。于是他二十三岁时去应考,但放榜后却...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人乘偈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人乘偈

人乘偈人类是人道,鬼神属鬼道;人道在阳世,鬼神处幽冥。阳世无鬼神,阴冥皆鬼神;鬼神低于人,不必拜鬼神。不迷信鬼神,不依赖鬼神;不拟做鬼神,不建鬼神祠。鬼神之依报,不需人供养;人在人世间,但求行人道。...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7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7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7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为了阐明「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这一句,我们用宋朝的陈希夷先生的「心相篇」,帮我们加深理...

快过年了,家养的猪被杀,当天晚上母亲哭了大半宿……

快过年了,家养的猪被杀,当天晚上母亲哭了大半宿……

“快过年了,你家买上肉了吗?”“买上了,今年的猪肉不算贵,15块钱一斤,我买了500块钱的。”“我昨天刚买的,村里刚杀出来的,买了300块钱的,我还买了个猪头。”……在我们农村老家,过了腊八就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