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因缘

前世因缘

一时,佛在舍卫城。每年有两大法会:夏三月安居法会和解制法会。安居时,比丘们有些住山洞,有些住山林,有些住尸陀林,各自精进修持。解制时,僧众中有不懂的可以请示世尊,有些有能说的也可以说等。解制後可以出游,外出化缘。

一次,解制後,一位新来不久的比丘,对舍卫城不太熟悉,头脑又不太灵活,他也手持锡杖,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了。时间临近下午,他仍没化到缘,见其他比丘都满钵而归,他有点著急,又不知去哪里化,就到处走。结果碰上了涅嘎沃,新来比丘觉得他肯定会告诉自己该去哪里化缘的。就上前询问:请问比丘,哪里可以化到缘?因我是新来的,请给我指点。这个性本不善的钨难陀听了就心生害意:这附近有一个施主,做任何事也不吉祥,对佛法也没信心,人格又不好,趁机捉弄他一次。於是,钨难陀就指点说:新来的比丘到某某施主家去能化到缘。他自己另去别处化满了一钵先溜走了。

这新来的比丘就按钨难陀的指点到了施主家门前,正赶上施主有事想出门,一出大门正巧看见有个比丘来化缘,顿时觉得很不吉祥:头光光的穿个黄袍,怎样看都不顺眼,讨厌死了。他越看越上火,忍不住上去一把抓住比丘,不分青红皂白用拳头石头将他暴打一顿,再把他摔在地上,摔得他头破血流,把锡杖折断,钵盂打破,法衣撕烂?这个比丘被打得落花流水,半死不活。比丘悲哀地想:化不到缘倒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尽快逃脱这意想不到的大难。三宝的加持,他遍体鳞伤地逃回了祗陀园。诸比丘见他仅拿个破钵狼狈不堪的样子,就问:怎么了?是不是遇上强盗了?他摇头不语。

时比丘众马上往佛前禀白事情的原委。佛慈悲地告诸比丘:以後,凡对客比丘示路,不能如此,一定要好好指点;若客比丘新来此处,不熟悉,最好不要让他去化缘,否则,将有诸多过患。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为何钨难陀今天特意欺骗加害这位新来比丘,使其遭此大违缘?愿为吾等演说其前後因缘。

世尊告曰:钨难陀不仅是今生欺骗他,以前也曾欺骗过他,且听他们的因缘:很早以前,一只乌龟在莲花池里安祥自在地游著,一个狡猾的狐狸来池边喝水,正巧看见了它,马上把它含在嘴里,乌龟非常害怕,告诉狐狸:『朋友,请不要吃我,我身体太小,只够您一口,不够您充腹,您如果不吃我,我告诉你一个比我身体大的动物,让您饱餐一顿。』狐狸听了乌龟的话,觉得有道理,就放下乌龟答应不吃它,但要它告诉大动物在哪里。

乌龟骗它说:『在某某地方的一个山洞里,有雪蛙八母子,您若去吃它们还是可以饱餐的。』实际上,山洞里是一个母狮子和两只乳狮子,母狮子的习性是对乳狮子刚生下的几个月内天天护持,一直不离开的。这个狐狸高兴地前往山洞,途中遇到另一只狐狸,就问它:『您好,哪里去呀?』它说:『刚才莲池中有一只乌龟,我想吃它,但它告诉我前面一个山洞里有八母子的雪蛙,故我要前去想饱餐一顿。』另外那个狐狸劝它:『千万别去山洞里,否则有很大的违缘。』它却自不量力地吹嘘道:『象我这样的狐狸力大无比,不管怎样,我都会如大象踩泥水一样应付过去的,今天我是一定要吃掉它们,你不要管我。』它兴致勃勃地来到山洞前,两个小狮子见来了个狐狸也很高兴,马上抓住它,一个吃耳朵一个吃尾巴, 慈悲的母狮子说:『不要吃它,放了它吧。』两个小狮子就把它放了,它成了没耳朵没尾巴的东西,赶忙往回逃。

往回走时又碰到了刚才那只狐狸,那只狐狸心里觉得蛮好笑的,就嘲弄它:『喂,朋友,你真是英雄唉!世上没有像你这样无耳无尾的狐狸,你很像大象踩泥水一样,到山洞里英勇搏斗,很了不起啊;狐狸自己也是深觉惭愧,对它说:『确实我很羞愧,很抱歉没听您的劝告。不过,情有可原的是那只乌龟骗我,我轻易相信了,去了山洞里没见到雪蛙却遇上了狮子,结果弄成这付样子。』诸比丘,当时的乌龟就是现在的钨难陀,当时的狐狸就是现在的这位新来的比丘。

所以,当时它也是乱指地方给狐狸,使它受到违缘,今生又是钨难陀给他乱指路,使他受到很大的违缘。这是前世的因缘。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想要知道如何挽回感情为何不试试秘术

想要知道如何挽回感情为何不试试秘术

为什么夫妻之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问题,有的夫妻相依为伴、白头偕老,有的夫妻分道扬镳。通过和合术能否化解矛盾,如何挽回感情让对方回心转意?可以试试道教的和合...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一、《心经》的形成《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用二百六十个字表达六百卷巨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核心理论--空论,所以受到佛教徒的普遍欢迎。《心经》应当是产生于...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当头一棒喝破三千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当头一棒喝破三千

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当头一棒喝破三千话说性空揩抹供桌发现白玉瓶中,果真有了净水柳枝,他往常听说,这就是妙善大师证果成佛之时,故不由他喜出望外,丢了手中抹布,撒腿往殿外就跑。恰好永莲摘了一束...

佛教故事:心如止水,才能彻底消除气根

佛教故事:心如止水,才能彻底消除气根

心如止水,才能彻底消除气根古时候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妇人...

贝母米粥化痰止咳 清热散结

贝母米粥化痰止咳 清热散结

原料: 贝 粳米 冰糖适量 做法: 将贝母去心研末,先用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煮至米开汤末稠时,取贝母粉10克,调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视粥稠即停火,每日早晚温服。效用: 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5】药师禅:被误解时能微微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能坦然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能开心一笑,这是一种豁达;窘迫的时能自嘲一笑,这是一种智慧;无奈的时能达观一笑,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