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修学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在田里耕种。忽然,儿子被一条窜出的毒蛇咬死,然而那父亲不但一点儿也不悲伤,也不管儿子,只是接着干活儿,连头也不抬。

  婆罗门觉得很奇怪,便问:「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怎么毫不难过,反倒接着耕种?」

  耕种者说:「人的生老病死皆有自然规律,忧愁啼哭能有什么用呢?」

  婆罗门接着问:「难道你一点儿也不感到悲伤?」

  耕种者回答:「如果伤心到饭也不吃下,觉也不睡着,什么都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样吗?对了!你要进城吧?路过我家时,请帮我跟家人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两个人的饭菜了。」

  婆罗门在心里暗想:「这个人可真不象话!儿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还想着吃饭,真没有人情味啊!」

  他进入舍卫城,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那人的妻子,便说:「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父亲请我跟你说带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那妇人听完后说:「人生随缘而来,随缘而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个规律,我儿子也是一样啊!还是由他的业力随他转生去吧!」

  婆罗门又把这消息告诉那死者的妻子,谁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气,对那女子说:「你丈夫死了,你难道一点儿也不痛心吗?」那女子默然不答。

  婆罗门心想:「我听说这个国家人民慈爱、孝顺、恭敬供养三宝,所以才想来这里修道,没想到今天碰上这等没有人情味的人。这种人怎么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陀。

  佛陀已明白他的来意,但还是亲切地问他:「年轻人,你在烦恼什么呢?」

  于是婆罗门向佛禀告他在路上看到的事。

  佛陀说:「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伤心悲哀无济于事,所以才能正视世间及人生的自然规律,没有任何忧愁。如果平时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就会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法自拔。明白无常的道理,明白佛法苦、集、灭、道的道理,自然烦恼尽除。」

  于是婆罗门皈依佛法,并受持五戒,精进修持出世之法。

 

点我:

相关文章

方便制戒

方便制戒

  有一天,佛陀看到一位弟子愁容满面,忐忑不安的样子,于是问他:「为了什么事情,如此的忧心忡忡?」  「佛陀!有一个人送我一个精致的钵,我想把它转赠给阿难陀尊者,但是尊者必须七天之后才会回来,依照佛陀...

贪心的商队与理智的商队

贪心的商队与理智的商队

  贪心的商队与理智的商队  有一次,世尊释迦牟尼在法会上,给诸比丘僧讲述了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  在往昔无量阿僧祗劫以前,有两支各有五百名商人的商队,在波罗奈地区筹集了金钱、食粮,准备好许多帆船...

最胜长者降魔

最胜长者降魔

  一天,佛陀来到最胜长者的家中,为长者说法。善根深厚的长者聆听佛陀所说妙法后,无明烦恼尽除,证得法眼净,归依三宝,成为优婆塞,尽形寿奉持五戒。  当佛陀离开长者家后,魔王波旬立即化身成佛陀端正庄严的...

恶皂役烂皮烂肉

恶皂役烂皮烂肉

  唐湘清居士撰  邵道是明朝池州人(池州即今安徽贵池县),在衙门中充皂役,担任管理囚犯的工作,常向囚犯勒索财物,满意则喜,否则就向囚犯拳打脚踢。有时郡官命令他拷打囚犯,他就用力的施刑,常常打到皮破血...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听婆罗门诵读《吠陀》经典,只要听过一遍就能全部背诵出来。到二十岁以后,他对天文、地理、数学、工巧、武术以及婆...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佛陀於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說:「瞋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卻认為:「天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