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

  编者按:你有过因失去亲人而悲痛不已的经历吗?你曾经因悲痛而久久不能自拔,整天被阴暗的心情所笼罩?请看今天的凤凰网佛教《佛教故事》,看完这则出自《杂譬喻经》的故事你会明白,珍惜当下的时光有多重要,我们可以通过适时的祭奠来缅怀故人,但不可放松我们在现实生活的修行精进。  

  失去的不会再来,请珍惜当下!(图片来源:慧海百科库)

  且说有一位贤明的人,一向奉持佛法,精进不懈怠,后因寿尽,得病而亡。他的妻子伤痛悲切,自是不在话下。

  妻子虽然悲痛,还是遵照礼法,将丈夫的尸骨火化、埋葬。丧事既毕,妻子还是不能稍抑悲痛,而且废忘经典、佛法,甚至连佛龛前的香灯都不再点燃,只全心全意的在烹宰牲畜,设肴馔、置酒食,在丈夫的坟前,悲泣哀号。

  这位贤者,因生前奉持佛法,死后生天,他以天眼,遥见妻子的哀伤、愚痴不可名状,反觉好笑,而发怜愍之情。

  于是,贤者化成牧童,在坟边牧牛;忽然,牛竟猝死,牧童在旁,号哭后,接着便去割草,拿到死牛前,大声叫牛吃草,死牛如何吃呢?牧童于是又打、又喊、又哭的不停的推着死牛。

  对于牧童怪异的行径,坟冢附近的人全都聚集来看,当然,贤者之妻也走近来看,其中有一人,笑着问牧童:“你是谁家的孩子呀?牛死了,该回去告诉你家人,在这儿哭有什么用?牛死了怎会知道呢?”

  “我可不愚笨啊!牛虽死了,还在这里,我犹有指望,不像她!”牧童一指贤者之妻,继续说,“丈夫老早就死了,还天天买酒设肴,到这儿号哭,他已化焦了的骨骸,又怎么会知道呢?”

  贤者之妻闻言,心里正自惊诧,牧童又说:“我原是你的丈夫,生前因奉持佛法,故已生天界,而今特来度化你啊!”

  说完,牧童恢复他原来的天身,隐向天空时,又说:“你要像我一样,精勤修持,增进道业,不要再浪费时间呀!”

  贤者之妻闻言,心开悟解,回家后,便不再号泣、不再忧愁,而一心精持五戒,注重德行,广行布施,赈济贫病无依者。

  这才使她世寿尽时,也得以往生天道。

  [责任编辑:徐上杰 ]

 

点我:

相关文章

虔诚听闻佛法的蛤蟆

虔诚听闻佛法的蛤蟆

  昔日,佛陀常在恒河周边游化,为众生广说妙法,每次佛陀说法之时,都会有很多有情众生以及鸟兽前来听法。这一天,佛陀又在宣说佛法,一位放牛的老翁听闻佛陀又在为众生开示妙法,于是拄着拐杖来到了恒河边,...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 治病救人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 治病救人

  金山活佛--活佛治病度人(乐观法师著)  活佛,他不计走到那里,除了显示他的随身法宝那一句「谁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还有一套替人治病的本领,可是,他并不挂医师牌子,也不标榜他会治病,只是有缘遇...

德育故事:德量恢宏之王旦

德育故事:德量恢宏之王旦

王旦。幼沉默好学。父祐曰。此儿当至公相。初知平江县。其廨传有物怪。居多不宁。旦将至。前一夕。守吏闻群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绝。及为相。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曰。卿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  有一天,曹彬遇到精于相术的陈搏(希夷)先生。陈搏告诉曹彬:“你的边城骨隆起,印堂宽阔,目长光显,必定可以早年富贵。所忌讳的是颐削口垂,可...

佛陀救拔老人病苦的故事

佛陀救拔老人病苦的故事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三回拜優缽羅華長者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三回拜優缽羅華長者

  参优波罗华长者  诸香合一味化瑞  获法身香调和法  救众生离相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因为善知识教化的缘故,他已为法忘躯,不顾自己的身心性命,不执着财宝,也不欢喜大家来恭维自己,不耽着五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