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声声,敲的是心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多人不仅要问:寺院里面念经为何总要用木鱼呢?因为即使在晚上,鱼在水里也不会闭眼睡觉,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来用功办道。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鱼用来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让大家凝心一处,不起杂念。

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材质做成大小不一的木鱼,用在僧众的修学上。从木鱼的本质上看,他代表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精进不退的精神。如果一个人连睡觉的时间都不曾浪费,昼夜用功,自然会净念相续,杂念不生,容易进入道业。日复如此,何愁道业不成?

从人的角度来说,容易产生懒惰意识。再说人的特性是悲喜不定,更容易受心情的影响,喜欢以自我的好恶来界定事物的好坏,形成片面思考和一家之言。如能清净身心,不会产生偏失,行于中道而进道立命。这时需要鱼这种不休不眠的精神,因而加功用行,不断累积福德资粮。

人们总是喜欢贪爱五欲六尘,贪爱财富,为财殒命;贪爱色欲,为色纷争;贪爱名利,为名不顾人格;贪爱美食,为食杀害生命;贪爱睡眠,为眠泯失心智。在佛教对治睡眠的方法很多,说明了睡眠对修行方面的害处。调整好睡觉,就能调整个修行状态,有了好的精神状态,还能去懈怠放逸!

一个人贪著睡眠,容易使人心智暗昧不明,懒惰昏沉,沉沦生死。需要鱼昼夜不眠不休的精神,精勤学修,直到成就。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的不是找个合适的借口,借此来掩饰虚伪的内心,如能常常三省其身,何以找太多的借口?

在佛教,很多法器、物品,一则为了庄严,二则用来表法。每个用品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从这些物体身上体露出一个道理,让人们通过表面看到本质。佛教有八万四千个法门,用来对治人们不同的烦恼习气。对于一个人来说,贪着睡眠就是一个很大的习气,因而在佛教思想中,把它放在五盖,十缠当中。烦恼习气能够覆盖修行者的清净心,不能开发善心;缠缚人们的身心,身心不得自在。

断一份无明,则证一分法身。如果连常见的烦恼习气都不能断除,怎能断除生死?出家学佛乃大丈夫事,当断能断。断恶修善是佛教的根本,精勤修学是解脱的保障,木鱼不光要敲在身上,还要敲在心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糖醋菊花鱼

糖醋菊花鱼

    主料:白灵菇调料:糖醋汁(糖、盐、苹果、柠檬、胡萝卜、白醋、番茄酱、番茄沙司熬制后,过滤)盐做法:   1、将白灵菇用水焯熟,焯水的时候加入少许盐,然后用刀片成夹刀片2、夹刀片切法:用直刀平...

简体注音|僧伽吒经起诵仪(莲唤恭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达真堪布:工作忙没有时间修行怎么办?

达真堪布:工作忙没有时间修行怎么办?

达真堪布:工作忙没有时间修行怎么办? 现在人每天工作什么的都很忙,没有时间学佛修行怎么办? 上师达真堪布解答:这里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什么是修行?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86-290)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86-290)

286、一个女孩喜欢上同院里的一个男孩,而男孩难以忘怀女孩小时的狼狈样,难以抱以爱心。一日,两人同去看演唱会,男孩深为台上女歌星的美貌倾倒,女孩问:你看什么看得如此入迷?男孩答:那位歌星的发夹真漂亮...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原文】知善不为。【释义】明明看见善事就在眼前,却是不肯勇敢地去做古人说:“取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成亿。”所以做善事贵在日积月累地储积。知道是善事,就马上去做,而且还要很认真努力地去做。人若是每天改...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0、贪小失大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0、贪小失大

30、贪小失大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一国的领袖,富有四海。下至贩夫走卒,贫无立碓之地,都有缺少些什么,都不能事事称心如意。一切众生都有与生俱来的贪心,而且这贪心贪而无厌,越多越好。古人一首诗说: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