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修学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在田里耕种。忽然,儿子被一条窜出的毒蛇咬死,然而那父亲不但一点儿也不悲伤,也不管儿子,只是接着干活儿,连头也不抬。

  婆罗门觉得很奇怪,便问:「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怎么毫不难过,反倒接着耕种?」

  耕种者说:「人的生老病死皆有自然规律,忧愁啼哭能有什么用呢?」

  婆罗门接着问:「难道你一点儿也不感到悲伤?」

  耕种者回答:「如果伤心到饭也不吃下,觉也不睡着,什么都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样吗?对了!你要进城吧?路过我家时,请帮我跟家人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两个人的饭菜了。」

  婆罗门在心里暗想:「这个人可真不象话!儿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还想着吃饭,真没有人情味啊!」

  他进入舍卫城,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那人的妻子,便说:「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父亲请我跟你说带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那妇人听完后说:「人生随缘而来,随缘而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个规律,我儿子也是一样啊!还是由他的业力随他转生去吧!」

  婆罗门又把这消息告诉那死者的妻子,谁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气,对那女子说:「你丈夫死了,你难道一点儿也不痛心吗?」那女子默然不答。

  婆罗门心想:「我听说这个国家人民慈爱、孝顺、恭敬供养三宝,所以才想来这里修道,没想到今天碰上这等没有人情味的人。这种人怎么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陀。

  佛陀已明白他的来意,但还是亲切地问他:「年轻人,你在烦恼什么呢?」

  于是婆罗门向佛禀告他在路上看到的事。

  佛陀说:「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伤心悲哀无济于事,所以才能正视世间及人生的自然规律,没有任何忧愁。如果平时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就会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法自拔。明白无常的道理,明白佛法苦、集、灭、道的道理,自然烦恼尽除。」

  于是婆罗门皈依佛法,并受持五戒,精进修持出世之法。

 

点我:

相关文章

佛经里的故事:杀害动物不得善终

佛经里的故事:杀害动物不得善终

  《法句譬喻经》上记载:从前佛陀在祇园精舍讲经说法时,有一位很有钱的长者,住在通往精舍的路旁。他的财富多得难计数,可是只生了一个宝贝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二十岁时就结了婚。结婚不到七天,因为夫妻...

释迦牟尼佛广传:安忍品 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释迦牟尼佛广传:安忍品 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56、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无量劫之前,鹿野苑嘎西梵施国王执政时,举国上下财富圆满。国王、王妃后生一相好庄严太子,名嘎西喜爱。再后来,王妃于战乱时又...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世尊告诉阿难:“阿难!我们在此暂时歇息。”于是阿难为佛敷座,世尊坐定后,问诸位比丘:“你们是否想见我于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行苦行之舍利?”大众...

《百业经》:(38)饿鬼 错用僧物得饿鬼报

《百业经》:(38)饿鬼 错用僧物得饿鬼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一切众生都应该勤奋的修持佛法、布施功德,广泛种下善良的因缘啊!  舍卫城中有一家缙绅望族,某一年他们家产下一个婴儿,长得非常可爱,特别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着一枚金币。  他的父母看了,认...

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来看看禅师怎样享受死亡

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来看看禅师怎样享受死亡

  德普禅师性情豪纵,十八岁受戒后,就大开讲席弘道。  宋哲宗元佑五年十月十五日,德普禅师对弟子说:“诸方尊宿死时,丛林必祭,我以为这是徒然虚设,因为人死之后,是否吃到,谁能知晓。我若死,你们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