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惠:看看你是大福报的人吗?

古人讲的福报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康宁;第四是有德;第五是善终,拥有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状态。

首先是长寿,就是你的身体能坚持多久。只要以不破坏的心态、行为来对待你的生活和生命,你就能长寿。吃的东西不能破坏自然,有些人贪吃,把毒也吃进去了,例如非典、疯牛病、禽流感等。所以五福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而想要健康的身体、想要长寿,就要有一个健康的饮食观念、一个健康的理念,不要把整个社会、环境破坏掉。

佛法就告诉了我们要摄取健康、有机的食品、不利健康的食品不能够摄取。而且佛法对于饮食的习惯、时间、状态都很有讲究。

佛门里吃饭后要念: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当愿众生,所作皆办。

就是说:在吃饭时候要想到每一个众生都能够健康,以这样的心态去吃饭,称为五观。这是为了防止贪心、嗔心和痴心,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五福的第二福是指富贵,富贵的富是指富有、财富,通过认真努力换取来所需要的东西;贵是指你人品高贵。有些人富但不一定贵,如果大家都讨厌他,他再富也没有什么贵可言。如果大家都尊重他,他能起到引导社会大众的作用,就是所谓的有影响力,那他就是一个贵人。我们大家如果自己的身心行为好了、又能够赚钱、又能够影响社会大众往好的方面发展,让大家身心都能健康,那你就是一个又富又贵的人。

第三福是指康宁,就是健康安宁。有些人虽然长寿,但是心不安宁,这样也不算是有福。就算过去世造下好的因,让你活到九十岁了,但是你这一生没有造好的因,没有好好修行,没有改变心态,有很多烦恼,即便是活到了八九十岁,这样的日子也不幸福。

第四个福是德行,德就是心德,对别人好这叫德。我们讲有功德,内在有功,外在才有德。有德就是你个人完美了以后,你对别人也能真心诚意地付出,这是有德。一个有德的人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如果你表面很风光,你家里人看到你都讨厌,那你肯定不是有福的人。比如,有些人学佛,学得家里人都讨厌他了,这就是德不够。

第五福是善终,就是寿终正寝。就是我们平常做人、做事要善始善终。这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就不要轻易放弃,哪怕是烧一壶开水,你也把这一壶水烧开了,再去做其它的事情。除非是有更重要、更迫切的事情要处理之外。要养成一个有好的开始,也要有好的结尾的习惯。

这五福的核心开关还是在我们的心里。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人生的关键就是我们这颗心。

举一个例子,在平阳有一位居士,平时脾气很大,一次他开的车被一位踩三轮车的人给撞了,他一看对方是外地人,就叫他赔。

那人就拿出一张一百块钱,说:我没什么钱了。

他说:一百怎么够啊 ,要赔两百。

那人说:我没有两百。

他说:没有就揍你。然后他的拳头就举起来了,刚一举起,他就看到手上戴的念佛珠,一看到这串念佛珠,他就想到:我是佛教徒啊!怎么能这么凶呢!他不好意思了,赶紧把拳头收回来,把刚才拿人家的这一百块钱掏出来,说:算了算了!钱还给你,对不起!我刚才发火了。

这个踩三轮车的外地人一头雾水,感到莫名其妙。

这串佛珠真是护身符,不但护身也护他的心。你看,嗔心一下就护住了。这就是心念的力量,这就是总开关,把嗔心一念就转过来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当下的修行有多么重要。在这个拳头正要打出去的时候,能收回来,而且还能发自内心地向他道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学佛的人。

如果我们心能调节好了,个体的生命也就健康了;如果每个人的个体的心智都健康了,那这个社会一定是健康太平的;如果个体的心智不健康,社会也一定健康不了。

当社会大众的健康程度被严重破坏,以你个人的力量去影响,即使力量不大,也还是能影响得到。就像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度众生,虽然地狱众生的恶业很多,但是地藏王菩萨仍然不舍弃地救度他们,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完全清净了。

古佛说: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我们的身体就像是泡沫聚在一起,因为它是地水火风四大聚和而成的。内心如风,风是没有形状的、看不见的。如果有人说:我心痛,我心烦恼。你就问一下自己:你的烦恼是不是有形状的?风会不会有形状呢?当然是没有。你认为的烦恼只是一个习惯、一种风气而已,只要用净念一转过来就好了。

希望大家在自己的生命中,形成一种好的思想风气、生活行为,然后改变社会大众,使我们的整个社会和自己的人生都过上好的风气的生活。

更新于:29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主义者长期吃素 这样对身体好吗?

素食主义者长期吃素 这样对身体好吗?

每天都吃素的,不是只有和尚尼姑们才这样吗。但现在,对于这类只吃素食的人群,我们有了一个更为科学和高级的称呼素食主义者。有人认为素食主义者必定是健康的,轻盈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吃的很健康;但是,也有人质...

地藏十轮经:福田相品第七之二

地藏十轮经:福田相品第七之二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ia (min-width: 960px){ .no-mobile{display:inline;} } .no-pc{display...

雪漠: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雪漠: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雪漠: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主讲人:雪漠佛教修炼的目的是什么?今天讲一讲佛教追求的终极目的,以及解脱原理以及相关次第。这是目前好多朋友想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许多朋友...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4.二十亿耳的苦行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4.二十亿耳的苦行

24.二十亿耳的苦行佛陀在世的时候,经常外出游历,随缘度众生。有一次,他游历到占波国境内,选择一个叫雷声池的大湖岸边暂时住下来。占波国的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尤其雷声池湖边的风景更加秀丽迷人。每年夏季...

佛陀教你不生气:严格自律使人重获新生

佛陀教你不生气:严格自律使人重获新生

严格自律使人重获新生心平气和是人最简单的状态,但真正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深厚的涵养是不可能的。有涵养的人明知心平气和不容易做到,依然时时处处谨遵自己的戒律,这就比那些缺少涵养的人好得多,因为他们几乎实...

2023年英国剑桥大学宣布远离肉类的计划

2023年英国剑桥大学宣布远离肉类的计划

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会投票通过将从其餐饮服务中移除所有动物产品该倡议是由植物大学 (PBU) 运动的组织者发起的,出于环境原因,该倡议呼吁在大学餐饮服务中提供“可持续且 100% 以植物为基础”的餐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