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空法师:54 心地功夫

54心地功夫

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安静无声,时间仿佛凝聚在剎那,偶尔从远处传来鸟儿唧唧啾啾的鸣唱,为闇寂的山林带来跃动的生机。

出家人全神贯注地盘腿趺坐,享受禅悦的轻安,耳畔突然听到一阵骚动的喧哗声,侧耳仔细一听,原来声音来自洞口。出家人赶快敛目摄心,努力把扰人的噪音排出自己的心念。但是洞外的声音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变成天地震动的撞击声,间杂着断断续续的叫骂声。

出家人无奈只好下了禅座,走到石窟门口一看,原来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婆罗门外道龇牙咧嘴地对着洞口谩骂。看到出家人走出洞口,横鼻子瞪眼睛地大吼:

「这里是我们婆罗门教徒的地盘,你怎么可以鸠占鹊巢,命令你马上离开这里,或者皈投成为我们婆罗门教徒,否则我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宗教信仰是心甘情愿的事,怎么可以胁迫屈就,更何况林边水畔、山河大地,本来就属于一切众生所享有,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精进修行。」出家人一派笃定神情。

「你如果不改变信仰,我便要用法术扰乱你,让你不得安宁打坐。」

「我披着坚毅的精进钟甲,我不怕你的阻挠。」

出家人话才说完,婆罗门外道伸手便一把向出家人胸前抓来,出家人赶忙挥手一挡,一拳打在婆罗门身上。说也奇怪,一只手就像沾上黏胶一样,黏答答地贴在婆罗门的身上,怎么也拔不下来,婆罗门得意极了,哈哈大笑道:

「你的右手已经被我抓住了,你要不要改变心意,做我的门徒弟子?」

「我的右手虽然动弹不得,但是我还有左手双脚可以运用,我绝对不转移我的信心。」说完,左手又向婆罗门外道打去,但是同样被牢牢地黏住了,婆罗门不死心地说:

「怎么样?你还是不愿意服从吗?」

「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你用邪术是降伏不了我的心,我虽然双手被缚,我还有双脚可以精进。」出家人抬起一腿,腾空向婆罗门肚子踢来,但是仍然被黏在婆罗门的肚腹上,出家人还是不肯屈服,高举唯一自由的腿子,使尽力气,朝婆罗门的胸膛一踢,最后整个人就像植根于大地的老树一样,根深柢固地附着在婆罗门的身上。婆罗门狡滑地奸笑着:

「嘿嘿!现在你已经像只被困的动物一样,你究竟投降不投降?」

「我的身体虽然被你系缚住了,但是我的心仍然精进不已,你能够捆绑我的身体,却无法降伏我的心。」

婆罗门一听,沮丧极了,悻悻然说:

「如此状况之下,你还是坚定不移,精进不懈,那我对你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婆罗门话一说完,出家人就应声掉落了下来。

佛教把勤奋作务、修持的精进分为身精进、心精进。有时我们身体虽然在做一件事,但是心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妄想纷飞,攀缘逐尘。「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真正的精进解脱要在心地上用功夫,身体虽然不能自由,但是心却时时与正法相应,身忙心不忙,随缘度红尘,否则竟日兀兀枯坐,纵然坐破了蒲团,也无法看破自性的氤氲,见到一片光风霁月的蓝天。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与修行之讨论(一)

素食与修行之讨论(一)

儒家讲正心修身齐家,你家人反对你学佛,证明你学佛学得有问题,学到了形式,没有学到心行。我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吃素,有一两年的时间,在家的时候,父母都很烦恼,如果多说几句,我就生气,所以过年的时候大家都...

达真堪布:经常走神,这是什么因果

达真堪布:经常走神,这是什么因果

达真堪布:经常走神,这是什么因果 问:今生做任何事情都不太容易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经常一小会就走神了,请问这样的果报是种了什么因。做哪些事情,或者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 答:1、这是缺乏定力的一种表...

怎样把水烧开

怎样把水烧开

怎样把水烧开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

正慈法师:面对生死,要好好生活,善待自己

正慈法师:面对生死,要好好生活,善待自己

生死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自然规律。中国文化对于生与死的态度,自古以来真的是太沉重了,太不应该,也有些太落泊、太悲观了。世事本来无常,这些不必要的想法无形之中在每个人的心底背上了一个无限的包袱。这样的...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38」“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38」“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药师法门在佛法诸法门之中非常的重要也是非常殊胜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修习药师法门。也是一件非常...

达真堪布:如何认识教派之间合和的重要性?

达真堪布:如何认识教派之间合和的重要性?

达真堪布:如何认识教派之间合和的重要性? 各宗各派应是圆融一体的,互不相违,从发出离心、菩提心、积累资粮、净除业障,直至成就佛果,都是异曲同工的,没有差别。可是现在道场、僧众、居士间常有纷争。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