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宣律师与窥基大师的公案

  道宣律师与窥基大师的公案

  中国律宗初祖是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持戒精严、清净,感得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午餐由天人送供养,不需要自己去托钵。同时代的窥基大师,出生于豪门贵族,是尉迟敬德之姪儿。玄奘大师知其善根深厚,所以劝他出家。但是,他说出家可以,但是我要享受,贵族的生活放不下,于是提出了叁个条件:第一,我要带一车书;第二,要带一车金银财宝,物质享受不能缺乏;第叁,要有美女伺候我,要带一车美女。玄奘大师答应了这叁个条件,所以窥基大师又名叁车法师,对于持戒不很严格。所以,道宣律师以为窥基大师学问好、有辩才,但是戒行不精严。

  但是,窥基大师又非常仰慕道宣律师,有一天路过终南山,就顺道拜访道宣律师,道宣律师也很想利用这个机会教训窥基大师持戒重要。窥基大师在山上一直坐到中午,也没见到天人来送供养。道宣律师很失望,本来想以此感化窥基大师,不料发生意外。第二天中午,天人来送供,道宣律师便问:「昨天为何没来?」天人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山上,有很多护法神卫护,我们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惭愧至极!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其实是自己以为人有过失,他不是真的有过失,其中有密意,非凡人所知。所以,窥基大师是大乘菩萨示现,有护法神保护,天人都无法接近。这不是小乘戒律精严,天人恭敬者所能比的!这些理事,我们要清楚明瞭,「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罪业决定可以消除。

  (节录自《大乘无量寿经》02-34-008)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迦叶临终信佛证罗汉果86

《百业经》:迦叶临终信佛证罗汉果86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在佛陀圆寂之前,阿难尊者问了哪四个问题

在佛陀圆寂之前,阿难尊者问了哪四个问题

  佛陀成道的四十九年,由动归静,佛陀宣布在迦毘罗卫城三十余里的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进入涅槃。如同夕阳西下会投射出奇丽的光辉一般,佛陀在涅槃前特别发射和平常不一样的光明,承侍在佛陀身旁的阿难陀...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道果的弟子为常随众。国内有一位婆罗门,贫穷困乏,无钱又无食谷,他勤奋努力,可是衰运与祸事却紧追不舍,他想尽一切方法,仍然衣食不足。于是他四处问...

百业经:(7)嘎希美女 六国争娶毅然出家

百业经:(7)嘎希美女 六国争娶毅然出家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国王—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林园果囿、牛肥马壮,整个国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梵...

《百业经》:(37)大鲸鱼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百业经》:(37)大鲸鱼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期望越大要求越高

期望越大要求越高

  《大智度论》中有一则饶富趣味的故事:  祇园精舍的莲花池里,栽种了各种颜色的莲华,靛青如蓝天,雪白如绵絮,澄黄如雏菊,嫣红如桃杏,清香四溢,柔软可爱。  清晨的阳光照在莲华池上,只见池面涟漪,...