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

  编者按:你有过因失去亲人而悲痛不已的经历吗?你曾经因悲痛而久久不能自拔,整天被阴暗的心情所笼罩?请看今天的凤凰网佛教《佛教故事》,看完这则出自《杂譬喻经》的故事你会明白,珍惜当下的时光有多重要,我们可以通过适时的祭奠来缅怀故人,但不可放松我们在现实生活的修行精进。  

  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图片来源:慧海百科库)

  且说有一位贤明的人,一向奉持佛法,精进不懈怠,后因寿尽,得病而亡。他的妻子伤痛悲切,自是不在话下。

  妻子虽然悲痛,还是遵照礼法,将丈夫的尸骨火化、埋葬。丧事既毕,妻子还是不能稍抑悲痛,而且废忘经典、佛法,甚至连佛龛前的香灯都不再点燃,只全心全意的在烹宰牲畜,设肴馔、置酒食,在丈夫的坟前,悲泣哀号。

  这位贤者,因生前奉持佛法,死后生天,他以天眼,遥见妻子的哀伤、愚痴不可名状,反觉好笑,而发怜愍之情。

  于是,贤者化成牧童,在坟边牧牛;忽然,牛竟猝死,牧童在旁,号哭后,接着便去割草,拿到死牛前,大声叫牛吃草,死牛如何吃呢?牧童于是又打、又喊、又哭的不停的推着死牛。

  对于牧童怪异的行径,坟冢附近的人全都聚集来看,当然,贤者之妻也走近来看,其中有一人,笑着问牧童:“你是谁家的孩子呀?牛死了,该回去告诉你家人,在这儿哭有什么用?牛死了怎会知道呢?”

  “我可不愚笨啊!牛虽死了,还在这里,我犹有指望,不像她!”牧童一指贤者之妻,继续说,“丈夫老早就死了,还天天买酒设肴,到这儿号哭,他已化焦了的骨骸,又怎么会知道呢?”

  贤者之妻闻言,心里正自惊诧,牧童又说:“我原是你的丈夫,生前因奉持佛法,故已生天界,而今特来度化你啊!”

  说完,牧童恢复他原来的天身,隐向天空时,又说:“你要像我一样,精勤修持,增进道业,不要再浪费时间呀!”

  贤者之妻闻言,心开悟解,回家后,便不再号泣、不再忧愁,而一心精持五戒,注重德行,广行布施,赈济贫病无依者。

  这才使她世寿尽时,也得以往生天道。

  [责任编辑:徐上杰 ]

 

点我:

相关文章

济群法师: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济群法师: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

教你看清自己的前世、今生!

教你看清自己的前世、今生!

  出自 《小乘单译经·第0737部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  ——刘宋叁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有一天,佛祖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

忍能养福,慈能养心,宽能聚气

忍能养福,慈能养心,宽能聚气

忍 忍能养福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

大安法师:宽容是一种美德

大安法师:宽容是一种美德

其实我们每个人检点一下,这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所以儒家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就是你指责自己的过恶,你不要老是攻击...

这次第,怎一个“悔”字了得?

这次第,怎一个“悔”字了得?

已近四月,乍暖还寒季节,最难将息。尤其是现在赋闲在家,更是一日愁似一日,忆起前尘往事,更是让人头晕。这次第,怎一个悔字了得?多年前,我在某市一民办高校读书,误交损...

 牛命与人命

牛命与人命

  过去有一个从事屠宰的人,养了一千头牛,每日宰杀一头牛出售。杀了五百头牛,还有五百头,牛儿们不知死期不远,还在跳腾嬉戏,共相抵触。  一天,佛陀适巧路过此地,见到这种情形,心生悲愍,对随侍的弟子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