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你自己放自己的生,那是“真放生”

放生在佛法里

  是占很重要的地位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放生,在美国人看见,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为什么要放生呢?

我告诉你们,放生,就令众生得到自由,不在笼里边圈着了。我们为的把我们这个慈悲心让它长大起来,所以要把众生都放开,让它们得到自由。

我们不杀生,这也是修慈悲心;我们放生,这也是修慈悲心。这就是要我们这慈悲心一天比一天大起来,大得像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心那么大。

观音菩萨他就是放生、不杀生,所以他有大慈大悲的心;我们也想学观音菩萨这大慈大悲的心,所以我们就要放生。这是按照现在这种逻辑学来讲,你放生,就会增加你的慈悲心。

又者,放生也就是“放我”;因为我和众生是一体的,众生也就是我、我也就是众生。好像我自己若被人圈到笼子里,你说是不是很不舒服的?没有自由了,很不高兴,希望被人放开。自己被人圈到监狱里,也不愿意在那里头住,所以我不愿意到监狱里头去,我也不愿众生在笼子里头。因为我和众生彼此有一种“同体”的感觉,所以要放生。这又是一个讲法。

又者,这个众生,你不知道它在前生和我有什么关系?或者是我的父亲、母亲也不一定,或者是我的兄弟姊妹也不一定,或者是我的子女也不一定,或者是我的朋友也不一定。我没有得到天眼通、没有证得宿命通,不知道这种前因后果的关系;现在我看见这些个畜生没有自由,我心里就很不安乐,所以要放生。

这个放生,有人对我讲,是 very stupid things!(很笨的!)这不是 stupid,这也就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不是只一条路修行成功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成无上道的道路;所以放生,这也是其中之一。

在美国这儿,过去很少人懂这个道理,因为没有人懂,所以我们就要做一个领导的人。我们做了,开这种的风气,令大家都明白这种法。所以切记,不要说这是一个愚痴的行为。你有这种心理,对你自己修道上,是会有障碍的,所以方才我说我们不会愿意自己被人关到笼子里头、关到监狱里头去。

方才说的是比喻,现在我给你们说一个真实的法;老老实实地告诉你们,这不是比喻,这是个真的。你自己这个身体,就是个笼子,你在你这个身体里头,始终都跑不出去。

好像方才说那个“暖、顶、忍、世第一”,你始终也没有到顶位上、也没有到这个忍位上、也到不了世第一,等你到“世第一”了,那就是出去这个笼子了,那是你自己放自己的生,那是“真放生”。

懂了没有?现在我跟你们讲一点真正的道理,你要是想得到那个“放生”,就要先“放这个生”;你“放这个生”,就会增加“你那个生”,也就是你那个“生”也就会长大了。

所以放生在佛法里,是占很重要的地位,不过你自己没有得到这种的滋味、没有领悟到这种的道理,你认为它是很普通的。

你想要得到你自己的放生,就得要先修这个放生;你不修这个放生,就得不到那个放生。这是生生不已,化化无穷的道理,你不要把这个放生看得小了。

你这儿做了一点,那地方就增加了很多;修道,就是自己要去修行的。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切记不要批评这种法门。现在我说这个法,你们里头的,大约或者有人明白,或者有人不明白!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浅释

  为什么要放生呢?

因为放生,就是不杀生,这是佛教的一种慈悲心。

所谓“今生不笼鸟,来生不坐监。”你看坐监狱的人为什么坐监狱?因为他前生养鸟,把它圈到笼子里,所以他今生受果报,自己也坐监狱里头。

我们现在不把小鸟放到笼子里,把它放出去,令它得到这种飞行的自由。我们做这种事情,等将来我们生生世世也更不会坐监了,因为我们把在监狱里头的众生放出去了!这是一点。

并且,你一放它的生,那么旁人就会放你的生。说:“我也没做鸟,我何必需要人放呢?”你没有做?不过现在你忘了。过去我们每一个人,什么都做过,也做过蚂蚁、蚊虫,这是往小了说;往大了说,也做过皇帝、大将军。不过你就是被这个贪、瞋、痴,把你自性给遮住了。你就做过,也都忘了,现在想不起来了。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浅释

问:我们为什么要放生?

宣化上人答:就因为我们杀生,所以要放生。

问:谁杀生呢?

宣化上人答:没有放生的人都是属于杀生的;今天来参加这个放生的人,都属于放生的。

问:为什么要放生呢?

宣化上人答:放生是令众生得到自由,不在笼子里关着。所以为了让我们的慈悲心长大起来,我们要把众生放开,让他们得到自由。我们不杀生也是修慈悲心,放生也是修慈悲心,这就是要我们的慈悲心,一天比一天大起来。

恭录自《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八字看订婚时间的办法 帮你选一个吉利的订婚吉日

八字看订婚时间的办法 帮你选一个吉利的订婚吉日

现代社会,很多认在领完结婚证,正式结婚之前都会举行一个订婚的仪式,这样就相当于向大家宣布双方的一个合法关系了。相对于正是结婚,其实订婚的日子上也是有讲究的,下面就一起来说一说关于八字看订婚时间的办法...

海涛法师:念珠排序的含义是什么?

海涛法师:念珠排序的含义是什么?

海涛法师:念珠排序的含义是什么? 佛珠一百零八颗,每二十七颗就有一个小珠,是代表佛的名号? 海涛法师开示:可以,但是因为我们以前在念佛,我们在间断,念二十七次,念几场就停下,二十七,停一下,还是二十...

  还有一个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要练习我们内在不被念头捆住。九法界众生以心体不能离念,你要想不起念头不可能的,你就是勉强压到你不起任何念头了,那个“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还是你的意识造出来的一个假空,并不是真空,并不是真空妙有,并不是真正的空性智慧,而是你的意识造出来的一个假空。我们的意识是很有力量的,它也是很狡猾的,你不是老是说空吗?它就造一个假空来骗你,只要你用知识的话,你都不能真正地契入。

  其实我们修行不要害怕,不要害怕自己起念头,只要不执著就好了。要练习从自己的念头之中解脱出来,谁能够障碍我们?谁能够局限我们?自己的念头局限自己。要练习从自己的念头之中解脱出来,不要被自己的念头困住。而不是去试图消除它,那样是很笨的办法。你希望大声念佛、大声念经,希望妄念不要起来,把它压下去、把它消除,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你只要不被它捆住就好了,不要去尝试消除它,你尝试消除它,那个念头还是意识心、还是凡夫的妄心,那你修行就错了,犹如缘木求鱼,转求转远。

  所以修行的方法不能错,因地不能错。《首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因地上你用妄心来修,用第六意识心来修,你不知道用真心来修,你修不成,犹如煮沙而欲其成饭,那是不可能,这个沙子你要到锅里面煮上一万年,它还是沙子,不可能成为米饭,要用真心来修。所以要超越凡夫的大脑思惟,不要运用记忆和解读,而要运用觉照和欣赏。

  修行人就是觉照和欣赏,在一切环境之中都很自在、都很快乐,他用现观的智慧。任何东西他都能欣赏他,为什么?他都能产生智慧,因为活的事物,遇到活的生命,当然因缘成熟就生智慧。而且如果我们是用知识,我们只是看到一个片段,这朵花形成,它由无穷无尽的因缘才能形成,你只是看到植物学这么一点,好像大海里的一滴知识,那其他广大的知识你都不知道了,你被它捆住了,所以这就是局限性,这就是画地为牢,这就是你被自己的念头、被自己的知识绑住、困死了。

  所以要超越自己的念头,不要被它绑住,但是不要害怕它,不要放纵它,放纵它是生死凡夫,压抑它也不是究竟之道,而只是觉照它,一觉照,你用真心去觉照它,它就转为智慧。正如禅师所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落在哪里?好雪片片是念头,不断地起来,你只要觉照,它就全部归到真如性海里面去了。

------摘自大愿法'师《不执著的智慧》

要练习我们内在不被念头捆住

  还有一个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要练习我们内在不被念头捆住。九法界众生以心体不能离念,你要想不起念头不可能的,你就是勉强压到你不起任何念头了,那个“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还是你的意识造出来的一个假空,...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1.文殊菩萨赴宴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1.文殊菩萨赴宴

21.文殊菩萨赴宴阿阇世王在修行的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他知道文殊菩萨有无限的智能,想请他帮助自己解决疑难,于是邀请文殊菩萨到王宫吃饭。文殊菩萨看他非常诚恳,便准备第二天亲自带领众弟子和许多天人到王宫...

达真堪布-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

达真堪布-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

达真堪布: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 问:平时静下来专心致志学佛的时间比较少,如果我想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比如,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达真堪布答:主要看自己...

回锅素片

回锅素片

材料: 面筋二个、木耳少许、金针少许、椰菜细一个、青椒一个 调味料 A: 姜两片、生抽一汤匙、辣豆瓣酱一茶匙、甜面酱一茶匙、糖一茶匙、麻油 少许 调味料 B: 糖一茶匙、生抽半汤匙、姜汁半汤匙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