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修学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在田里耕种。忽然,儿子被一条窜出的毒蛇咬死,然而那父亲不但一点儿也不悲伤,也不管儿子,只是接着干活儿,连头也不抬。

  婆罗门觉得很奇怪,便问:「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怎么毫不难过,反倒接着耕种?」

  耕种者说:「人的生老病死皆有自然规律,忧愁啼哭能有什么用呢?」

  婆罗门接着问:「难道你一点儿也不感到悲伤?」

  耕种者回答:「如果伤心到饭也不吃下,觉也不睡着,什么都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样吗?对了!你要进城吧?路过我家时,请帮我跟家人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两个人的饭菜了。」

  婆罗门在心里暗想:「这个人可真不象话!儿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还想着吃饭,真没有人情味啊!」

  他进入舍卫城,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那人的妻子,便说:「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父亲请我跟你说带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那妇人听完后说:「人生随缘而来,随缘而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个规律,我儿子也是一样啊!还是由他的业力随他转生去吧!」

  婆罗门又把这消息告诉那死者的妻子,谁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气,对那女子说:「你丈夫死了,你难道一点儿也不痛心吗?」那女子默然不答。

  婆罗门心想:「我听说这个国家人民慈爱、孝顺、恭敬供养三宝,所以才想来这里修道,没想到今天碰上这等没有人情味的人。这种人怎么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陀。

  佛陀已明白他的来意,但还是亲切地问他:「年轻人,你在烦恼什么呢?」

  于是婆罗门向佛禀告他在路上看到的事。

  佛陀说:「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伤心悲哀无济于事,所以才能正视世间及人生的自然规律,没有任何忧愁。如果平时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就会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法自拔。明白无常的道理,明白佛法苦、集、灭、道的道理,自然烦恼尽除。」

  于是婆罗门皈依佛法,并受持五戒,精进修持出世之法。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替临终人助念,请问是否要诵《地藏经》

净空法师:替临终人助念,请问是否要诵《地藏经》

问:替临终人助念,请问是否要诵《地藏经》?答:不应该。人在临命终的一剎那是最关键的时刻,什么经都不要念,只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此时愈简单,力量愈强大,愈有...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

佛经里的故事:失德的下场

佛经里的故事:失德的下场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是烦恼的根本。于是,弗加沙王召集群臣,宣布将王位传给太子。之后,便自行剃发出家,发心追随佛陀修行...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9 旁生亦行持安忍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9 旁生亦行持安忍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9、旁生亦行持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妙鼓龙王,它有一弟名为近鼓龙王,也即后来之阿难尊者。二龙有次前往鼓声龙王处,...

佛陀的忏悔

佛陀的忏悔

  秋去冬来,不知不觉又到了岁末。佛陀让弟子们在祗园精舍的庭园中竖起一根大铁柱。弟子们虽然不明白佛陀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  在新年的前夜,佛陀叫来阿难,请他先去沐浴,然后换上一件新袈裟。等阿难梳...

感恩佛的智慧常乐我净

感恩佛的智慧常乐我净

要经常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字眼、每一句话,要感恩佛的智慧。身处世俗的尘埃之中来调节自己的心,学佛真的很不容易。当人家讲你的时候,要懂得调节;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