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懂的因果的人是不会去占便宜的!

其实欺负别人、迫害别人,他不懂得因果报应。如果真正懂得因果报应,不敢干这个事情,他要报偿。

把因果参透了,才真正晓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占便宜的人?没有;有没有吃亏的人?也没有。为什么?他要偿债的,杀人要偿命,欠债要还钱,因果通三世,麻烦在此地。

你杀了他,你害了他,夺取他的财物,他念念不忘,他就跟着你,他一定要把它讨回来他才满愿。

怎么个讨法?投胎到你家里去,做你的儿子、做你的孙子,你夺取他的财产,到最后你全部要给他。如果你害了他的命,他也会害你的命。

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是六道的真实状况,不能不知道。我们了解这个状况,所以我们才能一笔勾消。

我们受人毁谤、受人羞辱、受人陷害、受人障碍,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过去生中这种样子对待他,今天又碰到,他用这个方法对待我,这一报还一报,欢欢喜喜,这笔帐了了。

我没有怨恨,我不再想报复你了,我们的帐到此为止,来生遇到了,欢欢喜喜,这多好!可不能记仇,记仇的时候,来生我又要报复他,再一生他又要报复我,双方都痛苦。不如我现在忍受这个苦痛,一笔勾消,这多自在。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五、罗睺罗的求法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五、罗睺罗的求法

罗睺罗的求法林崇安教授一、前言印度悉达多太子二十九岁时,儿子罗睺罗出生了,接着悉达多太子为了解决生死的大问题,就出家去找答案,经过六年的苦行,最后以中道之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成佛后的第六年,...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石臼神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石臼神

石臼神贵州有些县份,高山地带,多汉苗杂居。惟苗人与汉人的婚丧礼俗,各不相同,汉人结婚,新娘必乘花轿;苗族中之花苗嫁女,新郎须到女家迎娶,偕新娘步行,走到男家,不论几天路程,都要徒步;同行迎亲者,不止...

含泪记录父母临终往事,解密丧事中民俗迷信与佛门孝道的迥异

含泪记录父母临终往事,解密丧事中民俗迷信与佛门孝道的迥异

“弟弟,妹妹,你们有没有闻到一股香味。” 我正专心为刚断气的妈妈助念佛号时,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弟弟妹妹都说也闻到香味了。妈妈临终前臀部的褥疮已腐烂好久,本应该是散发出臭味的,为何却飘出香味呢?...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四节 种熬胡麻子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四节 种熬胡麻子

第二十四节 种熬胡麻子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译文把芝麻炒熟来种有一个人,吃了生芝麻,觉得不好吃。后来把它炒熟了,吃起来很...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唐玄奘的故事_玄奘的故事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唐玄奘的故事_玄奘的故事

唐玄奘的故事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

治意经

治意经

治意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佛言。安般守意具行如法已。欲次第学。如如佛说为在天下得明如阴解。月出立身立意立坐卧亦尔。已比丘立意。如是前后会有所益。已前后有所益。使不复见恠意。已止意亦守六衰。常守莫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