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发展过程 从汉代至明清的

  
    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茶具文化也是茶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糙。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明代中叶出现了紫砂壶。至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近代,则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姿。

  茶具和饮茶方式的关系相当密切。唐宋时的饮茶方法,是将鲜叶蒸熟后,经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烘干,称茶饼或饼茶。喝茶时由喝茶人将饼茶碾成碎末(也称末茶)放在锅里煎煮,以让茶叶充分渗透再喝,因而当时的茶具十分繁杂。茶圣陆羽在其《茶经四之器》中就列举了共计二十八种茶具。除常用的煮茶、饮茶、贮茶的茶具外,还有用以碾茶的茶具:茶碾和茶罗。

  茶碾为碾茶之工具。有木质茶碾和石质茶碾。木质茶碾用质地坚硬细密且无异味的木材制成。上等者为橘木,次为梨木、桑木、桐木等。此种木茶碾由碾盘和碾堕组成。碾盘外形四方,中间剜空成圆孔,正好容堕。碾堕是一块圆木,在中间安上轮。碾茶时以手持轴转动碾堕,靠碾堕与碾盘间的挤压来碾碎茶饼。

  茶罗即筛子,茶圣陆羽称之为罗合。罗合的罗圈是用竹子或杉木经烘烤弯曲而成,圈面上涂刷油漆。罗面是用细纱绢制成。罗(筛)茶末时,要加上盖,以免茶末飘散。宋代茶罗的罗圈,考究的用金银制成,罗面则采用四川鹅溪所产的细画绢制成。当时的品茶者,多用茶碾和茶罗自碾自罗。

  唐宋以来,茶具依其质地不同,可分为陶土茶具。瓷质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等。而在宋代时,瓷质茶具的生产异常繁荣,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瓷茶具。当时著名的瓷窑有:杭州官窑。浙江龙泉哥窑、河南汝州汝窑、河南钧州钧窑、河北定州定窑等五大名窑。中国的茶具发展历来是与陶瓷器的发展切切相关的。

  唐宋时因采用煎煮茶汁,故煎水壶以金属制品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同时还以茶瓶煎水,亦称煎水瓶。

  随着制茶、饮茶风尚的变迁,从唐宋时的将茶饼研碎煎煮,至元代时用鲜叶放在锅里蒸制成整片叶子的散条(亦称蒸青散条)煎煮,至明代时则将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也由煮饮变为泡饮。故茶具除原有的茶盏、茶杯外,明代时又出现了专为品茶而用的茶壶,从此盏与壶成为最基本的茶具。

  明清清茶条具讲究精工细作,注重装饰,茶具上的文化气息已愈来愈浓厚。清代,茶具的制作更是进入了色彩纷呈、空前绝后的时期。制作茶具的主要材料,陶制茶具和瓷制茶具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两大系列。

  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各式茶具,也就成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为了一种温馨愉悦的审美过程。
点我:
标签: 禅茶茶具

相关文章

中国茶道与佛教文化之渊源

中国茶道与佛教文化之渊源

  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茶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就有著不少对佛教的...

懂茶入门,闻香识茶

懂茶入门,闻香识茶

茶叶的香型虽说没有标准,香气的主观认识应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客观是什么,是茶叶的特征,工艺。如大家常说肉桂的桂皮香,老枞水仙的青苔或粽叶味等等,这是其品种特性所决定的,茶树分乔木型和灌木型,水仙是乔...

【禅茶文化】心有千千结,茶独一缕香

【禅茶文化】心有千千结,茶独一缕香

漫天的落叶,都开始了狂舞,北风和冬雪,也已在通往人间的路上加快了脚步。入暖室,一杯茶,掌心中水意流动。看波纹一圈,一圈,又一圈地荡漾开去,仿佛一瞬间落入了无解的心事。但茶,到底还是清寂的。不似酒那般意...

中国十大名茶冲泡方法

中国十大名茶冲泡方法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更是多样,而关于十大名茶之论,更是各执一词。所以今天所选的十大名茶,不仅取其名,更取其类,从而让您得以触类旁通,从一名茶,熟悉一类名茶。铁观音素有“茶王”之称,其条索肥壮紧结...

陈皮苹果茶的做法

陈皮苹果茶的做法

食材:   1个苹果、3块陈皮、3颗红枣、1小碟枸杞、3块冰糖 做法:   1、将苹果放入大碗中,加1小勺盐,用手搓洗掉外表的蜡质,接着倒入适量清水再搓洗干净。   2、去掉苹果核后将苹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