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乐施不倦,浙人面述 白话解

乐施不倦,浙人面述

明末。浙江史某。好善乐施。尤喜斋僧。时有寺僧大成。募盏饭供众。道经史家门首。史若见饭少。必以己饭足之。如是历有年所。毫无厌心。一日夫人坐草。见大成步入房中。众骇异。索之无有。俄而产妇生男。急遣人踪迹之。而僧已于是日回首矣。遂以大成名之。幼甚聪慧。茹胎斋。及长。文誉日隆。至顺治间。大魁天下。

〔按〕但行善而不信佛。其所修福。识者目为第三世之怨。何则。以彼第二世享福时。必然造孽。至第三世。决受苦报也。史君原从佛法中来。故虽遇荣华而不昧。

《白话解》

(原文「乐施不倦」听浙江人当面叙述)

明朝末年,浙江有个姓史的人,好善乐施,尤其喜欢斋僧。当时有位僧人,名叫大成,出外为僧众化饭,经常路过史家门前,史某如看见饭少,就送出饭来补充,这样大约做了一年,没有一点厌倦的心理。有一天,他的夫人临产,突然看见大成走进房里,大家非常吃惊,赶快去找,一下就不见了。没有多久,产妇就生下一个男孩,再派人查大成的踪迹,他已经在当天圆寂了。于是就把这个小孩叫做大成。孩子从小就很聪明,在胎儿时就开始吃斋,长大后,文章声誉一天天增高,到顺治年间,大魁天下。

按:只管行善而不信佛的人,他所修的福,有眼光的人会看作第三世的陷阱。为什么呢?因为他第二世享受福报的时候,必然滥用财势,为所欲为,造下罪业,到第三世就必然堕落受苦。史君善根深厚,前世从佛法中来,所以现世虽遇荣华富贵,不忘前因。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嗔恨心让牠成了恃强凌弱的凶手

嗔恨心让牠成了恃强凌弱的凶手

那天,阳光炙热,像要把人烤焦,而微风独特,间歇来抚慰焦躁的心灵。华藏学佛苑的师兄、师姐与我,一同跟随大德师父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古佛寺圣地。刚到圣地,白人 Kent 师兄热情给我们开门。当时,他身边围...

达真堪布:可以强迫其他人和我一起学佛修行吗?

达真堪布:可以强迫其他人和我一起学佛修行吗?

达真堪布:可以强迫其他人和我一起学佛修行吗? 问:可以强迫其他人和我一起学佛修行吗? 答:修行中,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适度。希望他人和自己学佛修行,既不能太过分,也不能太迁就。你想度化你周围的人,必...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化人说法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化人说法

唐朝,文宗皇帝生性嗜好蛤蜊,沿海民众总是不断地捕捉蛤蜊进贡朝廷。有一次御厨在烹调时,一打开蛤蜊的硬壳,见壳内一尊酷似观音菩萨的形象,梵相具足,非常庄严,文宗就以美锦宝盒供奉在兴善寺,让大家瞻礼。水产...

三位高僧节俭惜福

三位高僧节俭惜福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

佛陀的法语

佛陀的法语

佛陀的法语佛陀的法语,每一句都使波斯匿王听了非常恳切的信服。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美得好比人间天上。园中有的是奇花异木,精舍建筑得又富丽堂皇。禽鸟婉转的鸣叫,流泉潺潺的有...

老舍的脚步声

老舍的脚步声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寺院,里面住的全是常日以乞讨、卖艺为生的瞎子,一共近40名。但当时全国刚解放不久,人们的生活都不富余,连正常人养家糊口都很不易,也就可贵有能力去救济瞎子们,是以瞎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