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饶他命,鬼神不答应

皇帝饶他命 鬼神不答应

羊聃,字彭祖,晋朝时的庐江太守。为人苛刻粗暴,倚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姻亲,任意恣纵之极,就是有一点小怨小忿,必定施加刑戮。

世上也真有见义勇为、真不怕死的人。征西大将军庾亮,用槛车把他押送到京城,具体的揭发羊聃的许多罪行,呈状朝廷。右司马也上奏:羊聃杀死郡将、官吏及百姓简良等,共有二百九十人。受迁徙流放处罚者,一百余人。请求朝廷:依法应将羊聃斩首弃市。显宗诏曰:“此事古今所未有,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对他还有什么‘八议’(对八种特殊身分者所订的减刑法律)之说!”立即命令:将羊聃下狱赐死。

正在这时,琅玡孝王的王妃山氏,是羊聃的外甥女,却站出来,苦苦请求饶恕羊聃。接着,司徒王导,上朝启奏:“羊聃罪不容诛,理应处以重刑。但山太妃(即王妃山氏)为此忧郁生病,陛下有博大无极之恩,羊聃应蒙生全之宥。”

朝廷本来多事,是非皆有说辞。势态急转直下!显宗又下诏道:“山太妃只有这一个舅舅,她苦苦求情,以致吐血,忧虑深重。朕幼时丧亲,受太妃抚育之恩,同于慈亲,如果她不堪痛苦,以致丧生,朕亦何颜处世?今日特饶恕羊聃一命,以慰太妃甥舅之恩。钦此!”

于是便将羊聃除去功名,让他为民,自活于世。对这样的处理,受害者的家属,还有那些正义之士,都不同意。但是,毫无办法。

正在群情激愤,万般无奈之际,却传出来一个消息:有一位受害者的家属说:“在梦中,听到死者来讲:‘我们(被冤杀的死者们)已上告天帝,天帝准许我们去向羊聃索命......’”

不久,羊聃病重。羊聃自已也见到简良(被害死的一位)等死者来说:“我们岂能受此冤屈?今来取你性命。这事可由不得人间了!”过了一夜,羊聃便即死去。

据《还冤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的人不观察自己的心,不是学佛。每天要增加观察自己的心多一点。有些居士,刚皈依的时候,念佛、做功课、放生、转绕佛塔都非常好,非常用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功课减少了,再过一年、两年,就什么功课也不念了,只是在放生的时候,随喜一点点的钱,某个HF来的时候,去接个法,去供养一下……

 

    真正学佛的人不是这样的。放生随喜的时候,你是否观察过自己的心呢?是发自内心的随喜,希望这些众生早日解脱、早日成佛?还是希望自己身体好?希望自己有福报?哪个比重更大一些呢?很多人学佛,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就,更没想过要成佛,有的是因为自己很痛苦;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公司垮掉了;有的是因为夫妻吵架;有的是身体不好,想治病;很少有人是因为感到人生无常,怕死而学佛。由于目的不同,真正学习佛法并将佛法运用在生活、工作中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对学佛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没有意识到。学佛就像抓金子,不是可有可无的,真的入门了,抓住的就是金子。

 

     佛经中有个公案说:往昔有父子二人,共同拥有一个如意宝。一天,父子二人到一个地方去,路途中父亲累了,想睡一会儿,临睡前对儿子说“你将如意宝收藏好,在我睡着以后,千万不要将如意宝给任何人。”父亲很快就睡着了。这时果然来了几个小偷问这小孩要如意宝,孩子说“父亲说了,如意宝不能给任何人。”小偷们于是拿了一些糖果给他,并说:“这个如意宝对你没有什么用,糖果却可以马上吃,不如我们交换吧。”小孩终于把如意宝交了出去。父亲醒来,听说儿子因为几个糖果已经把如意宝舍弃了,心里非常伤心与失望。


    学佛也是如此,如果把最重要的“修心”舍弃了,虽然得到了一些微利,也没有多大利益。对于功课,不要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应该“认真”对待,还应抱着一个长期学佛的决心。世间任何一个大学生要毕业的话,也是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1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那么,要想真正领悟佛法里那些精深的含义,也自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我们从无始以来,能获得人身,能抓住这不可思议的学佛机会,能有学佛的条件,真的是不容易的,不要轻易放弃。学佛、修心应该像山中的小溪水,长年不断的流。而不应该像开关水龙头一样,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关上。这样断断续续,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益处。要时时刻刻去观察自己的心。

也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点利益,或一点点的烦恼就放弃学佛,就像上面的那个小孩子一样。到最后,你面临死亡感到痛苦、伤心的时候没有人能救你。


    以前,我只是告诉别人,今天你皈依,学佛可以慢慢来。现在想想,这样不太对的,皈依虽然对他们的今生来世,有很大的利益,但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佛,来世何时再得到这样宝贵的人身和学佛的机会,谁也不知道。所以应该抓紧时间,快一点学佛,早日成佛。每个人的生命是无法自己掌握的,我们不知道生命的过程,什么时候生,不由我们决定,什么时候死,我们也不清楚。所以一定要把握住眼下的时间,把握住学佛的机会,用心去学。

    学佛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修心”,心的本性控制得好,本质就好,外面的伤口也就没什么了。

    “修心”有多重要呢?学佛就像一棵树,而“修心”则是树根,树根是好的,树干、树叶坏了,没关系,缘分到的时候,还有重新长出来的机会。但如果树根烂了,那这棵树就算暂时拥有挺拔、粗大的树干,有茂盛的树叶也只是表面的,没有什么用处了,因为它的“根本”坏了。只有学佛才能保护自己的心,不要受外面的干扰。现在很多年轻人皈依后,不懂得如何学佛,嘴巴里乱说,不珍惜佛法,这样真的不好。每个人应该时刻观察、保护自己的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遇到自己害怕的、痛苦的事情、病痛、烦恼,这些时候都要忆念佛所教给我们的修行办法。怎样才是修心呢?还是那句话,时刻要观察自己的心。比如说,生气、生病,这样的事情一旦出现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呢?你一定会使用世间法去解决这个事情,你生气的话,会说是别人不对,才惹你生气,你生病的时候,你会说是天气冷了、食物不干净……你才生病;说这些的时候,你的心是怎么样的呢?再比如,很多人都有人生中自己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也有最可怜的时刻。自己的父母去世了、自己最心爱的人离开了,自己最喜爱的玩具丢失了。当时你可能非常的伤心、绝望、痛苦、烦恼……现在呢?这些都随着时间而过去了,就像风吹一样过去了。能留下什么呢?当时的那些痛苦和烦恼,现在回想起来有什么意义吗?


     有位修行人曾经说过:“每天观察自己的心多一点,就是学佛”。不要去说别人的事情、不要看别人的过失,自己每天多观察自己的心,才是最根本的。佛陀在《摄正法经》中说:“所谓的佛法,就是调伏自相续。”如果能调伏自相续,那就得到了佛法的真谛。

学佛的人不观察自己的心,不是学佛

    学佛的人不观察自己的心,不是学佛。每天要增加观察自己的心多一点。有些居士,刚皈依的时候,念佛、做功课、放生、转绕佛塔都非常好,非常用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功课减少了,...

《佛说阿弥陀经》解释

《佛说阿弥陀经》解释

《佛说阿弥陀经》解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佛是大觉者,所有一切都觉悟了,涓滴的迷惑也没有。佛有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具足说,叫佛陀耶。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大圆镜智、妙观察...

用功的入门方法

用功的入门方法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

达真堪布:把功德存在法界银行里,利润特别大,每天都在增长

达真堪布:把功德存在法界银行里,利润特别大,每天都在增长

达真堪布:把功德存在法界银行里,利润特别大,每天都在增长 达真堪布:你把功德存在法界银行里,这个利润特别大,每天都在增长 功德若是不回向的话,会有损害。我们做善根,做善事,修福报,做功德了;若是没有...

春节“讨吉利”“祭祀”求的是上天保佑,真能管用吗?

春节“讨吉利”“祭祀”求的是上天保佑,真能管用吗?

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辞旧迎新。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过年可热闹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祭祀、吃年夜饭,到处洋溢着祥和热闹的气氛。过年的习俗很多,几乎都和人们避灾祈福、渴望...

暖胃胡椒香菇番茄萝卜汤

暖胃胡椒香菇番茄萝卜汤

   原料:番茄3个 白萝卜半根 干香菇5朵调料:盐1茶匙(5克) 白胡椒粉1/2茶匙(3克) 香油1/4茶匙(1ml)做法:1、白萝卜去皮洗净后切成约3cm大小的滚刀块。干香菇用水冲净表面的浮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