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文化艺术——蒙古族唐卡

非遗 | 文化艺术——蒙古族唐卡

作为藏族唐卡的姊妹,内蒙古阿拉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是唐卡文化中的独立分支,记载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的历史资料和蒙古元朝以来历史资料,有着800多年的发展历史,蒙古族唐卡在唐卡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2015年9月蒙古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马鬃绕线堆秀唐卡展出于2018年8月11日 内蒙古展览馆

摄影/玉文

马鬃绕线堆秀唐卡,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寺院文化艺术,从广义上讲,它属于唐卡的一种。堆绣主要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线绣制而成。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工艺特点是:内涵丰富,色彩明亮,立体感强且不褪色。

蒙古族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选用马鬃绕线的方法制作,虽然这项技艺在阿拉善地区已流传了数百年,但在阿拉善乃至全国都鲜为人知。相传,超格图呼热寺(今阿拉善左旗昭化寺)喇嘛制作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风格独特,画面生动,享誉阿拉善地区的各大寺庙,但只由本寺艺人的后人传承。

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每道工序都保留了最传统的做法。

先是画图,后将各色的上等丝绸、彩缎等材料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按其颜色和顺序先后粘压、高温定型,色彩讲究从浓到淡,依次粘堆;再用丝线将每一块独立的图案紧密缝合后进行上色;最后,用马鬃绕线对人物的五官、毛发、服饰、配饰以及吉祥物和图画边缘进行勾勒和装饰,这样让整幅画不走样、不变形,看起来更具有立体感,使唐卡中的画像栩栩如生。

一条条色彩绚丽的马鬃绕线是传统堆秀唐卡的点睛之笔。所谓马鬃绕线,就是以马脖或马尾上的鬃毛为芯,用手指揉搓使之缠绕上各种颜色的丝线,拧成一股。做芯的马鬃为3、6、9、13、16、19、21等佛教吉数,来暗示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一般来讲,绕一根一米左右的马鬃,要用一天的时间。

之所以选择马鬃,是因为,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在蒙古族的观念中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和生活上的伙伴,把马鬃加入到佛教神圣的唐卡制作当中,也希望马的种族不断生息繁衍,受到祝福。

图 / 玉文

文 / 郝宁整理自新浪网友:叶子的咖啡屋

责任编辑:李亚男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贫女因布施两枚钱币,竟成了皇后!!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贫女因布施两枚钱币,竟成了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暗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居修道,所以诸方国土都争相前来供养植福。一日,诸方耆德长者浩浩荡荡携供诣山,绵延的队伍让路旁以乞食为生的贫女惊叹、称羡不已。她心想:长老们设会供...

静悟参禅,茶韵犹存

静悟参禅,茶韵犹存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因此,今天讲茶艺,研究茶文化,已经脱离...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七回 色不迷情心愈定 酒难醉性道偏醒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七回 色不迷情心愈定 酒难醉性道偏醒

第七回 色不迷情心愈定 酒难醉性道偏醒却说济颠一直走到小脚儿王鸨头家来,见一娘子正站在门口,济颠问道:「娘子,沈提点在你家里么 」娘子道:「沉相公昨夜来的,方才起来,去洗浴了。你要会他,可到里面去坐...

轮回真实案例:在星际间飞翔的金翅鸟

轮回真实案例:在星际间飞翔的金翅鸟

轮回真实案例:在星际间飞翔的金翅鸟于佛教诸经典均载有此鸟之名,《长阿含经》卷十九即谓,金翅鸟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等四种,卵生之金翅鸟可食卵生之龙,胎生之金翅鸟可食胎生、卵生之龙;湿生之金翅鸟可食...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十七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十七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二十七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 我们继续来学习《大乘无量寿经》,请大家打开经本第四品,「法藏因地第四」。这里经文是讲到正宗分,就是本经最主要的部分,...

达真堪布:应该执着善法吗?

达真堪布:应该执着善法吗?

达真堪布:应该执着善法吗? 问:应该执着善法吗?达真堪布解答:刚开始你执着善法,精进学法修法去对治恶,这是个过程,也是必要的。这叫以毒攻毒。若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不执着,谁也做不到。小乘、大乘,显宗、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