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治愚和痴?两者有什么区别?

容通法师:如何对治愚和痴?两者有什么区别?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对于三宝、四谛、十二因缘、因果等道理的明白和理解是无痴的核心。对治愚和痴,做种种善事是无痴的功能。

  愚和痴的主要区别,愚是智力上的低下,痴则是一种无明的状态。比如世间人对情感的痴迷,觉得有情众生就应该有情有义,其实痴情就是被情所迷惑,完全沉浸在情感中,过分地执著于自我的感受。

  从出离的角度讲就不能有世间的情感,从人的角度讲情感也要适度,要将普通的情感替换成更高尚、更慈悲、更纯洁、更圆满的一种情感。最好做到快乐和痛苦对你来说都是无所谓,都是相同的感受,这样的情感就完全出自真实的快乐和解脱。

  世间的友情、爱情、亲情固然有美好的一面,但终究还是自私的,即使有人可以为另外一个人完全地付出,也多是在享受付出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如果将这个过程换作痛苦恐怕就很难承受了。

  如果不对事情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清楚地了解,你就会迷于事。如果对事情的表象不能看得清楚,事情背后的道理就更难理解,所以说愚痴是极大的烦恼,作恶为业。

  对于烦恼的理解多数人认为就是发脾气和嗔恨,其实贪嗔痴,昏沉,睡眠,执著色身等都是烦恼,都是自己的一种果报,不明白这些道理就是痴。

  佛法和世间法对痴的理解有很大的距离,按照佛法来说笨、愚痴就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按照我们人的看法,一个人只要是贪心、瞋心不大,人也比较老实虽然愚笨一些,但还是好人,这是不对的。

  愚痴就是不明因果,不明事理,有了痴之后决定贪嗔会来。他在没有能力的时候就是痴,但当有一点点可能性来了,他就要贪,也会嗔,有痴必然有贪嗔。我们每个人贪嗔痴都是具足的,痴是基本烦恼之一,只要有痴的存在,在适合的环境下贪和嗔就会随之而起,所以说愚痴可怕就在于此。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师父来了》第六十期,本期我们再次礼请到中国佛学院的宏海法师。 师父您好!请和诸位网友打个招呼吧! 宏海法师:好,我们各位凤凰佛教《师父来了》风直播...

星云大师:如何念佛会有效果

星云大师:如何念佛会有效果

问:念佛,是佛教里最普遍的修持法门。听说大师年轻时即对念佛法门很有心得,请和我们谈谈,念佛应该如何念?念佛又有什么功德呢?答:在佛教里,念佛法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就可以道尽。《僧事百讲》当中...

地藏经回向偈(注音版)

地藏经回向偈(注音版)

 地藏经回向偈  赞  地藏本誓,校量经因,癃残喑哑是前生,今世讽大乘,福利无穷,决定宝莲生。  南无冥阳救苦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ong bo...

前来助念的人越多越好吗

前来助念的人越多越好吗

问:弟子所在的小城镇念佛人极少,很难组建助念团,在为亲人送往生时,只能依靠一两个亲属为其助念。请问法师,有助念团参与的助念,力量更大吗?如果只有一两个家属在亲人旁边,以最真诚恳切的心助念,是否此助念之...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问:《无量寿经》里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一次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经行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吗? 答:吾人听闻佛的教言,首先当以清净信心...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问: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 中台禅寺答:自净其意出自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过去七佛对佛弟子的共通教诫,也可以说是佛法修行的总纲,意思是说:透过持守戒律,广修善法,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