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命运是怎么来的

刚才一位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命运在佛教认识里,就是业的呈现,《百业经》等经典中都说:业如同广大无边的网,覆盖整个世界。这张网比因特网大得多、也复杂得多,一般人无法想象,也无法通达其中的深细道理。不过,因为一辈子研究这些,我常会善意地告诉大家:要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它确实存在。

有些同学心地很善良,但却不相信有业。眼前不相信也不要紧,我希望当你对人生有了更多体会,比如发现有些事不是想做就能成功,而有些事不努力也能成办的时候,可以回头想想,这背后是否有种力量?其实就是业。业都是自己造的,上一辈子、再上一辈子乃至无量生世当中,我们在阿赖耶识里播下或善或恶的种子,今生,它们结果了。

命运就是这么来的。看看周围,同样读金融、同时毕业的两个同学,一个非常成功,一个倒霉透顶,什么原因?他们的业不同。同一家庭的两个孩子,一个又聪明又漂亮,而且成功,另一个既笨又丑,还受社会歧视,为什么呢?还是业的问题。业很复杂,但佛教里确实有清晰的解释。

一说到业,我总要澄清一点,就是业对命运的影响,不能简单理解为“宿命论”,完全取决于前世,这不是对业的正确认识。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今天所感受到的一切,有一部分的确是前世的业导致的,但也有一部分跟今生的因缘有关,了解到这点,你就明白断恶修善的意义了。

说得明确一点,相信业因果,也是一种智慧

我常常觉得,学习是一件乐事,尤其是学习利他。佛教认为,对他众有利的知识,是高尚人学的;对自己有利的知识,是中等人学的;而对自他无利甚至有害的知识,只有下等人才会学。因此,要学就学对自他有利的知识。

金融可以说是这种知识,既可赖以谋生,也可服务他人,但每个人的前途如何,还得靠自己努力。努力学知识是一方面,但想有所作为,还要提升利他心。利他心是在任何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要你相信因果、践行利他,保持一份纯洁和高尚,有些事会不期而至,超乎你的想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偷盗的故事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偷盗的故事

戒偷盗的故事草比金值钱(jataka本生经89)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有一鬼计多端的恶比丘,常为比丘众带來麻烦。佛陀就为他们说了这个故事。「很久以前,梵施王(brahmadatta)治理波罗奈(ba...

钟茂森:佛说阿弥陀经大意(第二集)

钟茂森:佛说阿弥陀经大意(第二集)

钟茂森:佛说阿弥陀经大意(第二集) 尊敬的各位菩萨、各位大德,大家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阿弥陀经》大意。我们昨天讲了经文的序分以及正宗分的一小段,我发现我们按照这样的进度讲下去,今天估...

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盲从轻信

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盲从轻信

佛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一些李子路上吃.他一路走一路津津有味地嚼着李子,一会儿就吃完了,只剩下几个李子核,把李子核扔到哪里去呢?这人一抬头,见旁边几步路远的地方有一棵桑树,不知...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心灵的虔敬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心灵的虔敬

心灵的虔敬《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拜佛有不可偏废的礼仪规矩,但是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虔敬,如果固执形式,一味着相,像譬喻中的信徒,便不能与真理相契合,只有离佛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超越生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超越生死

有位和尚去参访雪峰义顾禅师,雪峰问他:从哪里来?和尚回答:覆船。雪峰说:生死之海还没有渡过去,为什么先要覆船呢?那位和尚无法领会雪峰的意思,便回去把经过告诉覆船禅师。覆船对那和尚说:你为什么不说我已...

分手后挽回前男友的办法  这几个绝对管用

分手后挽回前男友的办法 这几个绝对管用

在一段感情里面,几乎是女生会比男生更加投入,更加认真。如果没有处理好自己感情中的问题,在感情破裂期或者分手期,女生会比男生更加想挽回另一半。而女生挽回男生也自然比男生挽回女生要轻松的多。一起来看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