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修福报具足福能润慧的觉悟成佛

华平法师:去修福报具足福能润慧的觉悟成佛

  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是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十方诸佛出世唯一一目的,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最正面的目的,也是十方诸佛出现在世的目的。众生根器差别,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一开始直接让他成佛,只是听听而已,还不如五欲自在来得好,所以他没有那么急切地想要成佛,没那个意乐,思想上不好要这件事情。

  有人想成佛又怕太辛苦不知修到什么时候,就会中路懈退久修辛苦,所以只走了一半只谈我自在最重要,成佛有那么重要吗,他也愿意接受成佛但路太遥远了,他干脆中间拿一个我自在就好,就会修小乘法我来得自在。不是每一类众生都是想成佛的,即使进了佛门也不一定都要成佛,我自己修自在就好,也有修菩萨的乐意助人但他不想成佛。

  《法华经》上讲三草二木,声闻、缘觉、菩萨,愿意行菩萨道不一定都是大乘,也可能乐于助人但是不愿意成佛。所以就一般人来讲只愿意消灾这是想要,讲经说法众生也不一定想听,听了也没有实质作用,听了我欢喜顶多这样,消灾、拔荐之后一切平安、所做顺利,马上反应在经济生活上,所以特别喜欢消灾祈福,因为它有实质上的宗教对价功能,只注重我做了得什么,成佛太遥远,所以做一切都是功能作用型的。

  所以佛法当中用方便,有种种善巧导引众生具足成佛的困缘,借由佛功德的功用去对苦消苦的灾,而具足觉悟乐,去修福报具足福能润慧的觉悟成佛。对苦说乐为觉悟成佛,消灾祈福超荐度亡也是众生所需要的,一定要用悲智发菩提心,愿我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诸佛必然护念,这是诸佛出世的愿,也是诸佛出世的唯一目的。

原标题:华平法师法语开示

转自微信公众号:此处当观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问: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个老师,才不是掺杂? 大安法师答:我们学佛,应该常随佛学,要按照佛的教化来修行。佛从来没有说只能尊奉一个人。如果只能尊奉一个人,那就只能尊奉佛一个人了,...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断叩问这个生命大题,且在不同的历程,会有不同的问寻方式。例如不少年轻人会选择从哲学观点切入,试图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在存在的疑惑生起之后,也会急...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问: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具足信愿,散乱心念佛能往生。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人,他会散乱念佛吗?反过来,一个泛泛悠悠念佛的人能够说是具足信愿吗?望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蕅...

刚毕业时应如何选择工作

刚毕业时应如何选择工作

问:大学生刚毕业选择工作时的困惑,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选择稳定的或是挣钱多的呢? 达真堪布答:从世俗的角度而言,这是年轻人所面临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一种冲突,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

什么是大乘教法和小乘教法?

什么是大乘教法和小乘教法?

  何谓大乘与小乘?乘是一种交通工具,类似于现在生活中的自行车、牛车、马车、汽车、火车等,我们借助这些交通工具,可以从此地到达彼地。有些交通工具搭载的人多,续航里程长;有些交通工具搭载的人少...

在生活中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在生活中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问: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答:我们并不会包容,甚至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在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其实,就是你自己嗔恨,你自己心里不舒服,若是你去伤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