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乐施不倦,浙人面述 白话解

乐施不倦,浙人面述

明末。浙江史某。好善乐施。尤喜斋僧。时有寺僧大成。募盏饭供众。道经史家门首。史若见饭少。必以己饭足之。如是历有年所。毫无厌心。一日夫人坐草。见大成步入房中。众骇异。索之无有。俄而产妇生男。急遣人踪迹之。而僧已于是日回首矣。遂以大成名之。幼甚聪慧。茹胎斋。及长。文誉日隆。至顺治间。大魁天下。

〔按〕但行善而不信佛。其所修福。识者目为第三世之怨。何则。以彼第二世享福时。必然造孽。至第三世。决受苦报也。史君原从佛法中来。故虽遇荣华而不昧。

《白话解》

(原文「乐施不倦」听浙江人当面叙述)

明朝末年,浙江有个姓史的人,好善乐施,尤其喜欢斋僧。当时有位僧人,名叫大成,出外为僧众化饭,经常路过史家门前,史某如看见饭少,就送出饭来补充,这样大约做了一年,没有一点厌倦的心理。有一天,他的夫人临产,突然看见大成走进房里,大家非常吃惊,赶快去找,一下就不见了。没有多久,产妇就生下一个男孩,再派人查大成的踪迹,他已经在当天圆寂了。于是就把这个小孩叫做大成。孩子从小就很聪明,在胎儿时就开始吃斋,长大后,文章声誉一天天增高,到顺治年间,大魁天下。

按:只管行善而不信佛的人,他所修的福,有眼光的人会看作第三世的陷阱。为什么呢?因为他第二世享受福报的时候,必然滥用财势,为所欲为,造下罪业,到第三世就必然堕落受苦。史君善根深厚,前世从佛法中来,所以现世虽遇荣华富贵,不忘前因。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超定法师:心空及第归

超定法师:心空及第归

欢迎大家来参加一天的共修活动。首先,请各位坐下来,跟我念诵:「禅修以时,当勤精进,志心向道莫嬉戏。水滴能穿石,静处而居,制心勿放逸。南无常精进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这是四十年前吾师续公上人为...

不要钱的法布施功德最大

不要钱的法布施功德最大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胜妙乐。”《大乘显识经卷上》云:“尔时于彼...

仁清法师:因缘果报谁也代替不了谁

仁清法师:因缘果报谁也代替不了谁

我在《大悲咒功德与妙用》上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居士,她爹死了,就到寺院给她爹做了个超度,过了几天,她遇到一个大德:大师,你给我看看,俺爹上哪去了?大师闭了一会儿眼说:刚才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查了查,那里面...

纵欲、目淫意淫、口说荤话下流话皆有报应

纵欲、目淫意淫、口说荤话下流话皆有报应

纵欲、目YIN意YIN、口说荤话下流话皆有报应 说荤话下流话有报应——本人以及单位同事身上发生的真实事情 终于觉得中国古人说的“邪淫报应很大”说得很对。看一个人邪淫的频率和强度,快的就几年,绝对让...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

佛教文化小知识 地藏王菩萨救母所行之大愿

佛教文化小知识 地藏王菩萨救母所行之大愿

地藏王菩萨是我们国家汉传佛教文化人物部分的,四大菩萨的其中之一,是无上之大愿者的化身。传说中在经过地藏王菩萨救母的三世劫难之后是曾经有过成佛的机会的,但是偏偏就是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想起了在之前所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