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心经原文注音及译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心经全文注音及翻译: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观 自 在 菩 萨 。(译文:观音菩萨)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  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 。(译文: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  照 见 五 蕴 皆 空。(译文: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  dù yī qiē kǔ è 。  度 一 切 苦 厄 。(译文: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译文: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  sè bù yì kōng 。  色 不 异 空。(译文:形相不异乎空间)  kōng bù yì sè 。  空 不 异 色 。(译文:空间不异乎形相)  sè jí shì kōng。  色 即 是 空。(译文:所以形相等于空间)  kōng jí shì sè 。  空 即 是 色。(译文:空间等于形相)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受 想 行 识。(译文: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yì fù rú shì 。  亦 复 如 是。(译文:都是一样的)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译文:舍利子呀)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  是 诸 法 空 相 。(译文:一切法则都是空的)  bù shēng bù miè 。  不 生 不 灭。(译文:不生不灭)  bù gòu bù jìng 。  不 垢 不 净。(译文:不垢不净)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 增 不 减 。(译文:不增不减)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是 故 空 中 无 色。(译文: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无 受 想 行 识 。(译文: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无 眼 耳 鼻 舌 身 意。(译文: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  无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译文: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wú yǎn jiè 。  无 眼 界。(译文: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nǎi zhì wú yì shi jie 。  乃 至 无 意 识 界 。(译文: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  wú wú míng 。  无 无 明。(译文:没有不能了解的)  yì wú wú míng jìn 。  亦 无 无 明 尽 。(译文: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nǎi zhì wú lǎo sǐ 。  乃 至 无 老 死。(译文:直到没有老和死)  yì wú lǎo sǐ jìn 。  亦 无 老 死 尽。(译文: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  wú kǔ jí miè dào  无 苦 集 灭 道 。(译文: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  wú zhì yì wú dé 。  无 智 亦 无 得。(译文:不用智慧去强求)  yǐ wú suǒ dé gù 。  以 无 所 得 故 。(译文: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  pú tí sà duǒ 。  菩 提 萨 埵。(译文:菩萨觉悟之后)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译文:依照心经)  xīn wú guà ài 。  心 无 挂 碍。(译文:心中没有碍)  wú guà ài gù 。  无 挂 碍 故。(译文:由于没有碍)  wú yǒu kǒng bù 。  无 有 恐 怖。(译文:所以不恐怖)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  远 离 颠 倒 梦 想。(译文:远离颠倒梦想 )  jiū jìng niè pán 。  究 竟 涅 盘 。(译文:最后达到彼岸)  sān shì zhū fó 。  三 世 诸 佛。(译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译文:依照心经)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  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译文: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 三种佛果)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故 知 般 若 波 罗 蜜 多。(译文:所以说心经)  shì dà shén zhòu 。  是 大 神 咒 。(译文:是变幻莫测的咒语)  shì dà míng zhòu 。  是 大 明 咒。(译文:是神光普照的咒语)  shì wú shàng zhòu 。  是 无 上 咒。(译文:是无上的咒语)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  是 无 等 等 咒。(译文:是最高的咒语)  néng chú yī qiē kǔ 。  能 除 一 切 苦。(译文:能除一切苦 )  zhēn shí bù xū 。  真 实 不 虚 。(译文:不是骗人的 )  gùshuō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  故 说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咒。(译文:所以说心经)  jí shuō zhòu yuē 。  即 说 咒 曰 。(译文:其咒语曰)  jiē dì jiē dì 。  揭 谛 揭 谛。(译文:去吧,去吧)  bō luó jiē dì 。  波 罗 揭 谛 。(译文:到彼岸去吧)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  波 罗 僧 揭 谛。(译文:大家快去彼岸)  pú tí sà pó hē 。  菩 提 萨 婆 诃 。(译文:修成正果)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陀面对芸芸众生各有解脱的方法

佛陀面对芸芸众生各有解脱的方法

  编者按:你知道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吗?为什么这么多?众生的根基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家境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所以不能采取单一的引导方法,由此我们可以深刻体会佛陀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良苦用...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么程度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么程度

问:请问我们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么程度? 大安法师答:在家居士持戒,至少要把五戒的前四戒做好,也就是不要去触犯杀、盗、淫、妄这四个根本罪。这是作为居士来说,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不杀生所对应的就是杀人,...

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

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

问:佛法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 索达吉堪布答: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我们作为佛教徒,有能力则应宣扬佛教的崇高精神,而不是宣扬他人的过失。然而现在很多人,...

如何为临终的家人做引导

如何为临终的家人做引导

问:我妈妈得了癌症,已快走到生命的终点,我妈妈平日也拜佛,但却一直没有皈依,我非常想让您为她做皈依,并且为她做一些临终无常的开示,而且我非常想学一些临终的引导,但却不知从何而学?因此衷心地祈请上师能够...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什么是普皆回向?   回向有三种:回因向果、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向要具备这三种才算圆满,称之为普皆回向。   所谓的回因向果:   把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成为往生西方的资粮,这...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问: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怎么能往生到出离三界的西方净土呢? 佛慧法师答:我们生死中的凡夫想要解脱,有二条道路可选:一条是自力,另一条是他力。 所谓自力,就是靠你心中的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