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南海观音的道场。为什么叫“不肯去观音”呢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观音之乡”之称。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岛上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信仰在中华民族可谓妇孺皆知,影响深远。

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采用飘海观音形像,端庄慈祥。大佛材料采用仿金铜精密铸造,由96块铜壁板组成,溶入佛面黄金6500克。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字。南海观音立像处,恰是当年日本和尚慧锷留不肯去观音之新罗礁上首龙湾岗墩。南海观音铜像已成为普陀山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那么,普陀山南海观音为什么叫“不肯去观音”呢?

相传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来到中国,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然而船到普陀山海面,突然刮起了大风,没法出海。慧锷只好把船驶进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等待大风平息后再走。

第二天,风浪平息,惠锷扬帆启航,可是船刚驶出山岙,海面上突然升起一团灰烟雾。挂在船头,挡住了去路。惠锷惊奇地站在船上,调转船头,绕着烟雾朝前驶。但是船在海上绕来绕去,最后还是回到了普陀山的海面上,惠锷没办法,只好再次把船驶进山岙,等烟雾消散后再走。  

第三天早晨,太阳升起,海面平静。但是,船一出山岙,乌云便遮住了太阳,海风掀起巨浪。船家顶风破浪朝前驶去。自己站在船头,涌经念佛。风浪虽然平静了下来,可是没驶出多远,帆船突然停出了,好象生了根一样,进退不得。他回到船舱里,惠锷跪在观音佛像面前祈告说:“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佛,我一定遵照大士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养我佛”。他手捧着观音佛像,爬上普陀山,放眼一看。但见金光闪闪的沙滩上,海潮时退时涨;郁郁葱葱的山峰周围,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海洋。晨观日出,夜听潮声,一派风光。他心想,既然观音菩萨不愿去日本,就在这里造座寺院,让观音菩萨定居在普陀山吧!周围的渔民听说要建寺院,都来相助,没多久,就造成了一座小庵堂。庵堂造好了,佛像供上了,惠锷朝暮参拜。从此,这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就留在普陀山了。那座小庵堂,就是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往生品位深浅之判别

往生品位深浅之判别

问: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是以凡夫发心大小分判,而蕅益大师是以念佛功夫浅深分判,为什么同一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分判,应该以哪一种说法? 大安法师答:善导大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份的分析,因为那个时候隋唐之...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这不一定,各有因缘。 净土十三祖里面,专修专弘净土法门的只有两位,一个是善导大师,一个是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出家后,在做沙弥的时候,看到一本《龙舒净土...

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问: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这里面还是从计数念佛开始,因为你这两个问题不能摆在同一个平台上去说,他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那么计数念佛是一种方法,通过计数念佛达到功夫比较相应,跟弥陀...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问:请问大安法师!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妻子儿女,美食或他自己很贪爱的东西但同时也很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人能往生么?还是临终时阿弥陀佛能加持他令他不要贪恋顺利往生,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

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问:法师您好,我想请问佛教怎么看待安乐死? 学诚法师答:佛教看待问题的角度跟世间是不同的。世间认为众生的生命只有这一世,若生命痛苦,则无存在的意义,辅助实施死亡是出自好心;佛法认为生命是无限的,每个生...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持戒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持戒

什么是戒?为什么要持戒? 网友:佛法说的戒定慧中的戒是什么意思呢 ? 学诚法师:戒是对身语行为的规范,对个人修行而言,戒帮助我们断诸恶、行诸善,借由这些行为的庄重来帮助我们调伏粗猛的恶业烦恼,令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