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达照法师:什么是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善士问:

  请问法师,什么是分段生死?什么是变易生死?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达照法师答:

  分段生死:主要是指六道的凡夫众生,就是有隔阴之迷,这一段生死结束了,下一段生死又重新开始了,前面一段跟后面一段自己不知道,就不知道有前生有来世,所以一段一段地这样轮回下去,叫分段生死。

  变易生死:就是事物在迁变当中,在变化当中,我们又不知道变化的规律,被这个变化这些现象所迷惑。

  比如我们现在是这一生不知道前生,所以从前生、今生、来生来说,我们是在分段生死。

  可是我们现在生在这里,我们也从小到大,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心情也在变化,念头也在变化,身体也在变化,就这些变化也都是生死,也是一个一个生死积累起来,所以我们现在是两种生死都有,就是既有变易生死,又有分段生死。

  如果你分段生死了了,像四果罗汉他已经解脱,内在的我执已经没有了。但是他如果发菩提心要利益众生的时候,那利益众生的这个过程,也是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还有起心动念,也有做这些,也是有在变化的,就是他还在乎这些水变成波浪的浪的这个变化,他很在意。

  什么时候才两种生死都结束呢?一个你把波浪都变成水了,他这个分段生死,就是有差别的这个心没有掉了,水都是平等了,这是第一。第二,不但是平等了,而且波浪再起来,你也知道所有的波浪都是水,也没有生也没有灭了,这个就变易生死也结束了。

  所以大乘佛法断除的是变易生死,小乘佛法断除的是分段生死。大乘佛法断除的是变易生死,实际上是先把分段生死断除了以后,然后再断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都要断,两种生死全部断完才是成佛。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问: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你首先要了解妄念的虚幻性,没有体性。既然没有体性的话,你就不要有减轻不减轻的想法。你不理睬它,妄念自性本空。 你越理睬这个妄念,越在琢磨妄念是不是轻了呢,你...

怎样才能恶业消灭,善根增长菩提不退

怎样才能恶业消灭,善根增长菩提不退

问:我有一个佛友诵《地藏经》五六年了,但从未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而是给自己孩子的冤亲债主回向,是否颠倒?我的想法是,他只为自家几个人考虑,没有做到冤亲平等。我是否多管闲事? 请问怎样才能恶业消灭,...

藏头白、海头黑

藏头白、海头黑

问: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他很累,叫他去问智藏禅师,智藏说他头痛,叫他去请教他的师兄怀海禅师,怀海说他不会回答。这和尚就把情形回报给马祖禅师,马祖说:「藏头白、海头黑。」他的意思...

祖语理解断章取义,犹如杀人不见血!

祖语理解断章取义,犹如杀人不见血!

某些弘扬净土法门人,常常喜欢举蕅益大师的一段话来‘教导 ’浄土修学行人,其语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  上述言语,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其...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深入如何理解及处理好其关系? 大安法师答:信、愿、行三资粮是如鼎之三足,都非常重要,尤其是信、愿。怎么强化信愿呢?这个信是很难的,佛不断地说净土法门是一...

关心而不担心,担心会让人乱了方寸、失去理智

关心而不担心,担心会让人乱了方寸、失去理智

  懂得关心是好事,老是担心就不好;因为担心会让人乱了方寸、失去理智。诸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众生之关心和爱护,超越一切父母对子女之爱;所不同者,他们深知只要尽心尽力,普度众生,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