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布施的观念,明确布施的真谛,才能修到福德

  学佛后,有人希望通过在寺院里做义工,来为自己培植福报,求得佛菩萨更多的加持,让自己的人生更顺畅、更好。

  可是,也有人因无闲暇做不了而焦急。

  做义工本来是你情我愿的事,寺庙有需要,正好你有时间,又愿意做,那就做。

  如果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这不是你的错,也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亏欠,机缘不成熟就慢慢来。

  做义工不是为谁做,从某个层面说是为自己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天福德。

  做了,不执著于做以及为谁而做,才会获大功德,这属于财布施中的内财布施。(财布施分为外财布施和内财布施)

  我们供养佛也是一种布施,属于外财布施。

  在布施中有一个观念叫无相布施,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东西、没有布施的人(即没有布施的这个我),也没有被布施的人。

  我布施你东西,布施完了什么都没有了,即布施的人不见了,被布施的人不见了,所布施的东西也不见了,布施过了就什么都不见了,更不存在求回报的念头,这个功德才会无量无边。

  既便你布施的东西是小小的,但是功德也会无量无边。

  当你执著于三宝门内福好修、一文舍得万文收这一说法时,你布施出去一文,就等着收一万文。那你一定得不到。

  所以做布施的时候,你要有一颗端正心:我布施出去,就是一个很单纯的布施。

  供养寺院,希望寺院越来越庄严;供养师父,希望师父不愁吃不愁穿,能专心弘法。

  所有供养和布施,都只有这一个很单纯的目标。而不是想着要去交换:我供养师父,师父你要对我回向,回向我要很有钱,供养两百块,回向给我中两百万。

  有一个观念大家一定要清楚,就是在福报的修持过程中,不能产生想要去交换的念头即心有所求、心有所图。

  我们来学习,不管是学佛也好,信仰佛教也好,有一些私心在里头,总是希望自己能过得好一点,总是希望自己能过得快乐一点。

  但是日子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心,你愿意让自己的心进步到什么程度。

  你的心跟环境绝对是相连的:你的心越通透,你的环境就越通透;你的心越顺畅,你的环境障碍就越来越小。

  这个时间间隔不会太长,通常是你的心改变,你的环境马上跟着就会改变,基本没有多少时间差。

  所以大家一定要端正好布施的观念和心理,明确布施的真谛,这样的布施才有意义,才能修到福德,才能有更顺畅的环境和更快乐的人生。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明海法师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看待大乘小乘之争

如何看待大乘小乘之争

 【经典原文】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法华经》 【经文解释】此段偈颂是佛对舍利弗尊者所说,“十方佛土中”:十方诸佛...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问: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安法师答:就对净土法门来说,确实要去听闻经教,听闻包括读诵,包括听法师讲经说法。通过闻思,最后落实在行持当中。对净土法门尤其要反复熏习,了解西方极乐世...

贪鄙悭吝的有情众生将是这样的下场

贪鄙悭吝的有情众生将是这样的下场

  你身边有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那样的人吗?你是一个金钱至上的人吗?你觉得吝啬的人福报会多吗?要学佛就要发菩提心,要有慈悲心,要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吝啬的人内心充满贪欲,不能布施...

宏海法师:学佛答疑

宏海法师:学佛答疑

性仁法师致感恩辞: 在没有请法师回答问题之前,我先讲几句话。这次特别感恩上宏下海法师慈悲,到这边给我们同修带来佛法的甘露。让我们在菩提的道路上,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通过法师的开导跟演讲,让我们增加了信...

人的一生没有返程,戒邪淫后结婚生子考证,人生终

人的一生没有返程,戒邪淫后结婚生子考证,人生终

大家好,人的一生没有返程,走每一步都必须认真对待,一旦走错了,可能要用一辈子来弥补,今天我把我的经历写出来给大家以警世,希望大家不要再邪淫下去了。邪淫的经历相信每...

法相宗教义

法相宗教义

法相宗教义分项略述如下:一、万法唯识,本宗依唯识论,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质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能变识有八,所变法则森罗万象。二、五位百法,法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