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访问阿罗蓝仙人

第十八节 访问阿罗蓝仙人

太子辞别频婆娑罗王以后,披星戴月,忍饥受饿的又开始踏上他追求真理的征途。有一天,他到了一座寂静的森林,森林中有一位阿罗蓝大仙人在那里修行,太子记起苦行林中一位苦行者临别时的介绍,他即刻就想走进森林往访这位阿罗蓝仙人。

正在这时候,森林中走出很多仙人的弟子,他们像未卜先知似的,满面微笑着来欢迎太子,并对太子的远道而来的辛劳,致其诚挚的慰问。

太子走进森林,阿罗蓝仙人也迎面而来,他见到太子稀世的容貌,像饥渴的人饮到甘露的泉水,他举起手来,向太子有礼貌的说道:

『我在两年以前,听说你舍国出家的消息,就敬佩你是一位有思想、有志愿的超人,我知道你一定会到我这个森林中来,今天我能亲自瞻仰到你这殊胜的相好,从内心之中,不觉涌起我欢喜之情。』

太子也很谦虚的答礼,然后和阿罗蓝仙人并肩的走着。一位是美髯白发将近百岁的老年仙人,一位是年方二十多岁的青年太子,两人并肩的行在崎岖的森林中,后面跟随着一大群人,这光景真是一幅绝美的画面。

太子跟阿罗蓝仙人走到修行的地方,他们以宾主之礼坐下来以后,阿罗蓝仙人就对太子说道:

『你舍离恩爱的束缚,解脱情执的枷锁,这都是你有着甚深的智能所致,将来一定能免除不幸的果报。过去,明胜王年老的时候把王位让给太子,自己跑去修行,这好比把头上佩戴的璎珞花鬘舍弃,这是为什么原因呢?因为他知道这是不久将要坏的东西。你现在能在年轻力壮的时候,拋弃王位,出家学道,若没有甚深的智能,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仔细观察你的为人,知道你学道的意志非常坚决,你的器量一定能容纳真实的大法,乘着智能的舟航,超越生死的大海!往日,每次有人要求到我这里游学,我一定先测验审查他的能力,然后我以他所能接受而施教于他;可是,我现在知道你有坚固的志愿,不凡的智能,我已决定一点都不隐瞒你,把我知道的完全说出来和你互相研究。』

太子听阿罗蓝大仙人的话后,内心感觉到非常的欢喜,他就很虚心的回答道:

『阿罗蓝大仙人!我现在听到你说的话,知道你心中没有一点憎爱的感情,有的是平等的观念。我的心中也是一点成见没有,愿意虚心接受你的指教!现在,我像行在长夜漫漫的路上,将获得你灯光的照耀;我像迷失了前进的路途,将承蒙你赐给我的南针。我心中的欢喜和兴奋是可以想象得知。现在,我心中有一个很大的疑惑,想将此问题提出来请教大仙人指示;这就是生老病死的大患,如何才能够免除?』

阿罗蓝仙人听了太子的发问以后,他就引出很多婆罗门的古典、名相,一一解释给太子听,并且说依着这些名相去修习梵行,再为人广为宣说,就能得到解脱。太子听了以后,又再问道:

『那么,你说的这个解脱的地方,究竟叫做甚么世界呢?要修行到甚么时候,才能到达那解脱的世界呢?究竟是用甚么具体的方法来修习呢?像有关这些问题的要义,请大仙人再多多指教!』

这位阿罗蓝大仙人,是信奉数论派的权威,他听太子又提出问题,即刻以数论派的典籍,用极其善巧的言辞,向太子叙说修行的大要及果报道:

『如果要想断除生老病死苦的根本,先要出家远离世间的纷扰,布施他人,修学禅定。在寂静的地方学习经论,对贪欲要生起恐怖的心;对世俗之乐,要作远离之想。压止一切的欲望,把心安住于无我的境界。除却爱、邪恶、不善的行为,要喜好法乐,直到圆满的时候,就能够进入第一个觉悟的阶段,那就是初禅天。

『到达初禅天以后,再以精进勤求的心,依法去行,就能进入第二禅天。

『由第二禅天,累积很多的功行,那执着爱乐的心情自然消除,那就可进到第三禅天。

『更进一步,乐着的心完全没有了,生活即能超然解脱,这就算到达了第四禅天。

『到了这里,苦恼俱无,静静坐着进入解脱之门,这里的寿命很长,智能增进,有种种的方法可以忘记色欲,忘记我执,思惟一切皆空,获得无限的智能,资助精神的静寂修养。如能这样,真正的解脱之光就能显现,这里的境界,就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你所问我的解脱之法就是这样,假使要行真正的解脱之道,那就请你依我所说的深信不疑的去修学。古来很多聪明的修道者,都是依着这样去修学,才能进入解脱的大道。』

太子静听阿罗蓝仙人讲完后,把他的话放在心中重复的思惟,最后说道:

『阿罗蓝仙人!从你广阔的智能之海中流露出微妙的道理,我听了以后,明白一部份解脱的方法,没有甚么怀疑。可是,请原谅我说话的率直,我想,你所说的不能认为是究竟的真理,不能算作无上的妙法,也不是究竟解脱的法门。假若,依你说的解脱的境界,对于「我」是有呢?还是无呢?假若说没有我,那境界即不能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假若说有我,那个我,有知觉呢?还是无知觉呢?若说是没有知觉,那么「我」同木石又有甚么不同呢?若说有知觉,则有所知觉的东西,难免不为境界染着和束缚,终究不能到达究竟解脱的境界,也就不能证得我所要求的真正涅槃的解脱之法。如你所说的,去除粗显的染污烦恼是对的,但还不能完全扫荡云雾见到真如明月的全貌。』

阿罗蓝仙人给太子这样一说,一面感到惭愧,一面又深深佩服太子的见解,而太子渴望着早日证得究竟的解脱,当然对于阿罗蓝仙人所说的不会感到满足,因此,住了不久,就辞别阿罗蓝仙人,又往别处去寻道修学。有一天,他访问到郁陀仙人的地方来。

但是郁陀仙人也是数论派的学者,和阿罗蓝仙人,没有分别,一个是五十步,一个是一百步。

太子为了追求甚深微妙的真理,感到全印度都没有一个可以师事的人。所以他觉得除了自己修持觉悟外,再去东跑西奔的只是浪费时间和精神。因此,他又告别郁陀仙人,在各方云游不久,最后进入尼连禅河的东岸,登上钵罗笈菩提山,可是觉得这里也不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因此,渡过尼连禅河,想去伽耶山的苦行林修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怎样确定哪位是自己的根本上师-

达真堪布:怎样确定哪位是自己的根本上师-

达真堪布:怎样确定哪位是自己的根本上师? 问:我听了很多位上师的法,怎样确定哪位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呢? 答:《根本上师祈祷文》里讲的“令我证悟法身者,祈祷根本上师尊”:令你证悟法身、证悟心性的上师就...

善人不能只满足于善报——记我的父亲与他的临终善报

善人不能只满足于善报——记我的父亲与他的临终善报

有人说“真正善良的人会有病无痛”,也就是说,即便患有恶病,临终之时也不会痛苦而是安然离世。我善良的父亲就是一个例证。1、一生善良父亲是个远近闻名的善人。他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非常注意,时时为他...

崇慈法师答: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佛教的磕头顶礼方式,是否显得落伍过时了?

崇慈法师答: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佛教的磕头顶礼方式,是否显得落伍过时了?

崇慈法师答:一点也不过时,而且还很时髦、很超前。因为我们凡夫身上心上有太多的毛病和习气,而只有当我们毕恭毕敬向佛菩萨顶礼时,我们才会感到自己很渺小、很脆弱、很无助。我们要认识自己本来面目,就一定要用...

体恒法师答: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并承担佛法传承使命的团体,僧团的特征决定了僧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是内在或是外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僧团必然会对欲...

海涛法师:有没有最快的忏悔方法-

海涛法师:有没有最快的忏悔方法-

海涛法师:有没有最快的忏悔方法? 问:有没有最快的忏悔方法? 海涛法师答:就是发菩提心,最有力的忏悔就是发菩提心。 什么叫发菩提心?就是我一定要让所有的众生都成佛,为了这个在努力,只要你真发菩提心...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悔过得生愿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悔过得生愿

悔过得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剎。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