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的两个秘密分别是什么?

禅修的两个秘密分别是什么?

  禅修的秘密:行走中的人,既要能够看到远处的山水,也要能够近看自己脚下的路。禅修有两个大秘密,很简单,但很少人知道。

第一个秘密是少量多次

  最好的方法是每天时间短,一天坐几次。初学的人,哪怕每次只有五分钟都好,但要尽量多做几次。如果一天能有十几次短短的禅修,一星期下来就会觉得生命变得不同了。

  每次禅修的质量远比时间的长短重要。坐久了,有些人只剩下身体在打坐,脑子胡思乱想到全世界各地去玩了,那是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好处的。

  也有些人,一坐就昏昏沉沉睡着了,还不如好好睡一觉再坐。还有些人,每次要求自己坐久一点,又坐不住,后来一想到禅修就紧张和烦恼。静坐时东想西想、昏沉打呼、拼命努力等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所以,一开始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禅修是为了放松,不是比赛,也不是做功课。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你就会愈来愈喜欢静坐。

第二个秘密是觉就是禅修

  你要你保持觉性,就是在禅修。很多人以为禅修是要一种激动的感觉,像是大神附体了、看到佛菩萨了、心花怒放了其实那不是真正的禅修。

  真正的禅修是很平常的,当你习惯在静坐时保持觉性,慢慢地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你随时随处都可以禅修。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生命开始变化。你心中会有一种宁静的感觉,烦恼自然变少了,会看到周围的美丽,内心有一种很平静的喜乐。

  每日禅坐十分钟。现代人都很忙,时间不够用,但是十分钟一定找的出来。最好是每天多做几次,有佛堂或者禅堂更好,如果没有,床上或椅子上都行。身体要直,在屁股底下垫个枕头,眼睛张开,平视前方。

  只要你能够安静下来,静静倾听内心的声音。既不要有什么希求的心,也不要随着念头乱跑,只是静静地与自己相处。只要你保持清醒就够了,只要你保持轻松就够了,只是把自己安住在当下的状态就够了。

  这样每天坚持在你的自然状态中,看到什么都不要跟随,想到什么更不要分析,只要你安住在当下的那一刻就够了。慢慢地,你会开发出像天空一般的自性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躲在后面的真正的自己。

  禅修就是学习当下,保持觉性。当下就是让我们从分离的头脑世界里走出来。一旦有头脑参与,一定是把我们带到一个不是留恋过去、就是懊恼过去或者是期盼未来、担心未来这样一个假象的世界里。只有当下,才能离开过去和未来的世界。

  禅修的第一步是练习止,也就是保持觉性、心不散乱。不是把心停止了,进入什么都没有的境界,而是要放轻松,清楚明白地觉知当下。修止的方法有很多,最直接的是观心不造作,也就是不想过去未来,安住在当下。

  任何念头在脑海中出现时,不跟着东想西想,但似乎也不要去阻止它、消除它,只要不跟随它就可以了。

  放松安住的感觉,有点像你刚运动完,哈啊一声,一下子放松的感觉。那时,一切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非常明亮清晰,但是心里没有任何念头,心不散乱。其实禅修就是这么简单。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实践者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实践者

  佛陀教导弟子们,要以慈悲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如果用世间人的心态来看罗睺罗与提婆达多,一个是佛陀至亲的儿子,一个是佛陀最大的怨敌。但是佛陀做到对他俩无有分别,真正做到了冤亲平等。   当...

工作忙等退休再修行可以吗?

工作忙等退休再修行可以吗?

善信问:   阿弥陀佛!顶礼师父!现在工作忙,无暇修行,等退休可以吗? 觉火法师答:   阿弥陀佛!都可以,问题是时间等人吗,无常会等人吗?   世俗的观念往往是想什么都不做了,退休后老了再...

鹿野苑-佛学大辞典

鹿野苑-佛学大辞典

梵名Mr!gada^va 。为释尊成道后初转法轮之地,即今之沙尔那斯( Sa^rna^th,即梵名Sa^ran%gana^tha ,鹿主之意),位于今北印度瓦拉那西市(Varanasi)以北约六公里处...

因前世懂得这样,今生才能拥有此等姿容

因前世懂得这样,今生才能拥有此等姿容

  【原文】:为人端正。颜色洁白。晖容第一。手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   《佛说罪福报应经》   【注释】:为人端庄挺拔,肤色洁白无瑕,每天容光焕发,四...

对善的执著是否也应该放弃

对善的执著是否也应该放弃

问:您说因为执著爱情,我们才痛苦,放弃执著,痛苦就不存在了。那您对善的追求也是执著,它是否会造成痛苦?您是否应该放弃? 索达吉堪布答:执著有两种:一种会带来痛苦,比如感情、财物,本来不值得追求,可你反...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问: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该不该说? 大安法师答:此话不该说。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定要防止出现以凡滥圣的局面。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说:我灭度后,勅诸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