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na mo a mi tuo fo
無 阿 彌 陀 佛


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节选自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我们人修道,其他的法门都是有一种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为没有人保险。

好像你持咒,持了几年咒,觉得没有什么成就,就停止了,不持了,这就向后退了。

或者你念经,念了几年,觉得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乎就不念了,退了。

或者今生你不退,等到来生又退了。

今生你念经也很精进,念咒也很精进的,可是你没有修行成,到来生,来生就不精进了,就休息下来。

为什么呢?因为“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不要说你是一个凡夫,就是证到罗汉,你再一入胎,也就把你所有的神通都忘了。

菩萨有隔阴之迷,他一经过这个胎,一投胎之后,他也就迷了。

若遇着善知识,能指点你怎么样修行,这还可以得到觉悟

若遇不着善知识,今生退堕,来生更退堕,就不容易再发这菩提心,所以这很容易就退堕了。

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就没有退了,只有向前精进而没有退了,能得到这个四不退。

四不退,第一就是「位不退」,第二是「行不退」,第三是「念不退」,第四是「究竟不退」。

“位不退”: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这个佛位。你到那儿莲华化生,等那华开了,就见佛闻法,悟无生法忍,不会再堕落了。这叫位不退。

“行不退”:方才讲的一般人修行,今生修行精进,来生又懒惰了,不精进了,这叫修行没有长远心。

等你生到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没有三恶道苦,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都在那儿说法呢,都是帮助着阿弥陀佛说法。

所以生到极乐世界,修行的行也就不会再懒惰了,总是向前精进,勇猛精进。

“念不退”:好像我们人在娑婆世界修行,今天想要往前精进,生出精进的这一念。精进了一个时期,觉得精进很辛苦,没有休息那么自在,于是乎就不精进了,生出这个懒惰的念头来了。这个念就退了,行虽然没有退,念已经退了。在这短短几十年的过程中,退堕的心比精进的心就多得不得了!

这个念就不容易不退 。你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昼夜六时都是在那儿说法,你不会有退堕菩提心的这种情形。

“究竟不退”:生到极乐世界,得到莲华化生,任何的时候也不会再退了──不退落到凡夫,不退到二乘,也不退落到菩萨。

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这四不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名人成长故事:张衡少年的故事

名人成长故事:张衡少年的故事

少年时代对日月星辰的观察,激发了张衡努力探索天文奥秘的决心。后来他两度出任中央政府专管天文的太史令,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辞海》所记:他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观测和记录了中...

当感情面临决裂的时候,如何挽回感情?

当感情面临决裂的时候,如何挽回感情?

其实有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同样会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些感情方面的问题,但是如何才能够在感情开始绝对的时候,突然之间去挽回自己的一份感情,这是非常的讲究技巧的,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多种...

达真堪布:怎样避免与众生结恶缘?

达真堪布:怎样避免与众生结恶缘?

达真堪布:怎样避免与众生结恶缘? 什么是与众生结恶缘?怎样才能避免?达真堪布解答:善恶完全在心里,不在表面上,不在形式上,一切都看发心、动机。做善业还是造恶业,结善缘还是结恶缘,完全在于自己的起心动...

善生童子七岁成佛的故事

善生童子七岁成佛的故事

善生童子七岁成佛的故事从前,印度有一个大国叉尸罗国,国王叫提婆王。提婆王膝下有十个王子,各自统领一个小国。善住王子统领的国家最小,但国力稳固,百姓生活富裕。邻国有一个恶王叫做罗目侯,十分眼谗善住国的...

内在的光

内在的光

德山禅师被在路上卖点心老太婆难倒了,内心着实不好受,饿着肚子上山直奔龙潭寺,暂时住下习禅。 一天深夜,德山随侍在崇信禅师的左右。 崇信对他说:“夜已深了,还不回去吗?” 德山说:“外面太黑了,伸手不...

他捐50两黄金,禅师连声谢字都没说。有什么奥妙?

他捐50两黄金,禅师连声谢字都没说。有什么奥妙?

《琅琊榜》中萧景瑞对梅长苏说过一段话,听后细细品味觉得颇有深意。他说:“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没有被选择就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的不可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