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我们的空间不一样

1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讲的。我们世间人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底下打坐,一动也没动,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定中讲《华严经》,热闹非凡!你看《华严经》多热闹,我们凡夫看都看不见。

2 我们今天的《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六百年,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取得的。我们讲龙宫,现在人说没有,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潜水艇几乎连南北极底下都去过,没有发现龙宫。

3 月亮里面有月宫、有宫殿、有嫦娥,现在登陆月球也没看到。到底有没有?给诸位说,是真有,我们凡夫见不到。你不是佛菩萨境界,你见不到。

4 现在有许许多多人相信鬼,连外国人都相信这世界上有鬼,因为他们亲眼见到。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你跟鬼有缘,你就能见到。我们中国人讲鬼,讲得更多。

5 其实,凡是有人住的地方,就有鬼住。人见不到鬼,鬼也见不到人,人不妨碍鬼,鬼也不妨碍人。可能我们人的房子跟鬼的房子就在一起,这两个房子重叠。我们的墙挡不住鬼,鬼的墙挡不住人;我们看鬼穿墙而过,鬼也看到我们人穿墙而过。

6 这要用现代话来解释,我们的空间不一样。空间是无限的度数,我们生活在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他们可能是五度、六度,所以就见不到了。

7 我们见不到佛,佛能见到我们。高层次的人有能力接触下面,下面没有能力接触高层次的。佛见到我们,但是佛要跟我们往来,佛一定要变成人,降生在我们这个世间。

8 就像释迦牟尼佛,他示现人身,才能跟人在一起;示现畜生身,才能跟畜生在一起;示现饿鬼身,才能跟饿鬼在一起,这叫“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

南无阿弥陀佛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刚晓法师: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三颂

刚晓法师: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三颂

第十三颂极微有方分理不应成一无应影障无聚不异无二前边说了,极微可以相合不对,不可以相合也不对。这时外人就又问了, 相合不相合都不对,那么极微能分不能分呢?其实这个问题已不成问题了,可以 说如小孩子们...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道。

业行的体相差别,非常深广复杂。但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与十恶业道相反则为十善业道。

五戒中的妄语,实则含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之三善。两舌是挑拨离间;恶口是毁谤攻击、骂詈、讽刺、刻薄语言等;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等语。可知五戒概括了十善的身语二业的七支善戒。至于意业所属的贪欲、嗔恚、邪见三支,如不假身语二业的表现,便不成其为善恶之造作。意业三支,由身语七支所摄受,意业支配身语二业,身语二业表现意业,意业不能不假身语二业而有所造作。身语二业,若无意业为其造作恶的主宰,所造恶业。亦不成重罪,甚至无罪。所以,五戒即具十善。

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十善中的身三业,为救生、布施、梵行。五戒中的不妄语,即含摄十善中的口四业,为诚实语、和诤语、爱软语、质直语。五戒中的不饮酒,可为十善中的意三业,即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因酒能令人昏沉迷惑而失理智、贪、嗔、邪见亦为如是。

■十业之果报

行十不善业的果报,在《华严经》中说得非常明了。即:十不善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因。十不善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行十善道,能成就人天乃至无上菩提。修持五戒十善,有出离心,方可证得贤圣果位。如果但求人天福报,或其戒力薄弱,可不堕于三途,待因缘成熟,发出离心,越出三界。或持一二戒,亦可保住人身。以其所持戒力强弱,决定果报之殊异。

满持五戒,可生欲界第六天,多半是生到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生色界及无色界为禅定之力,非此能得。作为佛弟子不应求人天福报,应求出世无漏圣果。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

索达吉堪布:人总是生起各种分别念,该如何对待之?

索达吉堪布:人总是生起各种分别念,该如何对待之?

索达吉堪布:人总是生起各种分别念,该如何对待之? 问:人总是生起各种分别念,该如何对待之?索达吉堪布答:佛世间一切的本性皆是无常、空性,没有一法是值得信赖的。然而,凡夫人以虚妄的分别念,把外境误以为...

真正的爱是什么?

真正的爱是什么?

真正的爱是什么? 问:真正的爱是什么?生根活佛答:真正的爱并不是嘴上说“我爱你”几句美语,也不是跟别人送一些礼物,而是为了爱,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与无回报地献给自己爱的人。而且,为了爱,无条件地上刀山...

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

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

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 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所以我们十方众生之所以能够得救是由于祂的成佛。十方众生要是问起:“能不能得救啊?什么时候开始能够得救啊?”那就要看阿弥陀佛成佛了没...

陈瑞珠:古文示范教学耕心莲苑学生弟子规修学报告分享

陈瑞珠:古文示范教学耕心莲苑学生弟子规修学报告分享

陈瑞珠:古文示范教学耕心莲苑学生弟子规修学报告分享 陈瑞珠老师:大众请放掌,端身正座。尊敬的上悟下道法师,各位尊敬的法师、师长,各位可敬的学长们,下午好。中华文化要学习好就是在个从容,假如没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