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淡久生香【成人茶艺+古筝开课信息】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华,含山川之神韵的青翠,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禅茶一味,可让人淡静,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凉之意;让人心境如禅茶,澄澈空明,平和宁然。

和寻常人相伴,品的是茶,参的是生活、琐碎。和道合的人相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心领神会。参的也不是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通透。和大师,或是有修性、修心的人,参的才是禅。茶道,也是禅道,禅茶须是对着外境、心境、人境,缺一不可。三者兼具,才是禅茶。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佛教常说:禅茶一味,在茶道中就是以静为本,同时,以静为美的诗句有很多,宋代杜小山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禅茶一味,茶心佛心,何异何殊?

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同,悟禅的意境也随之改变。鹅黄清澈,淡雅的茶水,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把生命看成是学习,把挫折看成是成长,把一切的泥泞坎坷,都当作是看不见的手,它推动着你,展翅翱翔。

禅茶一味,妙蕴人生,淡泊宁静,虚怀若谷。一壶茶,盛放的是一颗云水禅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手执一杯香茗,茶韵生香,融入灵性,一道茶烟,轻轻一嗅,便疏通了灵秀之身心,隐逸而恬淡,清宁而闲适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八·别请僧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八·别请僧戒

第廿八别请僧戒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

习气难调

习气难调

习气毕陵伽婆蹉尊者是一位断尽烦恼的阿罗汉,受到人天恭敬供养。尊者久来患眼疾不癒,若逢托钵需渡恒河,行动甚为不便,於是常会对恒河水神大喊一声:「小婢,住!莫流!」河神就会赶紧将河水分流,让尊者过河。久...

成刚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述义

成刚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述义

讲述地点:长春般若寺弘法楼启讲日期:2007.4.18-2007.5.13佛历二五五一年三月初二至三月二十七《佛说八大人觉经述义》出版序言佛说八大人觉经者,谓此八种之法,乃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一、...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八节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根源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八节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根源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

第八节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根源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的终止。/佛陀一望无际的优娄频娄大草原上,一轮圆月冉冉从东方升起,这就是五月至六月间的月圆日。凉爽的微风,轻拂着尼连禅河岸的树林和大地。凉...

印光大师法语:十念法门

印光大师法语:十念法门

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

佛教故事:罗汉菜:到阎罗王前求索儿命

佛教故事:罗汉菜:到阎罗王前求索儿命

到阎罗王前求索儿命在法句喻经中说:从前有个婆罗门,少年出家,到了六十岁还不能得道,依婆罗门法,六十不得道,即可回家娶妻。这位婆罗门便归家娶妻居住,不久便生得一端正可爱的儿子,长到七岁大,攻书上学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