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一个快速积累福报的好方法!

佛陀的大弟子当中,被人赞誉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他本兄弟二人。家里的弟弟,积蓄了万贯家财,富可敌国,可是很悭吝,一点不肯布施,每日只望积蓄能一天多一天。金银堆积满仓,他还是不能满足。


目犍连尊者知道了这种情形以后,特地跑到弟弟的家里,设法度化他。弟弟不知就里,看到哥哥回来,非常高兴。但尊者一见到弟弟,就开门见山的说道:


“弟弟!你现在有这么多的财产,对于衣食,你又很不讲究,那何必拼命的还想赚钱,这是做什么呢? ”尊者停了一下,又继续的说:“你该知道,一个人钱越多,名气就越盛;名气越盛,危险性也就越大。 ”


弟弟听了目犍连这些话,觉得莫明其妙。他心怀疑惑,问哥哥道:“奇怪!钱越多,事情越好办了,有什么危险? ”


“弟弟!你不知道,有了钱,谁不认得你?由此,江湖大盗,市井小偷,不是日夜在动你的脑筋吗?


有了钱,那些贪官污吏,就来找你的麻烦,他随便罗织你一个罪名,往你头上一戴,你受得了吗?


你别看仓库建筑得牢固,一旦水灾、火灾到来,你还保得住吗?


大多数富有的家庭,都出不肖的子孙,因为享用是现成的,不用他们去劳苦,他们根本不懂得赚钱的困难,于是,养成贪吃懒做的坏习惯。加上歹人的引诱,酒色、赌博无所不为,挥金如土。不要多久,必将卖光田园。这可不叫人笑骂吗?


弟弟!你艰难困苦地赚了这么多的钱,自己又没法永远保住。同时,你的年龄已到了中年,人总是免不了要死。等大限一到,一个钱也带不去;唯有你那贪欲悭吝所造的罪业,紧紧的跟着你,使你堕落受苦,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所以,弟弟,当你两眼还开着的时候,应该多做善事,尽量布施,为未来培植些福田。如果你能听我的劝告,将来的福报,一定是无量的! ”




目犍连尊者的开导是成功的。那悭贪成性的弟弟,听了哥哥这么恳切的开示明见,也不能不感动。他当即大开仓库,救济贫苦的人们。同时另一方面,他又叫工人新建一座规模广大的库房,准备要接受无量的福德。


不到一年,仓库里的金银财宝,布施得空无一物。这时,尊者的弟弟,急忙跑到新仓库去察看福报,将门打开一看,里面依然空无一物,这使他异常失望。


全部的财产都布施光了,然而却没获得什么福报。一年前还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富豪,如今变成了分文全无的穷汉。他很伤心,以为上了哥哥的当,气得将要生起病来了。


正在参禅中的目犍连尊者,知道弟弟的痛苦和焦急,很快的跑到弟弟住的地方,对他安慰着说:


“弟弟!你这一次所造的福报,是无法计量。如果福德有形相的话,虚空之大也容纳不下的!可惜你的肉眼无法看到,现在我带你到一个地方,看看你所得的一小部分的福报吧! ”




尊者说完话,就挽着弟弟,仗着神通力,飞腾上空,一眨眼间,到了六欲天,去看一所巍巍屹立着的新宫殿。这宫殿是用很多珍宝所造成的,里面应有尽有。尤以美女如云,令人看得眼花缭乱。


她们正忙于整理。弟弟看得奇怪,就问目犍连尊者道:“哥哥!这是什么地方?是什么人住的宫殿?我从来没看到过这样辉煌的建筑,而且在这么多的美女当中,没看到一个男人。 ”


尊者要他自己去问那些女人。那些美女听有人来问,就笑嘻嘻地说:“你不知道吗?我们是在等目犍连尊者的弟弟,他慷慨布施,救贫恤难,由于他作善的福报,命终以后,就到我们这里做天王。 ”


听到这些话以后,尊者的弟弟才知道布施竟有这么大的功德,因此,跑回尊者的身边,感谢哥哥的指引。从此,对慈善事业,他更加热心,布施救济,乐作不倦。


什么是布施?佛对布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既布施已,自食自净,施已报转,故名布施。 ”布施是把自己的或者自己也需要的东西施于他人,就会有布施的果报。

佛法里有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修财布施,得财富的果报;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的果报。

其实,布施并不难,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行布施,比如朋友烦恼时,一句悉心的开导;他人失意时,一个真诚的微笑,这些都算布施。布施不仅仅指钱财的布施,凡是给人信心、欢喜、正能量的事情都是布施。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众生若能恭敬如来尊敬三宝,便可证悟菩提大道

众生若能恭敬如来尊敬三宝,便可证悟菩提大道

【原文】   若有众生恭敬如来,爱乐大乘,尊重三宝,当知是人业障销除,福智增长,成就善根,速得见佛,永离生死,当证菩提。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注释】   如果有众生能恭敬诸佛如来...

去除污垢杂染,心则得清净

去除污垢杂染,心则得清净

  你是否感觉自己的心总是无法平静?是什么在困扰着它?我有宝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而今尽尘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只有尘尽光生,才能照破山河万朵。每个人都是如此,垢净明存,必须让他发出光和热,我...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经典,以及持咒,与念佛号是否冲突?该如何安排诵持?第二个问题:无意的杀生、堕胎、邪淫的罪业,该如何忏除? 大安法师答:念佛法门你既能听...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问: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释、道的教法在世俗中广为流传,末学相信儒学的教理、道学的清净无为教法都可以教化世人向善,但唯...

学佛人首先要解决的八个问题

学佛人首先要解决的八个问题

1、改脾气是关键   学佛后,第一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一起来,就火烧功德林,前功尽弃!只要嗔恨不改,就决定不能往生净土。怎么改?面对不顺心的一切境界,首先要深信因果,别人怎样伤害我,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