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修福报具足福能润慧的觉悟成佛

华平法师:去修福报具足福能润慧的觉悟成佛

  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是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十方诸佛出世唯一一目的,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最正面的目的,也是十方诸佛出现在世的目的。众生根器差别,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一开始直接让他成佛,只是听听而已,还不如五欲自在来得好,所以他没有那么急切地想要成佛,没那个意乐,思想上不好要这件事情。

  有人想成佛又怕太辛苦不知修到什么时候,就会中路懈退久修辛苦,所以只走了一半只谈我自在最重要,成佛有那么重要吗,他也愿意接受成佛但路太遥远了,他干脆中间拿一个我自在就好,就会修小乘法我来得自在。不是每一类众生都是想成佛的,即使进了佛门也不一定都要成佛,我自己修自在就好,也有修菩萨的乐意助人但他不想成佛。

  《法华经》上讲三草二木,声闻、缘觉、菩萨,愿意行菩萨道不一定都是大乘,也可能乐于助人但是不愿意成佛。所以就一般人来讲只愿意消灾这是想要,讲经说法众生也不一定想听,听了也没有实质作用,听了我欢喜顶多这样,消灾、拔荐之后一切平安、所做顺利,马上反应在经济生活上,所以特别喜欢消灾祈福,因为它有实质上的宗教对价功能,只注重我做了得什么,成佛太遥远,所以做一切都是功能作用型的。

  所以佛法当中用方便,有种种善巧导引众生具足成佛的困缘,借由佛功德的功用去对苦消苦的灾,而具足觉悟乐,去修福报具足福能润慧的觉悟成佛。对苦说乐为觉悟成佛,消灾祈福超荐度亡也是众生所需要的,一定要用悲智发菩提心,愿我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诸佛必然护念,这是诸佛出世的愿,也是诸佛出世的唯一目的。

原标题:华平法师法语开示

转自微信公众号:此处当观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

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

智俨大师(公元620-668年),俗姓赵,天水人。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即智俨十二岁时,法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应允,法顺就把智...

怎样才能恶业消灭,善根增长菩提不退

怎样才能恶业消灭,善根增长菩提不退

问:我有一个佛友诵《地藏经》五六年了,但从未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而是给自己孩子的冤亲债主回向,是否颠倒?我的想法是,他只为自家几个人考虑,没有做到冤亲平等。我是否多管闲事? 请问怎样才能恶业消灭,...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修定,内心浮躁,心识散乱,就是因为没有定力,怎么样修定呢?最简单,最殊胜的方法,什么时候都能练的,就是念佛,所以,用佛号收摄身心,那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你肯不肯,...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润等问题。我们不可能把这个成本和盘托出,因为谈生意是很现实的。工艺成本两块钱,你要是说两块钱,客户可能会考虑一块八或一块五。你只能说成本两块二。这样一来...

回向是随时随地回向还是统一回向

回向是随时随地回向还是统一回向

问:回向是随时随地,早中晚都回向,还是统一到晚上一起回向? 宏海法师答:这是第一个问题,那我回应一下,就是说,确实回向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大家一定要重视回向。因为回向可以说把我们所有点点滴滴...

胆小的人如何通过念佛来改变

胆小的人如何通过念佛来改变

问:弟子生来就胆小,经常想些事情给自己害怕,请问这是业障吗,还是习气使然呢?可以通过念佛彻底放下并改变吗? 大安法师答:这不是自己害自己嘛。这本来没有什么事,你还想些事情让自己害怕,这就是你的业障。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