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华寺主持虚云法师的弟子广济,想还俗从军保家卫国,临行前特来向虚云师父道别。

  广济:师父,五年来我出家侍佛,深沐佛恩。如今背佛而去,内心十分愧疚。

  虚云师父听后直摇头:广济啊广济,你出家五年了,怎么还是一个光头俗汉呢?

  此时,虚云师父拿出了一张纸,问广济:

  虚云:这个是什么?

  广济:是一个字,只是写反了。

  虚云:是个什么字?

  广济:是个写反了的“我”字。

  虚云: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

  广济:不算。

  虚云:既然不算,你为何说是个“我”字呢?

  广济:那算!

  虚云:既然算,那你为什么说它写反了呢?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主要是你心中认识这个字!正写反写都是一样!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心中无佛,坐破蒲团,读遍佛经也没有用处啊!心中有佛,出入聚散,无非因果。报国,也是报佛啊!

  想出家,却受到家庭百般不解的有缘人啊,看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豁然开朗了呢?

  只要你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出家,是要有大福报的。既然父母家庭极力反对,说明你的因缘尚未成熟,更应在生活工作中努力修行,多行善事,感化众生!而不是因此对父母家庭心生怨恨,要知道,报父母恩,也是报佛恩!有朝一日因缘成熟,到时全家欢喜接受你出家侍佛,这才是尽忠尽孝之道啊!

  同样的道理,在家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我们心中有佛,时刻按照佛陀的教诲行善积德,劝化众生,即使没有出家,也一样能沐浴佛恩,法喜充满!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6、饮酒过失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6、饮酒过失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命中注定35岁死,他用这三方法渡过,还延寿六十多年!

命中注定35岁死,他用这三方法渡过,还延寿六十多年!

  我老家湖北偏僻山区里有一位念佛人,现在已经过世了,下面我讲讲他的故事。  说起这位念佛人,他是我的邻居,我还小的时候,经常听到他躺在椅子上念我听不懂的佛经和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就觉得好玩,说到...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

  久远之前,无惧王如来出世时,于其教法下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婆罗门子,智慧超胜、严持五戒、修持佛法。  有次他与五百人一同前往一非常恐怖之地,当地有五百强盗。强盗中有一人为婆罗门子熟人,趁夜晚天黑...

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

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

  《六度集经》卷第五之〈四三〉  昔者菩萨厥名曰睒,常怀普慈润逮众生,悲愍群愚不覩三尊,将其二亲处于山泽。  父母年耆、两目失明,睒为悲楚、言之泣涕。夜常三兴、消息寒温,至孝之行、德香熏乾,地只...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二回拜弥勒菩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二回拜弥勒菩萨

  善财得了如幻三昧,众善妙乐,有说不出来的心情舒畅。这种妙乐,只有善财一人才能享受。他想到:善知识者真是伟大,善知识入慈母,谆谆教诲。如明师指引方向,如船师渡过深海,如大地生长万物,如医士除诸病...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六回拜明智居士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六回拜明智居士

  第十六回 拜明智居士  兴城参明智居士时  仰视空中诸宝如雨  财法众会悉皆满足  生福德藏无屈饶行  这时,善财童子得到无尽庄严福德藏解脱光明之后,渐渐向南而行,抵达大兴城,周遍寻求明智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