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三】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又有在三摩地中修行的诸善男子,定力坚固凝住,正心不邪,魔不能在他身上讨得便宜。此时他穷尽众生十二类的深本,观其幽清,常扰动之根元,于无尽流中,妄生计度。那么,这人便坠入死后有相,所以发心颠倒。或见行蕴无尽而身有尽,故存想坚固其身,依色立我,说色是我。或计度我圆含遍国土,妄计我性广大,无我则色无由立,故说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转往复,运用使作,色虽非我,但为我所用,故说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行蕴托于色因显,故说我在色。这都是计度死后有相,又行蕴常流,成为诸动之元,将来必生诸动,因而计度其四我,皆当死后有相,像这样循环而有十六相。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这两性并驱,各各不相触妨。由于这样计度且死后有相的缘故,从而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真性,这就叫做第六外道,立五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又有那些在三摩地中修行的善男子,定力坚固凝住,正心不邪,魔不能从他身上得到便宜。此时他穷尽十二类众生的本元,观其幽清,常扰动之根元,于已经除灭的色、受、想这前蕴中,妄生计度,那么,这人便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观尸其色灭则形无所因依,观见其想灭则心无所系靠,知其受灭则身心无复连缀,当蕴性消散时,纵使有行蕴能生之理,而无受想二蕴,那么,则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哪里会有诸相,因此而校勘计度,死后无相,像这样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度认为涅槃因果,一切都是虚无的,徒有名字究竟只是断灭而已。由于这样计度死后无相的缘故,从而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真性。这就叫做第七外道,立五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又有那些在三摩地中修行的善男子,定力坚凝,正心不邪,魔不能在他身上得到便宜。此时他穷究十二类众生的根本,观其幽清,常扰动之根元,于行蕴存在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那么,这人便坠入死后俱非,生起颠之论。色受想蕴之中,见有非有,因色受想现在虽无,将来必有,而亦非有二行蕴现在迁流于内是有,将来必无。虽将来必无,而亦不是无。如此则从有而无,无而还有,从无而有,有而还无,循环往复,穷尽蕴界,有无无有,从色蕴到行蕴,从生前到死后,生前四蕴,已有四个俱非,死后四蕴,还有四个俱非。于四蕴中,随得一蕴为所缘时,都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之性迁流变,悟到一切有为法皆是如此,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彼此混淆,有既非有,无亦非无,谁是谁非,谁虚谯实,无法定论,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将来昏懵,无理可说,无言可道,从而堕落在外道中,迷惑了菩提真性,这就叫做第八外道,立五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更新于:27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改善言行

改善言行

改善言行诗曰:仇其离谤圣贤人,屡谏无听反倍瞋;捷感恶疮头至足,即时堕狱苦难陈。车匿是陪伴悉达多(佛陀的俗名)王子离开世俗生活,出家修行时的侍者,当悉达多王子究竟证悟,成为佛陀时,车匿也出家为比库。但...

纯智法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纯智法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纯智法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91、在寺院中能随地吐痰吗? 答:不能,应该要注意卫生在僻静的地方,用卫生纸包好弃到垃圾箱。古代有一个僧人晚上坐在佛塔,偶尔吐痰,月光下见护...

便当里的头发

便当里的头发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象样的便当到学校上课的能力都没有,我邻座的同学就是如此。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当却经常装著火腿和荷包蛋,两者有著天渊之别。 而且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

福清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放生虾苗近1.6亿尾

福清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放生虾苗近1.6亿尾

今日上午,以百姓富、生态美为主题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公益活动在福清市沙埔镇牛峰村陆岛交通码头开展。本次活动由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福清市海洋与渔业局以及福清市沙埔镇共同举办,在福清市海洋与渔业局渔政渔监...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三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三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八十九面第一行:  【阿难因而谏颂曰。】  向下阿难为我们说出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如何是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如何是道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