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身体健康的人最自在

圆藏法师: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身体健康的人最自在

尊纪守法的人最自由,

身体健康的人最自在。

  不少初学佛者都会对佛教的戒律充满疑惑,认为戒律是一种束缚。其实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就像交通规则,若能人人都遵守,则大家都能安心地过马路。如果有人违反规则,乱冲红灯,不但行人容易遭殃,闯红灯者也会因为违规而被处罚,如果严重者,可能会丢掉珍贵的生命。

  作为一个佛弟子,即使不受戒,遵纪守法也是基础。尊纪守法不是让你什么都不能做,而是让你受到保护。杀人、抢劫、贪污者,也许会认为只要不被抓到就没事,但每每要到处逃亡,隐姓埋名,担惊受怕,有哪一天能活得自由?这更让自己的家人、朋友受到牵连。若没有法律的存在,不把犯罪者抓捕归案,则会导致社会的不安稳。

  五戒是佛教中最基础的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就是告诉我们要爱护和恭敬所有的众生,不去干扰众生或使众生起烦恼,不让自己犯错。有许多初学者不了解戒律的精神,以为那是对人的束缚,真是大错特错!受持戒律,能让我们的行为更端正,减少犯错的机会,犯错少了,烦恼也就随之而减少。所以学佛者不应以受持戒律为苦,应以受戒为乐,感恩戒律让自己少犯错,同时在生活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每天都活得坦荡,活得自由。

  尊纪守法让人自由,身体健康则让人自在。身体承载着我们的一生,是我们发挥生命价值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毫无顾忌地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向梦想勇往直前。

  但现实中,身体很容易被忽视。不少人在失去健康时才来懊悔,为什么当初不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现在什么都要暂停,何时才能重新开始?在健康的时候,若不对身体进行管理,暴饮暴食,通宵熬夜,不做运动,久而久之,疾病就会找上门,生活的节奏从而被打乱,各种事情都要小心翼翼,以免发病,自在的生活也就慢慢远去。有些人更会因为疾病而变得消沉,失去生活的动力。

  管理好自己的身体,让其保持健康,才能自在地生活,更好地去感受世间的万事万物,去探寻真理。身体是我们借假修真的基础,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管理它,让其助力我们的修行,成就自在人生。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合肥开福禅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每天辛苦奔波,为何还是达不到期望

每天辛苦奔波,为何还是达不到期望

问:为什么有的人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无忧,而我每天在外拼命奔波,天天千辛万苦的过日子,但是结果不但赶不上那些有钱人,甚至都达不到自己的期望? 妙江法师答:你有一个平等的心,有个知足的心,你就快乐...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问: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路历程。 大安法师答:念佛各人可能感受都不一样,或者跟自己念佛的目的有关系,还有每个人的信心有浅深,修行的功夫有勤堕,念佛的时间有长短。 虽然有不同,但...

法相宗教义

法相宗教义

法相宗教义分项略述如下:一、万法唯识,本宗依唯识论,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质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能变识有八,所变法则森罗万象。二、五位百法,法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

没有慈悲心的人,是无法得到最高的觉悟

没有慈悲心的人,是无法得到最高的觉悟

  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人吗?是不是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佛之路就好?别人的事情和我有啥关系?自始至终只注重自我的人是无法得到最高最圆满的觉悟的。 【原文】   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

清心寡欲的佛经名句

清心寡欲的佛经名句

清心寡欲的佛经名句   佛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又云: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佛还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心身自在。   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人父母。可否效法《了凡四训》,年轻的时候求人天福报,年老的时候再将所有功德回向往生西方? 大安法师答:对于这个观点应当要好好思惟。一心想求生西方净土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