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你自己放自己的生,那是“真放生”

放生在佛法里

  是占很重要的地位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放生,在美国人看见,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为什么要放生呢?

我告诉你们,放生,就令众生得到自由,不在笼里边圈着了。我们为的把我们这个慈悲心让它长大起来,所以要把众生都放开,让它们得到自由。

我们不杀生,这也是修慈悲心;我们放生,这也是修慈悲心。这就是要我们这慈悲心一天比一天大起来,大得像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心那么大。

观音菩萨他就是放生、不杀生,所以他有大慈大悲的心;我们也想学观音菩萨这大慈大悲的心,所以我们就要放生。这是按照现在这种逻辑学来讲,你放生,就会增加你的慈悲心。

又者,放生也就是“放我”;因为我和众生是一体的,众生也就是我、我也就是众生。好像我自己若被人圈到笼子里,你说是不是很不舒服的?没有自由了,很不高兴,希望被人放开。自己被人圈到监狱里,也不愿意在那里头住,所以我不愿意到监狱里头去,我也不愿众生在笼子里头。因为我和众生彼此有一种“同体”的感觉,所以要放生。这又是一个讲法。

又者,这个众生,你不知道它在前生和我有什么关系?或者是我的父亲、母亲也不一定,或者是我的兄弟姊妹也不一定,或者是我的子女也不一定,或者是我的朋友也不一定。我没有得到天眼通、没有证得宿命通,不知道这种前因后果的关系;现在我看见这些个畜生没有自由,我心里就很不安乐,所以要放生。

这个放生,有人对我讲,是 very stupid things!(很笨的!)这不是 stupid,这也就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不是只一条路修行成功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成无上道的道路;所以放生,这也是其中之一。

在美国这儿,过去很少人懂这个道理,因为没有人懂,所以我们就要做一个领导的人。我们做了,开这种的风气,令大家都明白这种法。所以切记,不要说这是一个愚痴的行为。你有这种心理,对你自己修道上,是会有障碍的,所以方才我说我们不会愿意自己被人关到笼子里头、关到监狱里头去。

方才说的是比喻,现在我给你们说一个真实的法;老老实实地告诉你们,这不是比喻,这是个真的。你自己这个身体,就是个笼子,你在你这个身体里头,始终都跑不出去。

好像方才说那个“暖、顶、忍、世第一”,你始终也没有到顶位上、也没有到这个忍位上、也到不了世第一,等你到“世第一”了,那就是出去这个笼子了,那是你自己放自己的生,那是“真放生”。

懂了没有?现在我跟你们讲一点真正的道理,你要是想得到那个“放生”,就要先“放这个生”;你“放这个生”,就会增加“你那个生”,也就是你那个“生”也就会长大了。

所以放生在佛法里,是占很重要的地位,不过你自己没有得到这种的滋味、没有领悟到这种的道理,你认为它是很普通的。

你想要得到你自己的放生,就得要先修这个放生;你不修这个放生,就得不到那个放生。这是生生不已,化化无穷的道理,你不要把这个放生看得小了。

你这儿做了一点,那地方就增加了很多;修道,就是自己要去修行的。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切记不要批评这种法门。现在我说这个法,你们里头的,大约或者有人明白,或者有人不明白!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浅释

  为什么要放生呢?

因为放生,就是不杀生,这是佛教的一种慈悲心。

所谓“今生不笼鸟,来生不坐监。”你看坐监狱的人为什么坐监狱?因为他前生养鸟,把它圈到笼子里,所以他今生受果报,自己也坐监狱里头。

我们现在不把小鸟放到笼子里,把它放出去,令它得到这种飞行的自由。我们做这种事情,等将来我们生生世世也更不会坐监了,因为我们把在监狱里头的众生放出去了!这是一点。

并且,你一放它的生,那么旁人就会放你的生。说:“我也没做鸟,我何必需要人放呢?”你没有做?不过现在你忘了。过去我们每一个人,什么都做过,也做过蚂蚁、蚊虫,这是往小了说;往大了说,也做过皇帝、大将军。不过你就是被这个贪、瞋、痴,把你自性给遮住了。你就做过,也都忘了,现在想不起来了。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浅释

问:我们为什么要放生?

宣化上人答:就因为我们杀生,所以要放生。

问:谁杀生呢?

宣化上人答:没有放生的人都是属于杀生的;今天来参加这个放生的人,都属于放生的。

问:为什么要放生呢?

宣化上人答:放生是令众生得到自由,不在笼子里关着。所以为了让我们的慈悲心长大起来,我们要把众生放开,让他们得到自由。我们不杀生也是修慈悲心,放生也是修慈悲心,这就是要我们的慈悲心,一天比一天大起来。

恭录自《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为教师祈愿文

星云法师:为教师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天弟子来到您的座前,特别向您报告我们对老师的感谢。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劳教导,我才能够获得学问技能;因为有了他们的指引诱导,我才能够长养知识智能。我要在此发愿:我要努力向上,我要精进不...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

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感到不得志,于是就有人向他推荐去找禅师寻求解脱的妙策。他找到禅师。禅师沉思良久,接着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说:水哪有什么形状?禅师不...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南瓜的成长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南瓜的成长

南瓜的成长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地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郡王赵令衿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郡王赵令衿居士悟道因缘

郡王赵令衿居士悟道因缘郡王赵令衿(jin)居士,圆悟克勤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表之,号越然居士。赵令衿在南康(今江西境内)任职期间,为事简洁,政通人员,经常与禅僧交游。他把自己的堂室称之为摩诘丈室。...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在我家乡东北,有一个种田的农人,家里颇为富裕。某年秋天,他把农作物装上车子,运到城市去卖。卖完了食粮便把钱带回来,正在此时,就离家约有三里路的前面,遇到很多土匪在打劫。这个财主看见前面有打劫怎么办好...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何是如来禅?如何是祖师禅?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何是如来禅?如何是祖师禅?

问:法师,如何是如来禅?如何是祖师禅? (南京魏家骅)月溪禅师答:如来禅是我们证道后,见着我们的佛性,是为如来禅;祖师禅是从世尊拈花,以至祖师喝棒责骂、扬眉瞬目、举首低头、嬉笑言谈、接引后人,皆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